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训诂学主讲人:刘汉生一、训诂与训诂学(一)训诂:训诂最初单称为“诂”,或者称为“训”。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古训传》。唐代的孔颖达给训诂下的定义为:“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词海》给“训诂”所下的定义为: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分开来说: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解释方言的叫“诂”。综上所述,“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二)、训诂学:我国传统的语言学有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通称为小学。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三)、训诂学的任务:1、释古今之异言2、通方俗之殊语3、道物之貌以告人也二、训诂的内容1、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2、解释文句3、分析篇章4、分析表达方式5、分析时空关系(分析古书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三、训诂学的范围:(一)传统训诂学的范围是以经书为中心。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汉代崇尚经学,并把《诗》、《书》、《礼》、《易》、《春秋》定为五经,训诂由此兴起。(二)传统训诂学的局限是只注重通经,而忽视了对方言俗语的研究。四、训诂学的实践形式章炳麟认为:训诂有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种。其中驸经指注疏,略例多附于注疏中;通论、序录大都可纳入通释语义一类。(一)解释语义的专著解释语义的专著可分三类:1、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广雅〉、〈释名〉;2、专释一书语义的。如:〈毛诗传义类〉;3、解释部分词语的。如:〈通俗文〉(二)音义兼注的专著可分两类:1、单注一书的音义;2、注释群书的音义。如:〈经典释文〉(三)形音义和解的专著可分两类:一是每解一字都说形、说音、说义。如〈说文解字〉;一是书中包含着说形、说音、说义三部分但并不是逐字说解形、音、义。2(四)注释书(明确以下三个概念)1、疏(正义):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释作注解。这种注释一般叫“疏”也叫“正义”。2、传:指阐明经义;3、笺:给“传”作注叫“笺”。五、训诂学原则:1、历史的2、唯物的3、辩正的4、现实的第二节训诂学的用途1、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例如:⑴《触龙说赵太后》:“老臣…少益嗜食,和于身。”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也,渐也。”又,《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杀数人,胡虏益解。”《方言》三:“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知。”⑵《鲁仲连义不帝秦》:“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孙诒让《墨子间诂》:请、诚通用。⑶《韩非子·五蠹》:“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又《显学篇》:“国平则养儒侠,难至则用介士,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为乱也。”⑷《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又《淮南子·时则训》“令吊死问疾,存视长老,行稃鬻,厚席蓐,以送万物归也。”⑸《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尔雅·释诂》:“隐、匿,微也。”又《汉书·景十三王传》“淮南王谋反视,寄微闻其事。”⑻《屈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广雅·释诂》:“获,辱也。”⑼《塞翁失马》:“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察今》:“其父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读书杂志》:“连言何遽者,古人自有复语耳。遽字或作讵、拒、钜、巨、,又作渠,…或言何遽,或言奚遽,或言岂遽,或言庸遽,,或言宁渠,其义一也。”⑽《冯婉贞》:“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王引之《经传释词》“无虑”条:《广雅·释训》::“无虑,都凡也。”《释诂》:“都,大也。”《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无虑,大数名也。”《周髀算经》:“无虑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赵爽注:“无虑者,初计也。”无虑又作勿虑、摹略、孟浪、莫络,又单称虑。2、指导整理古籍例如⑴、《韩非子·说林下》:“弱子扞弓,慈母闭户。”王引之谓:“扞,当作扜。扜弓,引弓也。《说文》:“弙,满弓有所向也,字或作扜.”《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3郭璞注:“扜,挽也,音紆。”《吕氏春秋·壅塞》:“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扜弓而射之。”高诱注:“扜,引也。”⑵《墨子·小取》:“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毕沅:举也之也疑衍。⑶《本草纲目》卷四十六蜗螺条肉断云:“主治烛馆,明目下水。”玄应《一切经音义》:“烛睆huǎn,目内白翳病也。”⑷《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梁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⑸《史记·黥布列传》“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⑹《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怨,蕴集义。如,《新序·杂事》:“后宫多怨女者,下民多旷。”《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桓公勤民而管仲省腐财怨女。”《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jìnɡ注云:“怨读为蕴,言虽富有天下而无蕴蓄私财也。《楚辞·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怨结而内伤。”第一章训诂学的内容一、解释词意“凡学适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戴震集》卷十一)“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意”(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2、《左传·隐公五年》记载:“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3、《左传·昭公十三年》:“邾人、莒人诉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供,鲁故之以。”