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名词解释:1.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1分)和纤维(1分)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1分)2.颌间牵引:是在上下颌牙列上分别安置有挂钩的牙弓夹板,然后根据骨折需要复位的方向,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套上橡皮圈作牵引,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非指单一的疾病,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和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一般有颞下颌关节区及相应的软组织包括肌肉的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大症状。4.三叉神经痛: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1分),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由于口腔和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1分),以中老年人多见,多数为单侧性。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系指无神经系统体征,而且各种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者。(1分)5.牙颌面畸形:指因颌骨发育异常而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及其他骨骼之间关系的异常(1分),和随之伴发的牙颌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1分)及颜面部的畸形(1分)6.阻滞麻醉: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稍传入的刺激,是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的麻醉效果。7.颌间牵引:是在上下颌牙列上分别安置有挂钩的牙弓夹板,然后根据骨折需要复位的方向,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套上橡皮圈作牵引,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8.扳击点:是指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粘膜特别敏感,对此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9.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齿冠周炎多见。10.牙颌面畸形:指因颌骨发育异常而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及其他骨骼之间关系的异常(1分),和随之伴发的牙颌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1分)及颜面部的畸形(1分)二、简答题:1.简述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口内注射方法及麻醉区域?(9分)答:1)注射方法:病员大张口,下颌颌平面与地面平行。(1分)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1分)。注射针应高于下颌平面1cm并与之平行(1分)。与上下颌牙槽突相距的中点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4cm的交点处进针(2分),推进2.5cm左右,可达下颌支内侧的下颌神经沟,回抽无血注入麻药1~1.5ml(1分)。2)麻醉区域及效果: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3分)2.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时,应如何区分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6分)答:1)分支情况:颈外动脉在颈部有多个分支,颈内动脉无分支,这是区分颈内、颈外动脉最可靠的方法。(2分)2)位置:颈外动脉位于颈浅前方,颈内动脉位于颈深部后方;在颈动脉窦上方,颈外动脉位于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外侧。(2分)3)搏动试验:在结扎前,提起结扎线压迫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如果无搏动,这证明是颈外动脉。(2分)3.简述口腔恶性肿瘤的手术的无瘤操作?(5分)答:⑴切除在正常组织内进行。(1分)⑵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术区。(1分)⑶避免挤压瘤体,减少扩散机会(1分)⑷创口缝合时须更换手套及器械。(1分)⑸用大量低渗盐水冲洗创口,并可用化疗药物冲洗湿敷,或术区的区域性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药物(1分)4.口腔颌面部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5分)答:⑴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3-4天,腺源性为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1分)⑵局部肿胀明显,波动性跳痛,压痛明显者;(1分)⑶局部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者(1分)⑷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1分)⑸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1分)5.拔牙基本步骤包括那几点?