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外协加工件通用技术要求
外协加工件通用技术要求目录一、目的及适用范围………………………………………………………………………………………2(一)目的…………………………………………………………………………………………2(二)适用范围……………………………………………………………………………………2二、机加工通用技术要求…………………………………………………………………………………2(一)未注尺寸公差………………………………………………………………………………2(二)未注形位公差………………………………………………………………………………2(三)未注倒角及粗糙度要求……………………………………………………………………3三、焊接通用技术要求……………………………………………………………………………………3(一)焊接过程要求………………………………………………………………………………3(二)焊接公差要求………………………………………………………………………………4(三)焊接后处理要求及标准……………………………………………………………………4四、表面处理通用技术要求………………………………………………………………………………5(一)油漆…………………………………………………………………………………………5(二)喷塑…………………………………………………………………………………………5(三)发蓝…………………………………………………………………………………………5(四)镀锌、镀镍、镀铬…………………………………………………………………………5(五)阳极氧化……………………………………………………………………………………6(六)热处理………………………………………………………………………………………6五、装配通用技术要求……………………………………………………………………………………6六、包装通用技术要求……………………………………………………………………………………6一、目的及适用范围(一)目的规范外协加工件原材料、机加工、焊接、表面处理、装配、包装与运输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简化本公司技术图纸,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外协加工件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与本公司图纸文件并同使用,并同图纸文件一起作为外协加工件的加工与验收标准,当两者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当公司未提供新的技术标准或特殊要求时,则公司的供应商应按本技术要求执行。二、机加工通用技术要求(一)未注尺寸公差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2000中的中等精度等级(m级)执行,部分公差值如下表所示。表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0.5~33~66~3030~120120~400400~10001000~20002000~4000精密f±0.05±0.05±0.1±0.15±0.2±0.3±0.5—中等m±0.1±0.1±0.2±0.3±0.5±0.8±1.2±2粗糙c±0.2±0.3±0.5±0.8±1.2±2±3±4最粗v—±0.5±1±1.5±2.5±4±6±8表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0.5~33~66~3030精密f±0.2±0.5±1±2中等m粗糙c±0.4±1±2±4最粗v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6403.4表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公差等级长度分段mm~1010~5050~120120~400400精密f±1°±30′±20′±10′±5′中等m粗糙c±1°30′±1°±30′±15′±10′最粗v±3°±2°±1°±30′±20′(二)未注形位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中的中等精度等级(K级)执行,部分公差值如下表所示。表1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mm)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10>10~30>30~100>100~300>300~1000>1000~3000H0.020.050.10.20.30.4K0.050.10.20.40.60.8L0.10.20.40.81.21.6表2垂直度未注公差值(mm)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100>100~300>300~1000>1000~3000H0.20.30.40.5K0.40.60.81L0.611.52表3对称度未注公差值(mm)公差等级基本长度范围≤100>100~300>300~1000>1000~3000H0.5K0.60.81L0.611.52表4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mm)公差等级圆跳动公差值H0.1K0.2L0.5(三)未注倒角倒圆及粗糙度要求1.未注倒角均为C1、C0.5、C0.2;2.未注圆角半径R1、R0.5、R0.2;3.机加工面未注表面粗糙度,非加工面未注表面粗糙度。(四)未注外观要求1.锐边倒钝,去除飞边毛刺;2.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翘曲、变形、裂纹、凹凸不平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3.零件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氧化皮、锈蚀、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杂质。三、焊接通用技术要求(一)焊接过程的要求1.按图纸、技术、工艺要求制作焊接,因看图纸有误,导致工件焊错,需重新焊割的,该件按次品处理。2.焊接时,要求该坡口的地方必须坡口,加工周转件没有坡口的、或者焊接型材等,应根据情况用磨光机进行坡口。需机加工坡口的应进行加工坡口处理。3.焊接时应保证工件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非加工面形位公差按IT15级执行,保证型钢、钢板对接时错位量不超过厚度的2%。4.焊接时需要代料的,未经我司技术部门的书面同意,不能代料。5.焊接时的焊缝严格按图纸要求,该连续焊的连续焊,该断续焊的一定要断续焊。如图纸没有要求的断续焊尺寸长度,则每间隔150mm焊50mm。点焊时各焊点距离必须均匀一致。6.连续焊缝要求平直光滑,不能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不能有焊穿、焊偏、焊疤、气孔、咬边等现象。焊缝的焊角以图纸要求为准,无要求的保证焊角为相临件的最小厚度。7.焊后:每道焊缝应清根处理,清除焊渣,去掉周边毛刺。8.图纸上要求折弯的零件,没有我司的书面同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9.