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量控制分析
201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量控制分析作者:谢红园,赵静,张戚琴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产科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方法,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方法:采用美国格雷森斯塔德勒公司生产的GSI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10例行畸形产物耳声发射检查。结果:初筛率99.5%,初筛通过率95.6%,复筛率92.1%,复筛通过率96.3%,2例经耳鼻喉科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确诊为异常,1例仍在跟踪随访中。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对听力障碍者进行早期治疗,可有效降低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控制先天性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率为1‰~2‰[1],远高于其他常规筛查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0.2‰,苯丙酮尿症0.1‰)[2]。婴幼儿早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损失也可导致其在生理和行为上明显或永久的功能障碍,直接导致小儿言语、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早期干预听力损伤有助于促进儿童语言智能发育。我院妇产科从2007年9月份起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严格筛查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9月~2008年12月我院出生的2028例新生儿中可供筛查数2020例,其中新生儿双侧先天性外耳道闭锁1例、家长拒绝筛查1例(外籍人士)、转科后未回院筛查8例,实际筛查数2010例,均采用美国格雷森斯塔德勒公司生产的GSI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行畸形产物耳声发射检查。1.2方法1.2.1筛查原理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和主观测试的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roybrainstem,ABR)两种筛查方法[4]。OAE包括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DPOAE)。DPOAE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耳声发射,是指两个具有一定频率和强度关系的纯音,同时刺激耳蜗后由耳蜗产生的、在外耳道可以记录到的,出现频率与刺激声频率有关的音频能量,存在于几乎100%听力正常耳。DPOAE测量无创、快速、灵敏,可全面直接反映耳蜗毛细胞的功能。ABR是一种评估脑干功能和外周听功能的电生理检测项目,可以早期发现听损伤或听觉传导通路的器质性病变,协助推断听力障碍的性质及听功能异常定位,被推荐为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用于早期发现听损伤。OAE和ABR同时使用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防止漏诊与误诊。1.2.2筛查程序(1)初筛:正常新生儿日龄3~7d,早产儿在修正月龄的36~44周左右,应用DPOAE进行;(2)复筛: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6周应用DPOAE进行复查;(3)复筛仍未通过者,3~6个月内到本院耳鼻喉科应用ABR进行确诊,并随访至3岁。201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量控制分析作者:谢红园,赵静,张戚琴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0009)1.2.3筛查方法专用房间,通风良好,环境噪音低于45dB,婴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测试。将婴儿置于侧卧位,测试耳朝上。观察外耳道情况,用一次性小棉棒清洁外耳道,选择合适耳塞,然后将探头轻轻放入进行测试。耳声发射显示信息双耳Pass为通过(即听力大致正常),如有一侧耳出现Refer、Noise均视为未通过,需即时或出院前重新筛查1次作为最后的筛查结果。1.2.4结果评价新生儿听力筛查只是筛查,不是详细的听力学评估。对尚未明确听力损伤诊断的“初筛”、“复筛”检测结果,使用“通过”和“未通过”两种方式来表达,避免对父母传递“正常”和“不正常”错误信息,以免使家长误会,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和抵触情绪[5]。1.2.5健康教育根据筛查结果分别进行宣教:(1)测试通过者应告之家长,其孩子目前的外周听力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应继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定期到儿保门诊体检;同时尚需注意避免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素的影响。(2)测试未通过者应通知复查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并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向家长说明由于仪器、技术、筛查时间、环境等原因,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假阳性率,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查。对于听力障碍的孩子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孩子的语言发育、行为能力、性格形成等不会受到影响。2结果2.1初筛率可供筛查2020例新生儿中实际筛查数2010例,初筛率为99.5%。初筛通过1921例,初筛通过率为95.6%。2.2复筛率在89例初筛未通过者中有82例来院复查,复筛率为92.1%,复筛通过79例,复筛通过率为96.3%。2.3最终确诊情况经进一步随访,2例经耳鼻喉科ABR确诊为异常,1例仍在跟踪随访中。3讨论3.1规范操作方法,提高初筛通过率(1)实践表明,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测试通过率逐步提高。因此,最好在适宜的时机(即出生后3~7d)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2)每日筛查前,都要检查筛查仪性能。应将探头放在校准腔内进行快速检测,以保证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探头应放置在外耳道1/3处,其尖端小孔要正对鼓膜,探头位置及密闭程度是完成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重要环节。(3)根据外耳道结构正确放置合适的耳塞:新生儿外耳道的特点是由外而内向前上方弯曲,测试时应将耳廓向后轻拉使耳道变直;对于外耳道狭窄变形的婴儿必须将耳垂向下拉,打开耳道后再放置耳塞,以确保完好密封。由于新生儿外耳道为软骨结构,受到挤压易使腔隙变窄,生后1~2d中耳内可有羊水残留、胎脂堵塞等因素使中耳传音障碍及耳道阻塞,可能是造成初筛不通过的主要原因。初筛不通过既增加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又增加随访的数量及难度。因此,掌握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与技巧,是提高初筛通过率最有效的手段。3.2建立系统管理方法,加强追访工作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档案,内容包括父母亲姓名、分娩情况、婴儿性别、出生日期、筛查时间和方法、筛查结果、处理意见、联系方式、咨询电话等。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提高筛查认识和复查的依从性,减少失访。凡是已经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有迟发性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者,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h、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宫内感染、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出生体重低于1500g、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细菌性脑膜炎等,必须告知应接受连续的听力学和医学观察以及交往技能发育的监测。同时结合ABR检查,3岁前每6个月接受1次听力学监测,尽早诊断听力障碍,通过调查问卷、电话等多种形式获取其听力及语言发育各个阶段的反馈信息,以利于早期干预。新生儿听力筛查这一系统化社会优生工程,既不能够“只管筛不管查(诊断)”,更不能够忽略“干预和康复的医学和社会效果及其价值”[5]。必须依赖多学科的协同和合作,使发现、确诊、康复能快速、连续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听力障碍患儿及聋儿的语言、认知和交往能力,有效降低耳聋残疾率,使聋儿们得到更多、更好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参考文献】[1]张巍.为什么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5):292.[2]KAKIGIA,HIRAKAUAH,HARELN.ComparisonofdistorionproductandtransientotoacousticemissionswithABRthreholdshiftinwithototoxicdamage[J].AurisNasusLarynx,1998,25(25):223thearing[4]王敏,刘凤英,王芳,等.新生儿听力筛查2341例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1):92.[5]韩德民.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标题:201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量控制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7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