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完美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主席勋(xūn)鉴: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彭老总来电,说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朝鲜金日成首相来电,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主席勋鉴: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没说话,只是吸着烟。沉默不语!细读提示:1.用“”划描写毛泽东的句子,用“”画出触动你的词,并体会这些词句的好处。2.试着用一两个词批注你的感受。●●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大弟弟毛泽民,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遣到新疆工作,被敌人秘密杀害,年47岁。小弟弟毛泽覃,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年30岁。妻子杨开慧,在长沙做地下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年仅29岁。堂妹毛泽建,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时年24岁。侄子毛楚雄,毛泽覃之子,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长子毛岸英,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年仅28岁。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那一夜,有一个声音反复告诉毛泽东:我要把遗体运回国,因为……但又有一个声音在劝阻着他:我不能这么做,因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位感情饱满,有血有肉,真实的父亲!一位旷达心胸,无私襟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战斗中牺牲11.5万余人,事故伤亡和病故等非战斗伤亡2.5万余人),在战斗中负伤22.1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
本文标题:27 青山处处埋忠骨(完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6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