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2016年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杭州市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日期:2017-03-15]来源:萧山政府网通讯员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新常态,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办好G20、当好东道主、走在最前列”为指引,围绕“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三大主线,狠抓招商引资、千企转型、企业上市、创新驱动四项行动,经济发展又上新台阶,社会民生取得新进步,实现了“十三五”精彩开局。一、综合(一)经济总量经初步测算,2016年,萧山区(含大江东)实现生产总值1928.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09.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51.34亿元,分别增长2.9%、5.9%和12.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901元,增长7.7%。按国家公布的2016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2869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3.5∶50.8∶45.7升级为2016年的3.5∶47.2∶49.3。萧山区(不含大江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62.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15.55亿元,分别增长1.9%、3.2%和12.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5912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为3.3∶40.6∶56.1。(二)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11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占GDP的6.8%。信息经济限上主营业务收入333.14亿元,增长15.8%。其中物联网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1.1%、42.7%和28.2%,智慧物流产业、机器人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4.6%、19.0%和14.8%。(三)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6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70亿元,增长1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75亿元,增长9.3%,其中用于民生支出118.91亿元,增长3.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项目支出分别增长100.2%和10.3%。(四)市场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七升一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4.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4%,居住类上涨1.8%,衣着类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医疗保健类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2.0%。(五)劳动就业年末拥有18家职业介绍机构,全年提供职业介绍服务1.1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103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860元。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一)人口年末,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总人口(含大江东)127.5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79‰,死亡率为5.35‰,自然增长率为6.44‰。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138.81万人。剔除大江东后,户籍人口112.40万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122.31万人。(二)人民生活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12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654元,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49元,增长8.5%;人均消费支出26879元,增长3.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70平方米。年末萧山区(含大江东)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1450.77亿元,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1.37万元,增长8.7%。(三)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63.1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7.42万人;参加职工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45.35万人、45.35万人、45.8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和99%。开建农户安置房150万平方米,竣工108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3198户,实现货币化安置“零突破”。配租公租房(廉租房)868户,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1081户。新增住房公积金建制职工4.15万人。(四)社会福利年末拥有各类公办福利中心、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等福利机构33个,床位6730张,寄养人员1876人,全年供给金额803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44元调整为819元;年末,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1万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1.32亿元。全年共募集善款9489万元,发放救助款5290万元,救助36489人次。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一)城市建设全区开展以28个专项行动、88条道路和主要宾馆周边为重点的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整改各类环境问题2.51万个。拆除、整治彩钢房(棚)2277万平方米,拆除阳光房14.32万平方米、户外广告7.92万平方米。完成宁安、荣庄社区城中村整治。五大入城口和萧杭路等道路面貌焕然一新,市心路、金城路等沿线亮化工程成为标志性夜景。实施机动车“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二)公用事业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66.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5.89亿千瓦时,增长20.3%。全年供水量32394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103万立方米;全年售水量28341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2027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达到125万立方米/日。新建停车泊位1974个。年末拥有公交线路181条,实有公交汽车1318辆,全年公交汽车客运总量1.52亿人次,公交分担率达27.8%。(三)城市绿化年末建成区面积90.68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5%。(四)环境保护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分别下降5%、5%、20%和10%左右,超额完成减排目标。104个区级重点节能项目加快实施,58个重点减排项目顺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230个,关停“低小散”行业企业422家,整治提升950家。完成热电企业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3台、非电企业10吨以上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46台,关停萧山电厂燃煤机组。推广应用散装水泥1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万吨。完成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拆除各类违法建筑622万平方米,完成河湖库塘清淤487万立方米,建成镇级污水管网31.8公里,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市容改造全面深化,崇化路、高桥马路市场等彻底关闭,东片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扩建配套项目顺利竣工。“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等工作继续深化。(五)安全生产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2.5%、14.5%。四、农业(一)农业生产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38.76亿元、林业0.79亿元、渔业5.7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33亿元,分别增长1.9%、10.4%、7.2%和6.3%。牧业增加值8.92亿元,下降2.4%。蔬菜、花木、畜牧、水产和茶果五大特色产业产值80.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9.5%。全年粮食总产量8.83万吨,下降2.6%;水果产量8.37万吨,增长3.1%;水产品产量3.38万吨,下降7.9%;肉类产量7.99万吨,增长4.2%。(二)农村经济全年新建区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4个1.41万亩。新增区级粮食储备1.9万吨,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鼓励农业企业做精做强,农企集团13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品牌农业影响力持续扩大。民宿经济势头良好,凌飞庄园、云石星空、境庐、湘耕等民宿示范点开业运行。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20个。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规划设计并启动一期建设。率先开展美丽田园建设,减少轮休空闲、季节性抛荒农田面积2200亩,完成土地覆绿1.27万亩。完成林道建设50.2公里,平原绿化5250亩,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3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累计完成420个村(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农业基础设施浦阳江治理工程一期19.7公里项目建设顺利完工,并同步启动二期24.5公里建设,使浦阳江堤塘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结合钱江世纪城安全生态工程,对峰会核心区域4.1公里钱塘江堤塘实施加固配套建设,使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0.17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66.08万亩。五、工业和建筑业(一)工业经济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500.50亿元,增长3.1%。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1.72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56.5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8.14亿元,分别增长8.9%、11.3%和10.5%。新产品产值率30.5%。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2.2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实现利税总额234.92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59.73亿元,分别增长5.4%和8.3%;亏损面为13.8%,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1.0%;工业销售利润率为6.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9.86万元/人。(二)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6.55亿元,比上年增长0.5%。年末,拥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271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3.50亿元,下降2.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728.57万平方米,下降7.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593.85万平方米,增长8.6%。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一)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104.14亿元,下降0.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81.78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696.17亿元,增长15.8%。(二)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房屋施工面积1680.41万平方米,增长10.9%;竣工面积226.69万平方米,增长96.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37.51万平方米,增长55.7%。七、国内贸易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91亿元,增长10.3%。其中批发零售额512.67亿元,增长10.4%,住宿餐饮业76.24亿元,增长9.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3.4%和26.6%;汽车类、家用电器音响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分别增长4.4%、2.5%、0.8%;中西药品类下降3.7%。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464.10亿元,增长30.3%。商品市场成交额1112.60亿元,增长15.6%。八、对外经济(一)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6.48亿美元,下降5.2%。其中进口总额18.33亿美元,下降11.7%;出口总额78.14亿美元,下降3.6%,折算成人民币为515.03亿元,增长2.4%。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25.16亿美元,下降2.6%;纺织品21.75亿美元,下降7.6%;服装7.17亿美元,下降17.9%;羽绒及其制品6.01亿美元,下降10.3%。出口总额中,汽车配件3.67亿美元,下降1.6%;高新技术产品2.81亿美元,增长35.8%。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71.81亿美元,下降0.5%;加工贸易出口6.20亿美元,下降29.7%。出口市场中,对俄罗斯联邦出口增长40.5%,对欧洲出口增长7.3%,对印度尼西亚出口增长1.4%,对
本文标题:2016年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0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