杜注:“不供鲁贡,以鲁故也。”四、阐述修辞方法1、《诗经·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毛传:“兴也。”郑笺:“激扬之水至湍速,而不能流移束薪。兴者,喻平王政教烦急,而恩泽之令不移于下民也。”2、《诗经·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毛传:“兴也。汎汎,流貌。柏木,所以宜为舟也,亦汎汎其流,不以济度也。”郑笺云:“喻仁人不见用而与群小人并列。”3、《诗·小雅·采芑qǐ》:“钲人伐鼓,陈师鞠旅。”郑笺:“钲也,鼓也,各有人焉。言‘钲人伐鼓’,互言耳。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此言将战之日,誓告之也。陈师告旅,亦互言之。五、说明古书异例愈樾《古书疑义举例》(一)、倒文1、句中倒字如:《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2、倒字协韵如:《墨子·非乐》:“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3、倒句如:《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事非斯类,则陷乎妄作矣。魏之与蜀,虽为敌国,非有赵襄灭魏之仇,燕丹危亡之急;且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4存亡,固无关于兴衰。郭修在魏,西州之男子耳。始获于蜀,既不能抗节不辱,于魏又无食禄之贵,不为时主所使,而无故规规然靡身于非所,义无所加,功无所立,可谓折柳樊圃,其狂也且。此之谓也。第三章训诂方式段玉裁《广雅疏证·序》:“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第一节形训一、因形索义(形训)的意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也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以形索义必须以推求字的本义为目的。如:“盲”从“目”,与眼睛有关;而“肓”从“月(肉)《诗经·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duì。”《小雅·无言》:“何蓑何笠,或负其糇.”《史记·司马相如传》:“林卭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已而强往。”《老子·德经》乙本:“遽鸟孟兽弗捕。”《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食而食之。“颜师古注:”去亦藏也。音丘吕反,又音举。“后作弆jǔ。形训应注意的问题:1、不局囿于《说文》,借助于小篆以前的文字。2、不拘泥于字形。3、有文献资料作证。注意防止望文生训:望文生训是古书注释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其产生的原因有:1、因不明古义而望文生训2、因不明通借而望文生训第二节因声求义一、因声求义的依据因声求义(声训):是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怎样看待音和义的关系。①音义关系的偶然性。音义的结合最初是偶然的。②音义关系的约定性。音和义一旦结合便具有约定性,如大家用“风”字来表示刮风这种现象,就不能再用其它字来表现。③音义关系的回授性。在最早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源词根与根有音近义通的关系。如间,本义是缝隙,引申出中间,后产生了同源词涧,本义是两山之间的水。音与涧就是音近义通的关系。④音义关系的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变体,在音义关系上有脉络可寻。如《方言》记载“蝇”在齐鲁一带称为“羊”,是一种转语。⑤音义关系的类聚性。音近义通的关系不局限于某一两个词,而是具有普遍特性。如“攸”声的字(词)多含有长的意思。⑥音义关系的多元性。某一个音素所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思也可不同的音素来表达。黄侃:“(形、音、义)三者之中,又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最后。凡声之起,非以表情感,即以写物音,由是二义傅焉。声义具而造形以表之,然后文字萌生。”戴震:“故训声音,相为表里。”“疑于义者,以声考之;疑于音者,以义正之。”王念孙:“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义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提其纲。”王引之: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5如王立《汉语史稿》:第二人称代词只有n系:ηα汝尔若乃而戎,而第一人称的吾、我、卬属于η系。朱,赤心木。后专指红色。袾:纯赤色的衣服。駯:赤色。《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大王問知,遂遣車匿被駯騌白馬,遣太子觀看。”鮢:鮢鱬,鱼名。又名负朱鱼。《山海經》:鮢鱬,似鰕無足。”硃:朱砂的略称。絑:1.纯赤色。2.纯赤缯。*最早运用声训的专书是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名》:“梳,言其齿疏也。”“篦,言细相比也。”“土,能吐生万物也。”“身,伸也,可屈伸也。”2、因声求义的作用条件: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注重辨析字音中声、韵、调三种要素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和异同,以及整理古书中有关训诂实践的资料。作用:因声求义的重要作用是通假借,明方言,寻语源。⑴明通假“经典古字省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古字见存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读之,则以文害辞。”(王念孙《经义述闻·通说下》)如《史记·张仪列传》:“秦折韩而攻梁,韩怯于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须也。”王念孙按:“折,读为制,言韩为秦所制,不得不与之攻梁也。制,折,古字通。”“《吕刑》:‘制以刑’,《墨子·尚同篇》:‘折则刑。’《论语·颜渊篇》:‘片言可以折狱者’,鲁读折为制。《魏策》:‘秦挟韩而攻魏。’‘挟’与‘制’义相近。”(《读书杂志·史记第四》)通假要以同时代的语音系统为依据。A、同音通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奁《广韵》均作力盐切。上古同属来母谈韵。B、音近通假或声同韵近,或韵同声近,或声韵皆近声同韵近是指本字与借字的声母相同,韵部有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关系等。如
本文标题:训诂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5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