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课程标准】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天皇为名义上国家元首,朝廷设京都将军掌握实权,政府设在江户(东京)将军:政治上掌握实权,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1192年到1867年,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军事封建统治)1603—1867年是德川幕府。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2)幕藩等级制度森严名义首脑、无实权掌握实权藩主,全国各地200多,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将军、大名的家兵,幕府的统治基础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名义首脑、无实权掌握实权部分大名从事工商业,不满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生活日益贫困,不断进行反抗斗争幕府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材料1:现在的三井家,在江户有三座大店铺,雇佣着一千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二千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二千两,也就是白米五千袋。五千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五千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米收入每年多达黄金二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世事见闻录》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3)日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材料2: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材料3:一、除特许船只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二、除特许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五、发现耶稣教教士者,应予以褒赏。告发人之功绩优良者,赏银百枚。其他告发人,依其忠行情节,酌量褒赏。十五、五处之商人限于7月20日以前抵达长崎。迟到者不列入分配额中。----译文据中川清次郎著《西力东渐本末》,1943年版,第196-198页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4)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请结合课本内容从原因、内容、影响三方面比较一下日本的闭关锁国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内容影响原因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日本:为了防止外部侵略相同:不同:材料4:将军家齐及世子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点,……制作糕点时,每日耗费砂糖千斤。家齐父子拥有900名侍俾。材料5:据统计,从1804年到1843年的40多年中,共发生了320多次农民起义。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的反抗不断。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封建幕府统治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材料6:“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贫困,尤其是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中下层武士处境恶化,产生反抗思想。大盐平八郎幕府统治根基开始动摇一、明治维新的背景2、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佩里、浦贺港(外交、贸易)(1)概况:(2)结局:(3)影响: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内容:地位:开放(下田/箱馆)、领事(下田)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日本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开国,英、俄、荷、法接踵而至领事裁判权、租界、议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一、明治维新的背景3、社会危机加剧(1)经济混乱:①沦为欧美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黄金外流,物价暴涨(2)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危机加剧(3)资本主义发展: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新兴阶级壮大、西南诸藩(长州、萨摩等)变革一、明治维新的背景3、社会危机加剧材料7: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一、明治维新的背景4、“尊王攘夷”(1)原因:日本民族危机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2)标志:1860年刺杀幕府实权井伊直弼。(3)口号:“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中心是攘夷,为攘夷而尊王。一、明治维新的背景4、“尊王攘夷”(4)基础: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商人、新兴地主等,称为尊攘派。(5)活动:尊攘派除了刺杀与西方列强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外,还屡屡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西方列强船只,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1863年高杉晋作在长州藩组织“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者。一、明治维新的背景4、“尊王攘夷”(6)局限性: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7)结果:1863年8月,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攘派被赶出京都,长州藩屈服,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尊王攘夷”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因此,中下级武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而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一、明治维新的背景5、倒幕运动(1)原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2)领导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3)根据地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土佐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为倒幕运动奠定基础。一、明治维新的背景5、倒幕运动(4)群众基础:(5)大政奉还:1867年,幕府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保住实际权利,采取以退为进策略,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6)戊辰战争:①原因:大政奉还后,幕府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大权。为了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必须推翻幕府。一、明治维新的背景5、倒幕运动(6)戊辰战争:②经过:1868年1月,鸟羽、伏见战役,新政府军在西乡隆盛指挥下对幕府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1868年4月,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投降。③结果:日本进入明治时期1868年,江户改名东京,新政府宣布改元“明治”。1869年,明治政府正式迁都东京。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内忧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日趋尖锐。经济上:幕府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2)外患1853黑船事件,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3)前提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废除旧体制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根本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二、明治维新的内容1、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2、内容(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①废藩置县作用: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二、明治维新的内容(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②四民平等作用: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一是缓和了社会矛盾;二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三是政府用公债的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其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实质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二、明治维新的内容(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①改革币制②土地私有内容:以金本位制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作用:统一货币,稳定物价与市场二、明治维新的内容(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④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核心)背景:1871年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全权大使,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为副使,组成48人的使团赴欧美考察。③改革地税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材料8: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取其3%,作为地税。——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二、明治维新的内容(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④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核心)作用:19世纪90年代,日本初步实现工业化,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特征:政府扶持;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时间很短。内容:A.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仿效B.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持保护私营企业二、明治维新的内容(3)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①“”求知识于世界②改革教育③生活习俗西化,提出“脱亚入欧”——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原则:“和魂洋才”。作用:为改革培养了人才。局限: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全盘西化,有崇洋媚外的倾向。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二、明治维新的内容(4)军事上:建立新军队内容: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购买先进武器;建立军工企业;建立军事院校。材料9:“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1872年征兵告谕材料10: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目的: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局限性: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加紧向外侵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中国等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特点:军队称“皇军”;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军部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二、明治维新的内容(4)军事上:建立新军队作用: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增强了国防力量,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提高了日本的国家地位。三、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1)明治维新推动日本的政治民主化——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背景: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农民暴动,中小资产阶级掀起“自由民权运动”。目的: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稳定社会局面。过程: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首相,主持制定宪法。1889年,公布《钦定日本帝国宪法》。三、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2、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1)明治维新推动日本的政治民主化——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内容: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实质天皇专制;国民享有一定权力②议会设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有财产年龄限制,权力很有限)③设立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和枢密院(天皇最高顾问,实际上国家最高决策机关)三、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2、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1)明治维新推动日本的政治民主化——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评价:①具有浓厚封建性(天皇)②是历史进步(人民权利,国家体制)③巩固日本近代天皇制(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三、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2、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2)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表现:军事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对外关系上: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独立发展的国家,并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三、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2、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改变远东国际格局侵略朝鲜侵略中国①1876年《江华条约》;②90年代末朝鲜实际上沦为日殖民地;③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①1874年侵略台湾。②1879年吞并琉球,变为冲绳县。③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④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政治: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
本文标题: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4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