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影像诊断学》之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CT的优越性密度分辨率大大提高传统放射学分辨率可区分:骨、软组织、脂肪、明显钙化及空气CT分辨率:CT的优越性损伤性大大降低血管造影(在肿瘤定位诊断上作用为CT所取代)气脑脑室造影(基本上为CT所取代)消除结构前后、左右的重叠,便于正常结构的观察和病变的定位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密度可以用CT值来表示,CT值越高,密度越高CT值以水为标准,水的CT值为0,比水低的为负值,比水高的为正值组织的CT值EMI单位Hounsfield单位空气-500-1000骨+500+1000钙化+40~500+90~1000血液+25~40+50~90脑脊液+4~5+8~10脑实质+12.5~22.5+25~45脂肪-50-100窗宽与窗位目前绝大多数的CT扫描机具有1000或2000CT值的变化范围,但实际情况下需了解的只是一个较小范围的组织吸收值的变化对于大多数颅内病变,其CT值的变化范围都包括在-10至+50EMI单位或-20至+100Hu单位之间窗宽与窗位所要求显示的CT值的范围—窗宽窗宽范围以下的密度显示为黑色窗宽范围以上的密度显示为白色窗宽范围的中点—窗位(+20EMI单位或+40Hu)高密度病灶颅内病变密度高于脑实质者钙化出血血肿高密度肿瘤等密度病灶病变密度接近脑实质者等密度的血肿等密度的肿瘤低密度病灶颅内病变密度低于脑实质者水肿囊肿低密度肿瘤梗死脓肿低密度血肿正常头颅CT1.病灶显示(1)CT:高密度病灶的显示低密度病灶的显示等密度病灶的显示混杂密度病灶的显示颅脑外伤以往均采用X线平片和CAG,现在CT已普及,CT成为首选方法,MR为重要补充手段。常见的颅脑外伤有: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发生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急性期—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亚急性期—新月型或过渡型(血肿内缘部分凹陷,部分平直或凸出)呈高密度或等密度灰白质界面内移慢性期—过渡型双凸型新月型吸收消失↓↓高低混合低密度↓液平1~2月2月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由骨折损伤硬膜外血管所致,十分常见,CT上表现为颅板下双凸型高密度脑内血肿呈圆形或不规则型高密度团块,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区;深部出血可破入脑室形成脑室内积血脑挫裂伤局部脑水肿低密度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中见散在点状高密度出血灶脑梗塞脑动脉梗塞最为常见,指供应脑部血流的某一支(或数支)动脉受阻所致脑梗塞的CT表现低密度区:大部分病例在24小时后方可见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梗塞灶的形态与部位与闭塞动脉有关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时在额颞顶区形成底面位于脑表面的楔形或三角形大脑前动脉闭塞低密度区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部位呈带状大脑后动脉闭塞低密度区在颞枕部呈三角形,同时伴小脑半球梗塞腔隙性脑梗塞:直径为5~15mm,圆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大于15mm为巨腔隙灶,可达25mm低密度演变:4~5周密度与脑脊液相似脑梗塞的CT表现占位效应由于脑水肿所致,发生于2~15天期间梗塞较大者明显,较小梗塞无此表现三周后基本消退(有利于与肿瘤鉴别)局限性脑萎缩邻近脑室、脑沟、脑池扩大,皮质萎缩脑出血非损伤性脑内血管破裂所致,表现与外伤性脑内血肿相同,多见于基底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基底池、侧裂池和脑沟内广泛高密度,沿大脑镰分布使大脑镰影增宽出血量越多,密度越高随出血时间延长,血液稀释,密度降低一周后CT很难检出一旦疑及蛛血,尽早作CT扫描一旦发现发现非外伤所引起的蛛血,除了老年人外,均应作脑血管造影以明确出血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自发性的原因:以颅内动脉瘤(51%)、动静脉血管畸形(6%)和高血压动脉硬化(15%)最多见,另外一些病例原因不明颅内肿瘤主要讲述: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的CT表现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肿瘤,大多数为良性,恶性很少见CT表现平扫:为均匀的略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肿瘤钙化率(15%):肿瘤边缘弧线状钙化整个肿瘤钙化,呈均匀密度增高,CT值达60Hu以上增强:大多呈明显强化脑膜瘤的CT表现其它形态:大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锐利肿瘤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61%),有利于在平扫时发现较小等密度肿瘤骨质增生和破坏静脉窦侵犯闭塞胶质瘤在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脑膜瘤病理上胶质瘤可分为四级:I级——良性II级——良恶性过渡性III级IV级恶性胶质瘤的CT表现I级