(9分)答案:1)分离牙龈:用牙龈分离器紧贴牙面,沿牙颈部推动直达牙槽嵴,依先唇(颊)侧、后舌(腭)侧顺序进行,使牙龈彻底分离;(2分)2)挺松牙体:将挺刃由牙齿近中颊侧插入牙根与牙槽嵴之间,以牙槽嵴为支点有控制的旋转、楔入、撬动力量,逐步使牙齿松动脱位。有时可用牙挺直接完成拔牙。注意事项:切勿以领牙为支点,以免造成邻牙松动,防止牙挺滑脱刺伤邻近或对侧软组织。(2分)3)安放牙钳:张开钳喙,紧贴牙面沿牙冠内外侧推插至龈下,紧握钳夹牢患牙。(1分)4)脱位运动:包括扭转、摇动、拔出。扭转动作仅限于圆根的上前牙,其余牙均须以摇动力。逐步加力增加摇动幅度,同时感知阻力小的方向,顺势将牙拔出。(2分)5)注意事项:握持钳柄力量适当,防止钳喙在牙面上滑动。注意保护,防止因拔出力过大,牙齿突然脱出而损伤对颌牙;避免不顾阻力大小和方向,盲目施以暴力。(2分)6.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时,应如何区分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6分)答案:1)分支情况:颈外动脉在颈部有多个分支,颈内动脉无分支,这是区分颈内、颈外动脉最可靠的方法。(2分)2)位置:颈外动脉位于颈浅前方,颈内动脉位于颈深部后方;在颈动脉窦上方,颈外动脉位于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外侧。(2分)3)搏动试验:在结扎前,提起结扎线压迫颈外动脉,同时触摸颞浅动脉,如果无搏动,这证明是颈外动脉。(2分)7.简述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10分)答案:(1)骨折段移位:下颌骨骨折后发生骨折段移位的因素主要取决于骨折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骨折线是否有牙及附着肌群的牵拉作用等。颏孔部骨折时,前骨折段常因降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下移位,后骨折段常因升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上移位。颏部的粉碎性骨折,中部骨折段由于颏舌肌、颏舌骨肌牵拉而向后移位。两侧骨折段由于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的牵拉向中线移位,使下颌骨前部弓形变窄。髁状突骨折后,常因翼外肌的牵拉,向前内方移位,同时下颌升支因升颌肌群牵拉而向上移位,出现前牙不能闭合的状态。如双侧髁状突骨折,则前牙开牙合更明显。(2分)(2)咬合错乱: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即使骨折段仅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咬合错乱而影响功能。(2分)三、病例分析题:1.某患者右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冠周炎反复疼痛,1周前出现右面部肿胀,范围达颞区、咬肌区、颊部及颌下区,伴严重的张口受限,可能有哪些间隙感染?请论述诊断依据及处理原则。答案:可能有咬肌间隙、颞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颊间隙、颌下间隙感染。诊断依据:1)咬肌间隙:咬肌区肿胀,张口受限2)颞间隙:颞区肿胀,张口受限3)翼下颌间隙:张口受限4)颞下间隙:翼下颌、咬肌、颞间隙感染多伴有颞下颌间隙感染5)颊间隙:颊部肿胀6)颌下间隙:颌下区肿胀处理原则:1)全身有效、足量抗生素,必要时作脓培养和药敏试验。2)全身支持:患者张口受限,多间隙感染消耗及中毒症状较重,故应注意支持治疗。3)局部穿刺,若有脓液则行切开引流。切开引流应行上下贯通引流,即距下颌骨下缘1.5~2cm作平行切口,颞部作于颞肌平行之纵形切口或沿颞肌附着作弧形切口,分离脓腔,上下贯通后置引流条。4)感染控制后拔除阻生智齿。2.某患者,因车祸伤一周后入院,检查:神清合作,生命体征平稳,左眼复式,颧面部塌陷,张口一横指。口内见:后牙早接触,前牙反颌,开颌,试作出诊断,可能有哪些骨折,并说明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答案:1)诊断:可能有左颧骨骨折、上颌骨横断骨折。(4分)2)诊断依据:左眼复视常见于左侧上颌骨骨折、左侧颧骨颧弓骨折、眶部骨折等(1分);颧面部塌陷是颧骨颧弓骨折的重要依据(1分);张口受限多出于颧骨颧弓骨折和上下颌骨骨折(1分);后牙早接触、前牙反颌、开颌等咬合关系错乱说明上颌骨横断骨折和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1分);综合以上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左侧颧骨颧弓骨折和上颌骨横断骨折,具体骨折还应进行X线检查或CT检查以明确。(1分)3)治疗方案:考虑到骨折程度较严重,骨折移位明显,功能障碍较明显,应予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分)。治疗方案如下①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了解骨折细节(1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1分);进行带钩牙工夹板拴丝,为术中对准咬合关系做准备(1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交谈和沟通,获得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理解和同意(1分)。②手术治疗:最好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和口内前庭切口联合使用(1分),保留骨折处后,进行骨折复位,进行颌间拴丝,证明咬合关系已恢复,采用小型接骨板等技术进行骨折内固定,分层关闭切口(1分)。③术后治疗: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1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咬合关系,切口情况等,进行对症支持治疗(1分)。④功能锻炼:术后一周进行张口训练,直至患者张口度和咀嚼功能恢复为止(1分)。
本文标题:口外名解及问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7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