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丁婕
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OntheThird-SpaceinJonathanSafranFoer’sNovels论乔纳森·萨·福厄小说中的“第三空间”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学生:丁婕导师:陆道夫教授(博士)学位论文题目:OntheThird-SpaceinJonathanSafranFoer’sNovels论乔纳森·萨·福厄小说中的“第三空间”一、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等):1.研究背景乔纳森·萨·福厄是一位美国的青年犹太作家,出生于华盛顿,现为纽约大学创意写作课程教师。父亲是律师,担任美国反垄断协会会长。母亲经历过犹太大屠杀,现担任犹太教会组织的首席执行官。福厄的首部长篇小说《一切皆被照亮》(EverythingisIlluminated)曾获2002年美国畅销书之一等多项奖项。第二部长篇小说《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Close&IncrediblyLoud),该小说被称为本世纪最感人的“9·11”小说同时被多加美国最受关注的媒体报道。福厄的处女座是关于“犹大大屠杀(Holocaust)记忆”,他曾坦言,“身为一个犹太作家,我最希望表达的是那最让我恐惧的东西,因为我们必须单独面对它们。“同时,福厄作为一个美国人,见证了美国灾难事件对纽约的巨大冲击,其小说《特别响,非常近》是一座创伤博物馆,以一个家庭祖孙三代的创伤事件为主线,描绘了诸多创伤人物的自我追寻之路。2.国内外研究现状就目前而言,作为新生代的犹大作家福厄在国外文学领域里备受关注。在国内,对福厄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学者们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对福厄小说进行研究,而大多数学者以创伤作为切入点。近几年,更多不同的主题和研究视角开始出现兴起:图像叙事,主题研究和历史话语等。3.文献综述福厄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价值使得国内外学者们开始对其小说作品进行研究。为了更好的理解福厄及其作品,需要分析总结近几年学者们对福厄作品的研究。3.1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福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有关研究的论文主要有38篇。可以发现,国内对福厄的小说研究较为薄弱,而且多从“创伤”的角度出发,而从小说中的”空间“进行分析的研究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研究福厄小说中空间背后的文化问题,是有可阐释的空间的。3.2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外文文献对福厄的研究涉及历史、叙事、原型、创伤、精神分析等多个方面。4.研究目的福厄对灾难事件至始至终带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作为犹太人的后代及纽约人的双重身份,他同情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们,在他这两部作品中,福厄强烈地表现出了他对人类遭遇历史灾难事件困境的强烈关怀。在本文的研究框架中涉及两条主线,一是从微观视角分析两本小说中体现第三空间的表征;而另一条主线是从小说中的第三空间背后分析人类的生存状况。由此而来,通过追寻小说人物背后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生存困境能够得以分析阐释。5.研究意义第一,有关福厄小说的研究大多从创伤叙事出发,这是远远不足够的,需要发掘更多不一样的视角及切入点。本论文以空间为理论基础,发现小说人物背后的生存状态和困境,从而丰富对福厄小说的研究视角。第二,通过发现福厄小说第三空间背后的人类生存困境,为人类灾难事件提供新的解读视角。第三,挖掘福厄小说第三空间背后的人类生存困境分析作者创作小说的动机和其对灾难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关怀。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1.研究问题(1)福厄小说中“第三空间”的具体表征是什么?(2)福厄小说中“第三空间”表征背后的人类生存困境是什么?(3)福厄小说“第三空间”中的人类生存困境带给我们哪些启示?2.论文大纲第一章介绍1.1研究背景1.2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1.3研究意义1.4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福厄及其作品研究概况2.2国内福厄及其作品研究概况2.3既往研究评价第三章理论基础3.1西方空间理论3.1.1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3.1.