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10.图纸要求去应力退火的零件,焊接完毕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去应力退火;并且零件放入炉里的时候,一定要放平,各支撑点都要贴实,不能有缺少重力支撑的地方,防止退火后工件的变形。(二)焊接公差要求1.线性尺寸公差见下表一所示表1焊接线性尺寸公差(mm)基本尺寸2~30>30~120>120~400>400~1000>1000~2000>2000~4000>4000公差要求±0.2±0.2±0.3±0.5±0.8±1.2±0.05%2.角度尺寸公差见下表二所示表2角度尺寸公差(mm)公差尺寸0~400>400~1000>1000以角度表示的角度公差±20′±15′±10′3.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下表所示表3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mm)基本尺寸>30~120>120~400>400~1000>1000~200>2000~4000>4000~8000>8000~1200公差要求±0.2±0.4±0.6±1±1.4±1.8±2.5(三)焊后处理要求及标准1.焊缝平滑,曾现鱼鳞状;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的现象。2.工件焊接完毕后,外观应用砂布重新打磨一遍,不能有手感刺边角的存在;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包括工件上开口边缘的垂直平行度。3.箱体类工件平面上焊缝不得比平面高,原则上打腻子后应该能掩盖住,看不出焊缝。4.工件在喷漆前应清除锈层、氧化皮、焊渣等杂物,对能经过喷丸处理的工件,必须经过喷丸处理。5.对于周转件,尤其是焊接后不再进行加工的平面,在焊接时必须严加防护,避免电弧损伤或焊渣损伤且焊缝均匀的前提下不能随便进行打磨。6.工件喷漆时,保证漆膜均匀无流挂,无漏喷现象。7.喷漆后的钣金件在转运过程中,防止划伤大平面,防止工件存放变形,如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漆处理。8.对于焊接后需进行发蓝、电镀的钣金件,焊接完毕达到相关要求后,统一喷砂处理。周转过程中应严加防护,避免磕碰划伤,不得再进行打磨处理。四、表面处理通用技术要求(一)油漆1.要求油漆的加工件非使用表面喷漆前需进行喷砂处理,并清除油渍,表面除锈质量达到St3级,预先在要求喷漆的非使用表面涂覆防锈底漆两道,然后再喷面漆。2.色标按图纸执行或由本公司另外提供,油膜总厚度不低于0.1mm。3.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4.验收标准:产品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w下观测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不能有下列缺陷,如有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二)喷塑1.色标按图纸执行或由本公司另外提供,喷塑总厚度不低于0.1mm。2.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3.验收标准: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的照度不应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产品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表面应清洁、无污,喷涂层均匀、完整,不能有划痕、擦伤、翘曲、变形、裂纹、凹凸不平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如有上诉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三)发蓝1.发蓝颜色统一为深黑色,发蓝膜厚度不低于1微米。2.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3.验收标准:产品颜色与要求相符合,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表面应清洁、无污,喷涂层均匀、完整,不能有划痕、擦伤、翘曲、变形、裂纹、凹凸不平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如有上诉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四)镀锌、镀镍、镀铬1.镀锌颜色与图纸要求一致,镀锌层厚度不低于50um。2.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3.验收标准:产品颜色与要求相符合,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表面应清洁、无污,镀层均匀、完整,不能有划痕、擦伤、镀层无翘曲、起泡。镀层质量符合国家检验标准。如有上诉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五)阳极氧化1.阳极氧化颜色与图纸要求一致。2.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3.验收标准:产品颜色与要求相符合,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表面应清洁、无污,氧化层均匀、完整,不能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如有上诉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六)热处理1.热处理工艺及技术要求与图纸要求一致。2.热处理需要防锈处理的零件应及时处理。3.出具热处理检验报告单。4.表面应清洁、无污。不得有开裂、翘曲、变形等外观质量缺陷。五、装配通用技术要求1.图纸有要求焊接、粘接等装配要求的,装配体应保证实物与装配图一致。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必须经我方设计同意,否则生产厂家自行更改替换一律不予接收。2.不允许在装配过程中对被装配件造成任何损坏和降低其性能,如:裂纹、折皱、变形、划伤等。3.装配完毕后,不允许有残留金属屑及其它杂物。六、包装通用技术要求1.零部件的包装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应满足运输要求,并符合运输部门和海关的有关规定。2.重点考虑对产品质量的保护和对高精度零件的特殊防护,避免与毛坯混装,以免碰伤加工面。3.同一部件的零件应尽量放在一起,能不放到其它货件号的尽量不要分散,以便清点件数,装箱清单上的件号、总的件数、净重应和产品图纸相一致。
本文标题:外协加工件通用技术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5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