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版 高考第1大题 考点1 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析考题·以题觅法找失分短板悟解题之道栏目导航提考能·以题试法专项对点练新题尝鲜练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201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重点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根据语境,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词语和它吻合。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形容皇帝或者国家领导者的行为和精神。第一处,是说“绣娘”的“工匠精神”,应使用“精益求精”,排除B、D两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后者多指人,句中说“作品”,应使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前者突出“美好”的东西多,后者只是强调多。第三处,前面说“可谓争奇斗艳”,应是强调美好的东西多,应使用“美不胜收”。因此本题应选A项。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一、去同析异,明确侧重近义词语的特点是“同中有异”,因此,辨析近义词语时,可以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择符合语境意的词语。语素全都不同的词语应从用法方面去考虑;语素相近的词语,要特别留心不同之处。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语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稍有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如“简洁”和“简捷”,“简洁”常与“说话”“行文”等搭配,“简捷”常与“方法”等搭配。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去除同类项,对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如2017年江苏卷中的“精益求精”和“励精求治”,可根据“求精”“求治”两个词语来辨析二者之间的差异。3.寻找关键语素的反义词如“真谛”和“精髓”,考生分辨不清其用法的时候可以抓住其关键语素的反义词来辨析,“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这两个词语一个探讨的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精粗问题,探讨的问题不一样,使用语境自然也不一样。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或短语有时通过扩展词语,很容易就能看到它们的差异。如“钟情”和“衷情”,可分别扩展成四字短语“一见钟情”和“互诉衷情”,便可辨析其不同。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二、紧扣语境,辨析区别一些成语的使用一般具有自身的特点或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中与语境不符,将会出现错误。在解题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1.准确理解语境所表达的意思语境,就是上下文。判断词语使用是否符合语境,就要抓住具体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如2017年江苏卷,“刮目相看”和“耳目一新”的语境意是“作品使人感到新鲜”,而不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别要注意从意思、使用对象、程度、褒贬、侧重点等方面加以认真揣摩。如2017年江苏卷中的“美不胜收”和“数不胜数”,“美不胜收”侧重于“美”,“数不胜数”侧重于“多”。3.探寻语境意与词语意思的契合之处在明确了语境意之后,将语境意与两个词语进行比较,探究哪个词语更适合语境意,即可得出答案。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76934000】谣言滋生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________。当然,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________,网络真相成了“孤家寡人”,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________。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在力度上下功夫。A.急不可待以讹传讹鱼龙混杂B.迫在眉睫以讹传讹混淆视听C.急不可待以假乱真鱼龙混杂D.迫在眉睫以假乱真混淆视听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B[“急不可待”侧重于心态;“迫在眉睫”侧重于外物。“以讹传讹”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以假乱真”指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多作谓语、定语、分句。“鱼龙混杂”指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状态;“混淆视听”指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侧重于目的和结果。]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________!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________,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________,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A.出人意料行尸走肉老气横秋B.咄咄怪事酒囊饭袋老态龙钟C.咄咄怪事行尸走肉老气横秋D.出人意料酒囊饭袋老态龙钟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C[咄咄怪事:不可思议而使人惊讶的事。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符合文意。出人意料: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与上文文意不符,语气也不协调。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酒囊饭袋:比喻无能的人。前者侧重指人没有灵魂,后者侧重指人没有能力。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根据语境,应选用老气横秋。]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76934001】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________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__。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处是妙处了。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________。A.平铺直叙字斟句酌心照不宣B.平易近人字斟句酌心领神会C.平铺直叙咬文嚼字心照不宣D.平易近人咬文嚼字心领神会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B[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求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平和,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实质内容;也可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心领神会:指不用对方明说,心里已经领悟其中的意思。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_______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________,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_______,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A.物换星移抱残守缺白驹过隙B.物换星移坚如磐石昙花一现C.时过境迁坚如磐石白驹过隙D.时过境迁抱残守缺昙花一现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D[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此题大体内容是传统文化的存在及意义。根据上下文联系,“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关键词“与时俱进”,也能判断第一处空缺用“时过境迁”较好。“时过境迁”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故可以排除A、B两项。“化为明日黄花”容易让人联想到凋零、枯萎、过时。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而“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所以,联系上下文,第二处空缺用“抱守残缺”较好。这样就可以排除C项。]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76934002】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________而来的。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________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________。A.演化宽厚平分秋色B.演绎宽广平分秋色C.演绎宽厚各有千秋D.演化宽广各有千秋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铺陈,发挥;展现,表现。根据描述对象,应选“演化”。宽厚:宽而厚;(待人)宽容厚道;(嗓音)浑厚。宽广:面积大;范围大;(心胸)开阔,(见识)广博。从后面的“音域”看,应选“宽广”。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从语境看,应选“各有千秋”。]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人类________地发掘了死寂的星球,报纸杂志上令人遗憾地报道了这些星球上没有生物。②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________,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看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看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③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________,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A.连绵不绝众口一词并驾齐驱B.接连不断莫衷一是相提并论C.连绵不绝莫衷一是并驾齐驱D.接连不断众口一词相提并论2018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上一页返回导航下一页B[接连不断:比喻连续不间断。连绵不绝:(山脉、河流、雨雪等)连续而不中断。众口一词:许多人说同样的话。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本文标题:2018版 高考第1大题 考点1 正确使用词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6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