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桃花源记--摘录与赏析
摘录与赏析《心中的桃花源》1.每一个多少读点书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篇只有三百六十字的散文能流传一千五百年,家喻户晓,传唱不衰,其中必有它的道理。赏析:两个数字比较,给读者以强烈印象,突出了《桃花源记》虽然文章短小但影响极大。2.一般人都将《桃花源记》看作是一篇美文小品。它确实很美,朴实无华,清秀似水,而又神韵无穷。但正是因为这美害了它,让人望美驻足,而忽略了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就如一个美女英雄或美女学者,人们总是惊叹她的容貌,而少谈她的业绩。《桃花源记》也是吃了这个亏,顶了个“美文”的名,始终在文人圈子或文章堆里打转转,殊不知它的第一要义在政治。赏析:以美女英雄、美女学者为美所蔽,来类比《桃花源记》的政治意义被忽略,形象生动。3.《桃花源记》是一个多棱镜,能折射出每一个人心中的桃花源,而每一个桃花源里都有陶渊明的影子,一处桃源一陶翁。赏析:仿用陆游诗句“一树梅花一放翁”,形象生动,富有诗意。4.人生在世有三样东西绕不过去。一是谁能没有挫折坎坷;二是任你有多辉煌也要消失,没有不散的宴席;三是人总要死去,总要离开这个世界。与这三样东西对应的心境是灰心、失落、与恐惧。怎么,面对这个难题,克服人精神上的消极面,让每一天都过得快活一些,历来不知有多少的思想家、宗教徒都在做着不尽的探索。赏析:人生三样东西对应三种心境,为叙写陶渊明的历史价值做铺垫。5.你看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生活并没有到了谷底,甚至还有几分殷实小康,但还在没完没了地嫉妒、哭穷、诉苦、牢骚;有的人已身居高位,还在贪婪、虚荣、邀功;有的人已退出官场,还在回头、恋权、恋名、苦心安排身后事。陶渊明官也做过,民也当过;富也不过,穷也穷过;也曾顺利,也曾坎坷,但这些毛病他一点没有。他学儒、学道、学佛,又非儒、非道、非佛,而求静、求真、求我,从思想到实践较好地回答了人生修养这个难题。赏析:联系生活现象,概括举例,运用排比兼对偶手法,以现实生活中修养低下来反衬陶渊明的人生修养。6.存在决定意识,各人有各人的历史定位。陶渊明的背景就是一个“乱”字,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他的贡献是于乱世、乱政、乱象之中在人的心灵深处开发出了一块恬静的心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回归,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不为权、财、名、苦所累,永葆一颗平常心的境界。他为官时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丢人格;穷困时安贫知足,不发牢骚,不和自己过不去,也就是《桃花源记》里说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赏析:三个“乱”,运用比喻兼排比手法,淋漓尽致地写出陶渊明所处时代的混乱。7.陶渊明一生大多身处逆境,但他却永是开朗。不是说这逆境不存在,而是他能精神变物质,逆来顺推,化烦躁为平和。他以太极手段,四两拨千斤,将愁苦从心头轻轻化去,让苦难不再发酵放大,或干脆就转而发酵为一坛美酒。赏析:把转化手段比喻为太极,把苦难比喻为酵母,形象化地赞美了陶渊明能够排解苦难的开朗平和。8.他的思想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的这种达观精神几乎成了后人处事的楷模,如果你抚摸着陶之后的历史画卷,就会听到无数伟人、名人与他的共鸣,而这些人都是中国历史的群山高峰啊。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一股从遥远的桃花源深处发出的雷鸣,在历史的大峡谷中,滚滚回荡,隐隐不绝。赏析:虚拟场景,运用幻觉描写,写出了陶渊明的思想对一代又一代后人绵长不绝的影响,形象而又有震撼力。9.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去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根植在后人的心中,让人们不断去追寻。赏析:运用“不是······却”,从正反两方面来强调陶渊明的历史意义;并兼用排比和层递,层层深入地突出《桃花源记》的伟大意义。
本文标题:桃花源记--摘录与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3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