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初探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初探——从“哪种排法更省”说起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刘生根摘要“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当前,在初中阶段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还不够重视,同时也缺乏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通过课堂案例为载体,剖析当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建模教学的一些初步策略。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数学模型一、课堂案例2008年11月,我在给学生上《圆》的练习课时,选用了湖北省黄冈市2003年的一道中考题:一个长方形的香烟盒里,装满大小均匀的20支香烟,打开烟盒的顶盖后,20支香烟排成三列,如图1所示,经测量,一支香烟的直径为0.75cm,长约为8.4cm。(1)试计算烟盒顶盖ABCD的面积(用准确数表示);(2)制作这样的一个烟盒,至少需要多少面积的纸张(不计重叠粘合部分,3取1.73,结果精确到0.1cm)。以下是讨论实录。师:你们能够从题意获取哪些信息?生1:顶盖ABCD的长AD=一支香烟的直径×7,而顶盖的宽AB呢……生2:老师,顶盖的宽AB是不是香烟直径的23呢?生3画出了图2,并回答:AB=2×(一支香烟的半径+1OE)=一支香烟的直径+21OE,从而可以计算四边形ABCD的面积;同时,知道了香烟的长,烟盒表面积就可以求出来了。师:你能够抓住香烟的排列规律来分析问题,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这是一道取材于香烟盒上的数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应用圆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大家合作求解。解:(1)如图2,作O1E⊥O2O3,△321OOO是边长为43cm的等边三角形,383234360sin211OOEO,∴421437,4333438332ADAB,)cm(166336343334212ABCDS四边形.(2)制作一个烟盒至少需要纸张为)cm(1.144)4.84214.843331663363(22.我正准备小结本题的解法时,有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了一句话:20支香烟的排法很多啊,为什么不按照上、下各10支(10、10排法)来排呢,这样计算香烟盒的材料还方便多了。——是啊,我也见过扁的香烟盒,究竟哪一种排法更省纸呢?师:既然这两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探个究竟吧。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们把图1的排法称之为"品"字型排法(彼此相邻的三支香烟截面圆的圆心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把图3的排法称之为"井"字型排法(彼此相邻的四支香烟截面圆的圆心构成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学生开始动笔计算,我在教室里巡视……生1(大多数):算出来啦,矩形EFGH的面积=EF×EH=(一支香烟的直径×2)×(一支香烟的直径×10)=)cm(25.112075.022。此时制作一个烟盒至少需要纸张)cm(3.173)4.85.14.85.725.11(22。生2:按“品字型”排列,烟盒顶盖面积是144.1cm2,按“井字型”排列,烟盒顶盖面积是173.3cm2,难怪大多数烟盒采用“品字型”排列哦……很多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沉静在喜悦之中。此时我在想,现在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要因势利导,不能就此罢休。师:比较两种香烟的排法,易知:“品”字形排法比“井”字形排法更加节省纸张。下面请分别计算一下:在两种排法中,20支香烟的截面积各占烟盒顶盖面积的百分之几,我们把这个百分率称为“空间占用率”,用e表示。学生计算。“品字型”排法:%1.82166336320)275.0(21e;“井字型”排法:%5.7825.1120)275.0(22e,教师板书:12ee,且%6.321ee.师(感叹):由于空间占用率相差3.6%,造成了每包香烟177.3-144.1=29.2cm2纸张的浪费,成千上万个烟盒的浪费可大了!(突然发问):是不是“品字型”排法一定比“井字型”排法节省空间呢?大家都到过超市,林林总总的货品整齐地排列着,方便顾客的选购,若我们小心查看架上堆满各式各样圆罐商品的排列,会发现既有“品字型”,也有“井字型”的摆放方式。究竟哪种方式最节省空间呢?老师给你们一个新的问题:设半径为r的圆罐数目为N,放置圆罐货架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a和b,空间占用率e(用百分率表示)为圆罐横截面总面积与货架面积之比,即%1002abrNe……(*)假设圆罐尽占架上的空间,请研究圆罐的不同排列方式的空间占用率e的大小。事实上,我们只须考虑相邻两罐之间的空隙如何改变e的值。学生分小组探究:对于“井”字型排法,学生们处理起来相对容易,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有十多个同学得出了如下结论。圆罐总数=直行数目×横行数目,即24)2()2(rabrbraN,代入(*)式得%5.78%1004井e。有趣的是,同学们发现了井e不受rba、、等值的影响。对于“品字型”排法(如图4),学生有些茫然,关键是N难以确定,在课堂上显然无法完成探究任务,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学生课下思考。课下我参与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了如下结果:设每隔一行的圆罐圆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2,可得rrx330cos2。设m为货架横行排列的圆罐数,则xmrb)1(2,把rx3代入,化简得)2(311rbm若横行的每行圆罐数目皆为n,则)12(nra,得)1(21ran。因此圆罐总数mnN,即)]2(311)[1(21rbraN,空间占用率品e%100))(()]2(311)[1(2%1002rbrarbraabrN。由此可知,品e的值决定于()ra和)(rb的值,举例说明:“品字型”排列的空间占用率品e(%)3481013456637476786586576788075865767881注意到%5.78井e不受rba、、等值的影响,表中只当6,13rbra时,方有井品ee,可见提高货架的空间利用律要根据货架的长、宽和圆罐的直径才能作出选择。这一实际问题到此得到较满意的解决。二、教学反思这个探究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首先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最后对这个实际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做研究的过程。在建模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得到了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在情感价值观上对数学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a/rb/r然而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这样的数学建模活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第一,目前的基础教育长期受应试的压力,改革总是放不开手脚,我们教师总是在为考试而教学,为解题而探究,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在意,即使有数学建模的机会,通常也会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数学建模过程,长期下来,学生建模能力就很弱,缺少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不到数学的价值,背离了数学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第二,就数学建模本身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实际问题通常数据繁多,题目长,新名词多,信息量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心理上对此有一定的排斥。数学建模活动由于难度较大,通常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同伴的互助,老师的指导。由于学生平时课业负担较重,课后很少有精力去思考这类问题。第三,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缺少数学建模的平台,特别是学生缺乏对周边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也不善于进行观察,教师也没有对学生提出此类要求,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评价。三、策略初探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体现数学的价值。而数学建模活动是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下面从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教学谈几点策略。第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数学教育的重要理念。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同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意把简单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让孩子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积累,养成自觉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为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应用题的教学还是数学运算、数学论证的教学,常常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原型,但传统的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学生普遍感觉数学知识抽象,难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型,则能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来自具体的事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好得多。第二,发挥新教材优势,培养应用兴趣与旧教材相比,华师大版、浙教版的教材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围绕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选择有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有利于一般学生发展的内容,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建模,判断解的合理性,进而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对于数学教材中充分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实例做一些适当的“还原”工作,使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第三,组建数学建模小组,加强数学建模教学如何舍弃实际问题中的非本质因素,抽象出问题的数学本质,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问题解决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数学应用题是有区别的,它是指从实际问题出发,提炼出某个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分析、归纳、抽象等思维活动以及化繁为简、特殊化、一般化等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际问题迎刃而解。组建一支由数学爱好者组成的建模小组,成立一个由数学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组成的指导小组,定期开展数学建模讲座,组织开展一些数学建模比赛,并给学生以发展性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培养方法。综上所述,数学建模教学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良好载体。参考文献:[1]张行涛,郭东岐.新世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数学教与学[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9[3]王建平.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4]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7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