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ppt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泸县第一中学叶廷刚•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一、推敲字词•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为什么?•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留、见)(《哀江南》孔尚任)2、“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1、“剩”字是被动的,有“残存”,“残余”的意思;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怨溅惊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注:瞑色:夜色1.“宿鸟归飞急”中的“归”字表面上写的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2.“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中的“更”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情感。1.归鸟归家;反衬自己的远离家人,远离家乡。2.有家不能归的惆怅、无奈。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又写人心之孤苦。潜,描无声无息之态;细,摩脉脉绵绵之状。孤潜细二:要关注修饰语(形容词)推敲字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齐己/郑谷1、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2、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三:要关注数量词•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与共四:要关注虚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五: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黄翠白青•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处,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两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之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一个“凉”字,明写天凉,暗写诗人心境,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用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离愁别怨的意境。1解释含义2描述景象3烘托意境二、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请从这首诗中找出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并加以分析。答:诗中一个“浮”字就把积雪的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压山崖时积雪是静止的,流动的是山头上的云,可诗人不从云入手来写,而从雪切入,着一“浮”字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妙不可言。1解释含义2描述景象3烘托意境•三、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1、看,在诗中指回望。•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3、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问题:试分析“剩”字的表达效果•1、“剩”字有残存、残余的意思。2、一个“剩”让人感觉眼前出现的不仅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3、给人今不如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之感。•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2、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3、“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7高考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20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2)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多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二、语言风格•1、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4、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5、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7、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9、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等等品味语言风格•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本文标题: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0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