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1-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文件甘质监办〔2009〕号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将《2009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九年二月二十一日-2-2009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2009年全省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为宗旨,以质量兴市为总抓手,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促进质监事业科学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贡献。按照这一总体要求,2009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把握以下要点。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效服务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出台并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具体意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研究制订全省质监系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具体意见,从市场准入到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业务工作找准与项目工作的结合点,明确帮促的原则、内容、项目和措施,综合发挥质监工作业务职能和技术优势,在宏观上调控产业结构,在微观上服务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2.及时调整行政许可办理的程序和范围。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调整行政许可程序和范围的决定,适当放宽节能企业、高技术产业、服务类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许可中间环节,优先确保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特色-3-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产前快速取证,缩短办证时限。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以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禁止类目录中剔除,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高、环保节能的产品从限制类目录中剔除。鼓励加工贸易类行业的发展,缓解加工贸易类企业生存困难。3.深入企业做好帮促活动。围绕保增长的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制定快速检测和免费检测服务计划。开展为企业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各级质监部门都要确定一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重点企业作为联系点,组织技术专家服务队现场为企业提供免费的检测技术、质量管理、节能减排和名牌培育等服务。对半停产或生产经营不正常的企业适当降低、减免或暂缓相关检测收费。为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进行免费“会诊”,帮助企业改善质量管理和控制。4.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热点。加大对名牌企业、优质产(商)品的宣传力度,扶持省内中国名牌、甘肃名牌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消费。把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作为质量监管的重要任务,严肃查处假冒伪劣行为,切实提高产品安全保障能力。耐心接受群众的产品质量信息查询、咨询和举报,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展对“家电下乡”和“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产品的质量监管。选择一批菜市场开展-4-计量器具免费检定,满足居民放心消费需要。二、积极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1.全面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和质检总局的有关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制定我省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部署落实相关专项行动。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增强全社会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建立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推动质量进步,确保“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取得实效。2.积极开展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探索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质量状况的跟踪机制,建立来源于企业的数据渠道,为开展宏观质量状况分析奠定基础。按时向质检总局报送全国千户重点工业企业质量指标统计报表。建立《质量监管状况分析制度》,省局和市州局每半年对本辖区的质量监管状况进行一次分析,发布年度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县级局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监管状况分析,并向当地政府专题报告,为各级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3.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拓展领域、深化层次,对“质量兴市”活动方案适时予以修订,进一步突出活动的实效性。力争年内在全省14个市州和-5-所有县市区开展质量兴市活动,80%的县区制定出工作细则,鼓励50%以上的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开展质量兴业活动,示范区内20%以上的企业开展质量兴业活动,鼓励全省中国名牌和甘肃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质量兴企活动。4.积极推进产品质量目标责任体系建设。以符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体系,充实目标内容,加强协调督促,落实工作责任,有效发挥目标责任书的约束和促进作用。所有市州和80%以上的县市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对质量监管工作实施目标管理。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质量责任,建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相关部门、政府对重点骨干企业质量工作逐级考核机制。4.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做好名牌发展的规划、培育、提升、服务、监管等工作。制定发展名牌的总体目标和规划,设定近期和中长期内拥有的不同类型和等级名牌的发展目标,编制年度培育名牌产品目录。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把争创名牌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走名牌创建之路。把争创名牌与调整产品结构结合起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加强对名牌产品的-6-管理,引导企业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和提升名牌产品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水平,取消对名牌产品的免检规定,对违规生产及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按照相关规定取消名牌称号,并向社会公布,切实维护名牌产品形象。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5.积极服务节能降耗工作。加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推行和执法检查力度,加强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进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编制并实施《2009-2012年循环经济地方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探索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施锅炉节能示范工程,开展锅炉等特种设备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司炉工节能培训。