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1《药学导论》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1007521010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总学分:1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药学预修要求:无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作为药学本科专业的启蒙和学习向导,以药物的发现与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为线索,介绍相应的药学分支学科,向学生展现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成就和最新前沿,提供一个药物相关学科的全景图式介绍,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药学有概念性了解,目的是引领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本课程也能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药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点,开拓学生视野。教学基本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第一章绪论,介绍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药学专业的概况,为药学导论的引论;以后各章为药学各研究领域的概要。大纲的使用说明:由于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内容以图片、表格和动画等形式将有关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大量的事例介绍中获取知识。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药学与药的概念;了解药学的起源、发展、在现代科学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我国的药学职业现状;熟悉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药学学科的基本内容与任务难点:药学的骨干学科及与相关基础学科的关系教学内容:1、药物的起源和发展2、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3、药学人才及其培养第二章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了解中药的研究范围;了解中药与天然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所涉及的基本方法;了解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重点: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2难点:中药活性成份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1、中医药概要2、药用植物学3、生药学4、中药现代化5、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药物化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药物化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药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了解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重点:药物化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难点:药物发现的主要途径教学内容:1、药物化学的性质和任务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转运及代谢的关系3、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4、常见有机药物类型简介5、药物化学发展新方向第四章药理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和药物体内的基本过程;了解药物毒理学的基本概念。重点:药理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难点: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方式教学内容:1、药理学的历史与发展2、药理学的研究内容3、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方式第五章药剂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剂型与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间的关系;了解药剂学的发展历史。重点:药剂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难点:药剂的主要类别及作用教学内容:1、药剂学的历史与任务2、药剂学的内容33、药剂学分支学科与发展第六章药物分析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熟悉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中国药典》的内容及有那些主要国外药典;了解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和制定原则;了解药品的基本检验内容;了解新技术与新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重点:药品质量标准难点:药物分析新方法新技术教学内容:1、药物分析学的性质与任务2、药物分析的主要内容3、药物分析的新技术第七章药事管理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药事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药品监督与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药事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难点:药品管理中的相关概念教学内容:1、概述2、药事管理学内容3、药事管理的发展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本课程采用教师主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方式,有些章节的教学,教师将从大的方面给予引导,具体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理解、充实,必要的时候要求同学将自学心得在课上相互交流。较好解决课时紧与内容多的矛盾,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时数分配表:第一学期序号内容讲课实训小计1第一章绪论222第二章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443第三章药物化学224第四章药理学225第五章药剂学226第六章药物分析学227第七章药事管理学22总计1616考核方式与评分说明:1、评分采用笔试与作业相结合的形式42、期末:开卷考试。3、总成绩:平时作业30%+期末70%推荐教材:毕开顺.药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第3版)参考书目:1、叶德泳主编.药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吴春福主编.药学概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3、蒋学华主编.临床药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中国药学杂志等专业期刊审核人:(签名)黄嬛执笔人:(签名)屠婕红参与讨论人员:黄嬛、屠婕红5《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0703521009总学时:72学时(讲课72学时)总学分:4.5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药学预修要求:高中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学科基础课。是由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统合而成的一门基础化学课程。无机化学是除去烃及其大多数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物理性能的测试、化学结构的确定及其相应原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分析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化学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课程教学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密切联系化学科学、社会与科技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基本方式:在教学时结合实验讲授相关内容,应尽量多的采用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上要多运用启发式,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注意加强基础、联系专业实际,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课堂讲解、课外作业、学生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纲的使用说明:本课程理论教学72学时,与之相应的实验课56学时,总计共128学时。大纲正文绪论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1.化学发展简介;2.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3.化学的地位和作用;4.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5.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7.参考书目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6基本要求: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掌握道尔顿分压定律,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熟悉溶胶的结构、性质、稳定性及其聚沉作用,了解高分子溶液与乳状液。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稀溶液的依数特性,胶团结构和影响溶胶稳定性和聚沉性的因素。难点:引起稀溶液依数性的原因;胶团结构。教学内容:1.1分散系*1.2气体1.3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4稀溶液的通性1.5胶体溶液1.6高分子溶液和乳状液第二章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学时:10学时(讲课10学时)基本要求:理解反应进度、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的概念;掌握热与功的概念和计算,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概念及有关计算和应用;能用△rGm判断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了解基元反应、反应级数、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等基本概念;能用活化能、活化分子概念定性说明c、T、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熟练掌握Kθ及平衡组成的计算,掌握△rGm与Kθ的关系及有关计算。重点:状态函数的性质;焓和焓变;自由能和自由能变;反应热和自由能变的含义及其计算;自发判据;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质量作用定律;阿仑尼乌斯公式;活化能;化学平衡。难点:焓、熵、自由能的概念及其改变值计算;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质量作用定律,阿仑尼乌斯公式,活化能。教学内容:2.1基本概念2.2热化学2.3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2.4化学平衡2.5化学反应速率2.6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的应用第三章定量分析基础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定量分析过程;了解定量分析中误差产生的原因、表示方法以及提高准确度的方法;掌握误差、偏差、准确度、精密度、置信度、置信区间等基本概念;熟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掌握分析结果数据的处理方法;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重点: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计算及误差的减免方法,标准溶液的表示方法及配制、标定方法,滴定分析计算(基本单元的选定)。难点:分析数据的处理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滴定分析计算。教学内容:73.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3.2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3.3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3.4定量分析中的误差3.5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3.6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3.7滴定分析法概述第四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学时:10学时(讲课10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质子酸、质子碱、共轭酸碱对、溶剂质子自递反应、缓冲范围、缓冲容量、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等概念;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利用质子条件式处理酸碱平衡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类型酸碱溶液中[H+]的计算方法;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选择原则;了解酸碱滴定过程中[H+]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重点: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平衡、缓冲溶液、酸碱滴定法。难点: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液pH的计算、多元弱酸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酸碱滴定曲线。教学内容:4.1电解质溶液4.2酸碱理论4.3溶液酸度的计算4.4缓冲溶液4.5弱酸(碱)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4.6酸碱滴定法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分步沉淀、沉淀转化等概念;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计算;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重点:溶度积常数的意义;溶度积规则;沉淀滴定法。难点:溶度积规则;分步沉淀;沉淀滴定法的终点确定。教学内容:5.1溶度积原理5.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5.3多种沉淀之间的平衡5.4沉淀滴定法第六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学时:8学时(讲课8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能熟练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能熟练地用能斯特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了解标准电极电势和条件电极电势的意义及其区别;掌握电极电势和元素电势图的应用;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各种因素,熟悉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8影响;掌握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势和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并了解选择指示剂的依据;熟悉KMnO4法、K2Cr2O7法及碘量法的原理,学会处理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结果的方法。重点:标准电极电势和条件电极电位的意义和应用;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电极电势的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及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难点:电极电位和条件电极电势的含义;电池符号;应用电极电势测定溶液的pH及物质的某些常数;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分析结果的计算。教学内容:6.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6.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6.3电极电势6.4电极电势的应用6.5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6.6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6.7氧化还原滴定法6.8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学时:10学时(讲课10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能级、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和电子云等概念及s、p、d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能较熟练地写出一般元素核外电子分布式和价层电子构型;掌握核外电子分布与周期系的关系,能从原子的电子结构了解元素的性质;联系原子结构了解元素某些性质的一般递变规律。了解共价键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明一些分子的空间构型;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了解分子间力、氢键及其
本文标题:《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3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