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社会3.1.3大卫·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3.1.4爱德华·索雅:第三空间理论3.2福厄小说里的“第三空间”第四章书写作为真实和想象的“第三空间”4.1《一切皆被照亮》的“第三空间”建构4.1.1破碎的后大屠杀世界4.1.2想象的前大屠杀乌托邦4.1.3记忆的记忆:福厄的空间书写4.2《特别响,非常近》的“第三空间”建构4.2.1奥斯卡的探寻之旅:消失的第六区4.2.2奥斯卡外祖父母之间的“有区”和“无区”4.2.3神秘的归零地:城市的创伤地标4.2.4碎片和拼贴:福厄的文学蒙太奇世界第五章追寻“第三空间”背后的人类生存状况5.1不可言说的种族创伤5.1.1犹太边缘族群的失语5.1.2几代人的后记忆5.2权力操控主体5.2.1城市公共空间下的私人空间5.2.2探索边界重塑主体性第六章重思“第三空间”背后的人类生存困境6.1文化记忆6.2流动的现代性6.3碎片化,异质性和混乱的后现代性第七章总结7.1发现及启示7.1.1重建个人身份7.1.2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7.1.3构建人类公共空间7.2局限及建议参考文献(待补充完善)三、科研方案设计(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1.研究方法(1)文本细读法(2)文献搜集(3)文本与理论相结合2.理论基础“空间”(Space)这一词条在《简明大英百科全书》中仅被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空间,指无限的三度范围。在空间内,物体存在,事件发生,且均有相对的位置和方向”。这种把空间视为空洞的、均质的容器(container)的观点,贯穿于整个西方现代性历史中。20世纪90年代围绕“空间”问题的跨学科研究的崛起质疑了先前时代主导的时空观,空间成为一种赋予了深刻文化意义的文本,不再是时间的附庸或纯粹的地理景观,显示时空观念在全球化和后现代性语境下完成了新的转向。在“空间转向”(spatialturn)的大背景下,空间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与时间话语相抗衡的空间地理话语的兴起。虽然多元化的空间理论研究形式多样、角度不一,但无论是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及索雅的“第三空间理论”等,都致力于重新发掘空间本身的价值与内涵,也更加关注人类在空间维度中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理论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平台,文学的空间批评也在空间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的不断探索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3.研究计划(1)仔细确认研究目标(2)资料收集及分析(3)内部文本分析(4)外部文本分析(5)总结4.研究的可行性(1)有关福厄在国内外的研究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到目前为止,很少学者以空间作为切入点研究福厄小说作品。(3)导师在美国文学及空间理论的学术积累为本人日后开展论文写作提供相关指导。5.可能出现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为国内研究生,在搜集有关福厄最新资料可能会造成某些不便。但通过积极搜索国外的文献网站以获得关于福厄的最新资料及文献可以解决该问题四、基础及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等):1.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直至目前,相关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文献综述均已完成。同时,研究问题和理论基础也已找出,并完成论文框架。除此之外,导师给予了本人重要的学术指导和帮助,包括推荐福厄小说的原版作品及空间理论的经典著作及文献。2.参考文献[1]Crang,Mike.1998.CulturalGeography[M].London:RoutledgePress.[2]DeCerteau,Michel.1984.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3]DerekGregory.1994.GeographicalImaginations[M].Cambridge:BlackwellPublishing.[4]DoreenMassey.1994.Space,Place,andGender[M].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5]Faucoult,Michel.1979.DisciplineandPunish:theBirthofthePrisonTrans[M].NewYork:VintageBooks.[6]Faucoult,Michel&JayMiskowiec.1986.OfOtherSpaces[J].Diacritics(1):22-27.[7]Foer,JonathanS.2002.EverythingisIlluminated[M].Boston:HoughtonMifflinPublishing.[8]Foer,JonathanS.2005.ExtremelyLoud&IncrediblyClose[M].Boston:HoughtonMifflinPublishing.审核小组意见:(开题报告审核小组就论文选题意义及创新点,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程度和研究方法的可靠性,论文总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存在的主要不足等提出意见或修改建议。)
本文标题: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丁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0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