:均匀低密度病灶,边缘相对清楚,无明显周围水肿,钙化率相对较高,无明显强化III、IV级: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之低、等混合密度病灶,肿瘤出血后含高密度灶灶周有中、重度水肿,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显示边界较清楚,不均匀强化或不规则环状(花环状)强化II级: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的部分特点垂体瘤分泌性腺瘤→柯兴、巨人症、泌乳临床上分型无分泌性腺瘤大腺瘤——瘤体直径大于1cm按大小分型微腺瘤——瘤体直径小于1cm垂体瘤由于骨影的干扰局限于鞍内的垂体瘤横断CT不易显示当鞍内肿瘤向鞍上池扩展,由于脑脊液围绕肿瘤而使轮廓显示清晰中线矢状面及冠状面MR:鞍内向鞍上生长时肿瘤呈葫芦状垂体瘤的CT表现大腺瘤肿瘤以等密度为主,少数为稍高密度小于2cm的肿瘤密度均匀,越大越不均匀,由肿瘤坏死囊变所致表现为鞍内肿瘤向鞍上池扩展,由于脑脊液围绕,肿瘤轮廓清晰,平扫就可清晰显示,骨窗见蝶鞍扩大冠状位见鞍底下陷突入蝶窦内肿瘤出血(瘤卒中)时肿瘤内出现高密度,致视力急剧下降垂体瘤的CT表现微腺瘤冠状面薄层(3mm以下)增强扫描正常垂体强化早于微腺瘤在增强的垂体(呈高密度)中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形成对比而显示其它表现:垂体上缘向上膨隆,垂体高度高于8mm垂体柄偏移与临床激素水平相结合鞍底变薄局限性下陷听神经瘤是最常见的颅神经瘤肿瘤的部位:与岩骨关系密切以内听道为中心向C-P角生长占位表现:内听道扩大呈漏斗状脑干移位第四脑室移位或闭塞由于骨性伪影,CT无法显示小的听神经瘤;MR无骨性伪影,使之成为诊断小听神经瘤最敏感而可靠的方法听神经瘤的CT表现是最常见的颅神经瘤CT表现密度:均匀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少数为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可坏死囊变,出现低密度增强:均匀、不均匀,单环或多环状强化部位:与岩骨关系密切,以内听道为中心向C-P角生长占位表现:脑干移位,第四脑室受压移位或闭塞,内听道扩大呈漏斗状《医学影像学》之消化系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正常腹部CT肝脏基本病变肝的大小与形态异常肝的边缘与轮廓异常肝的弥漫性病变肝的局灶性病变或占位性病变肝的血管异常肝脓肿(abscessoftheliver)临床与病理肝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细菌性和阿米巴性常见病变组织充血、水肿、坏死、脓腔肝脓肿:CT平扫低密度增强后脓肿壁强化“环征”和小气泡为特征性表现肝脓肿:CT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临床与病理占肝良性肿瘤的84%可无任何症状90%为单发扩张的异常血窦,内覆血管内皮肝海绵状血管瘤CT快进慢出、周围向中心、结节样强化MRI在重T2W上信号更高肝海绵状血管瘤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临床90%以上为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关系密切AFP(+)病理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小肝癌原发性肝癌:CT平扫呈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强化改变原发性肝癌:CT转移性肝癌(secondarytumorsoftheliver)临床肝大,肝区疼痛,AFP(-)病理直接侵犯、淋巴、门静脉、肝动脉多发结节肝囊肿(livercyst)临床与病理小胆管丛融合临床症状轻微肝囊肿肝硬化(cirrhosisofliver)临床与病理病因:病毒性肝炎和酗酒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门脉高压肝硬化:影像学表现肝叶比例失调肝轮廓凹凸不平肝门、肝裂增宽门脉高压征象胆石症:CT单发和多发、圆形、多边形或泥沙状的高密度影,位置可随体位变换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临床与病理左、右肝管以下的肝外胆管癌,不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结节型、浸润型、乳头型进行性黄疸胆管癌:CT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临床与病理胰酶自身消化急性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上腹部剧痛,可有生化指标改变急性胰腺炎:CT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胰腺周边有炎性渗出邻近肾前筋膜增厚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临床与病理钙化或结石形成胰管扩张上腹痛,可合并糖尿病慢性胰腺炎:CT胰腺癌(pancreaticcarcinoma)临床与病理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5%约60%-70%发生在胰腺头部胰头癌-黄疸;胰体尾部-腹痛胰腺癌:CT低密度局部增大增强呈相对低密度
本文标题:CT读片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0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