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完整精华版)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端午节由来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诗词端午节意义端午节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端午节端午节由来纪念屈原,屈原投汨罗江后,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25篇,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初期,担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端午节由来迎涛神,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端午节由来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端午节习俗端午节习俗吃粽子1994年3月,旅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拣选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碎片时,发现而成,大小共有五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北方部分地区民间所食用的粽子开关如出一辙。端午节习俗赛龙舟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端午节习俗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去五毒端午节习俗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悬艾叶菖蒲端午节习俗画额佩长命缕端午节习俗饮雄黄酒端午节习俗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戴香包端午节诗词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乙卯重五诗》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端午节诗词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端午节意义辟邪驱疫追念先贤传承精神衔接传统与现代端午节的意义“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毛泽东《端午祭屈原》毛泽东一笔惊天开诗路,千古风流显离骚。同愁共上九重霄,英魂种下汨罗江。悠悠万载悲流水,荡荡一朝不朽清。龙舟赛罢吃粽子,浩洁端午天下扬。点点诗中气,漫漫九州浓。古中爱国英,今作祭鬼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这不仅应是对文史研究者的期许,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天赋使命的诠释,纵然旧道统已然随着时势变迁荡涤无存,独立的人格与对真理的向往,仍然应该是知识人必备的“身份证”。如果言及于此,自诩为知识分子的您仍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请看屈原。——温家宝总理曾寄语国务院参事端午节快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完整精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3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