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定稿--邓稼先优秀公开课课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2月13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国人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杨振宁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你了解本文作者杨振宁先生吗?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作该文吗?一、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原籍安徽,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与李政道合作,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杨振宁邓稼先作者的妹妹杨振玉女士在《父亲、大哥和我们》一文中说:“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你认为呢?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三、本文属于什么体裁?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人物传记: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记叙。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共有六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六个部分又有何关联?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2.文中的小标题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提示邓稼先第一部分: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引出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突出邓稼先的品质。第四部分:作者知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制造出来的,热泪盈眶。为邓稼先而骄傲。第五部分:邓稼先始终战斗在艰苦卓绝的第一线——戈壁沙滩。第六部分:评价赞扬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质。一、(总)一、历史背景(引子)二(分)介绍三、人物对比四、巨大贡献五、沙漠创业三、(总)热情赞颂(总结)二、生平和贡献五、快速浏览课文归纳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可以看出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⑥一封短短的信⑦1982年,“我不能走”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2、这些事例,可以看出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没有私心真诚坦白从不骄傲最高奉献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平常小事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来。提示:作者直接赞美邓稼先的句子跳读课文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内容赏析第一部分:展示历史背景。--引子、前言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人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简述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第二部分内容赏析内容赏析第三部分: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以凸显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忠厚平实“中国原子弹之父”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奥本海默邓稼先国籍职务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美国中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相当美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锋芒毕露善于辞令复杂的人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同)(同)(同)(异)(异)(异)奉献精神“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第四部分:邓稼先对中国原子弹独立自主研发的证实。通过写邓稼先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侧面描写邓稼先贡献之大,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扩展。内容赏析《民族感情?友情?》一节中提到寒春有何用意?进一步证明我国的原子弹事业是中国人完成的事业,更证实了邓稼先对我国的国防事业所做的贡献之大。内容赏析第五部分:高度赞扬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我不能走”》中提到的邓稼先工作的地点在哪里?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古战场。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吊古战场文》。茫茫的旷野一望无边,不见人影。弯弯曲曲的河象带子一样流过,无数的山峰交错在一起,天色昏沉沉的,令人悲伤。北风悲鸣,太阳也变得昏黄。蓬草折断,百草枯黄,寒冷得像下霜的清晨,飞鸟不敢停下,百兽慌得急奔而失群,亭长告诉我:“这是古战场啊!(在这里)经常是全军覆灭。常常有鬼哭的声音,天气阴的时候就听得见!”说明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说明了邓稼先高尚的奉献精神。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作者对邓稼先充满了赞扬、佩服之情。说说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有哪些困难?1、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2、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真情流溢,不带一丝雕琢。邓稼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表现出一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献身精神。烘托邓稼先贡献的伟大。作者用他一生都喜欢的五四时代的这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再次充满深意地将邓稼先与改写中国民族历史的这一伟大转变联系了起来。“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作者为什么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邓稼先传》的背景音乐?第六部分:引用电报、书信中的话总体评价邓稼先。高度赞扬邓稼先。这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是全文的总结。内容赏析“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内容概括邓稼先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创设背景2.“两弹”元勋——总述生平事迹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忠厚朴实鞠躬尽瘁4.民族感情?友情?——严谨求实死而后已5.“我不能走”——默默奉献(记叙、议论、抒情)6.永恒的骄傲——无比赞颂本文通过选择了邓稼先的一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平凡中见高尚,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美他深沉的爱国精神和将个人生命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句式:通过+表现(赞美)+人物+怎么样邓稼先带给你的——心灵的震撼!生命的感悟?人生的启迪……。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话谈谈: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郭永怀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赵忠尧比较阅读:难忘蘑菇云——记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安徽省怀宁县五横乡白麟畈的一所院落里,两百年前出了一位被推崇为清代篆刻、书法第一的大家,“完白山人”邓石如。可谁也不会想到,在两百多年以后,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的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者,也诞生在这里,他就是邓石如的六世子孙邓稼先。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仅九天,便毅然乘船返回到了祖国。1958年夏天,他年仅34岁,就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特别任务。从此以后的28年,他告别了一个学者所有的社交和学术活动,隐姓埋名,肩负着一个民族的重托和希望,踏上了那条艰难而神秘的道路。没有外援,缺乏资料,当国外已经开始使用高速运转的计算机的时候,他却是带领着几十个大学生,靠着手摇计算机,
本文标题:定稿--邓稼先优秀公开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5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