加强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充分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技术标准等质监业务手段,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升级。6.加强质量综合管理。在完成10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100%建档的基础上,做好中国名牌产品、免检企业、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CCC认证目录范围内的生产企业建档工作。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形成品牌”的总体要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引导企业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创新质量观念,推进企业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开-7-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创新用户满意工程和服务明星活动。开展企业等级评价,促使企业基础管理上新台阶。7.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组织重点企业、获证名牌企业率先学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建立积极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考核机制,鼓励服务业、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卓越绩效模式管理。巩固培训教育基础,提高培训效果,全面开展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的考核工作。引导和帮助企业建设好QC小组队伍,使QC小组普及率不断提高。继续推动用户满意工程。三、建立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教育引导为基础,以制度规范为保障,以行政处罚为手段,不断强化企业法人在质量安全方面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大力加强质量诚信道德教育,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企业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帮助企业夯实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基础,完善检测手段,强化质量监控。制定落实企业质量安全责任的制度规范及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2.扎实推进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工作。按照建立两个体系,一个链条的要求,及时修订《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8-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的意见》、《甘肃省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实施办法》,把监管范围放在以食品为重点的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的生产企业,监管重点放在企业质量安全的控制点或者关键环节,监管目的放在督促强化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上,进一步推进我省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工作深入开展。3.加大源头监管力度。发挥生产许可把关作用,完善行政许可体制机制,合理确定许可受理、审查项目,对申请受理、现场审查、产品检验、初审上报、材料复审、批准发证、证后监管等7个环节实现“主体分离、责任明确、权力制约、全过程监管”。对高风险产品、国家产业政策重点调整的产品,加大许可前抽查工作力度。完善问责机制,实施责任追究,确保许可工作质量。4.实现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建立巡查制度,掌握产品质量实情,摸清企业管理底数,完善生产许可审查、产品质量监督、获证后监管信息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的质量、计量、标准档案。力争年底80%以上获证企业建立质量档案,2010年前全部获证企业均建立质量档案,实现对获证企业的动态监管。5.强化基层监管工作机制。努力发挥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依靠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形成区域全覆盖的产品质量监-9-管体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培训、共同开展工作等形式和途径,将质监工作信息及时向协管员、信息员通报传达,使他们掌握质监动态和工作部署,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信息通报反馈、工作意见征询、名牌产品申报初审、用户满意度调查等,发挥行业协会的社会监管职能。对基层监管工作进行一次考核,总结经验,通报情况,努力提高监管工作水平。6.全面加强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出台《甘肃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督管理办法》,落实年度审查、巡查、回访等制度。开展对获证企业的定期监督和对省内发证检验机构的检查,对所有获证企业生产条件、产品质量进行检查,问题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对于无证生产的依法严肃查处,确保获证企业质量安全。7.全面建立质量巡查制度和溯源体系。重点巡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情况,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索证索票、进货登记、巡查记录、检验记录、产品流向记录等制度,使任何质量安全问题都可追溯。8.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有关产品“三包”规定,积极稳妥地实施不合格产品召回工作,降低不合格产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健康安全。对召回-10-的产品,必须由企业负责处理或销毁,质监部门负责监督。建立健全企业召回不合格产品处理和销毁制度,严密防止不合格产品再流向市场。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1.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为契机,深入分析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获证企业产品质量全监控、签订承诺书的小作坊产品质量问题可溯源、年内不发生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出台“食品生产安全区域监管工作规范及考核办法”,建立并推行问责制度,使区域监管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规范和完善委托加工备案制度,最大限度的消除监管盲点。抓好以省级检验机构为龙头、以市级检验机构为骨干、以县级检验室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认真组织食品安全大检查。着力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即查生产企业,督促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查重点产品,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防范风险的责任;查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推动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查自身监管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进一-11-步加大监督检查、突击抽查、督查督办和通报工作力度,促进面上工作协调发展。3.深入开展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一是以获得生产许可的企业和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的食品小作坊为重点,查进货台账、生产过程配料记录、产品检验记录等法律法规和生产许可必备保障条件。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法定要求的,坚决吊销生产许可证。对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假制劣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并定期如实向社会公布检查情况;二是规范整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以高风险产品为重点,加大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
本文标题: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