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形象人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考点阐释景抒情主人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类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柳永《雨霖铃》李白《静夜思》中的“我”物二、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方法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①:剑门--关名,在四川省剑阁县北。②:销魂--心神暗淡、感伤。③:合--应该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中的词句简要分析。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壮志难酬、借酒消愁、无奈忧愤的诗人形象。“衣上征尘”,说明诗人是一名从抗金前线调回后方的战士;而“杂酒痕”和第三句中的“合”说明陆游这时不想做诗人,而想做抗金前线的战士,但报国无门,只好借酒浇愁,表明了他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了解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要特别注意注释、题目等,做到合理联想。把握人物形象方法之一:知人论事,关注背景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肖像动作心理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诗的一二两句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方法之二:关注人物描写•(2012年三校联考)•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山霭:山间云气。氛氲:云气弥漫的样子。•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郑鄂是一位过着恬淡闲适宁静生活的隐者。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的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富有生机,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生活的羡慕之情。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方法之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答: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步骤一)•主人公“独行穿落叶”,“独”和“闲”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闷,更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主人公倍添凄凉孤寂。(步骤二)•传达了主人公心中故国之思,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步骤三)(07广东)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常见艺术形象举隅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愁、儿女情长的形象。步骤一:概括人物形象的身份、特点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步骤三:形象的意义(思想情感)规范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三步法”):(1)是一个()形象。(2)通过()手法(描写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表现出了人物()特点。(3)表达了作者()情感。•答: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步骤一)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步骤二)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步骤三)(2012,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步骤一)•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悲凉心情。(步骤三)(2012江苏高考)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提问:词中三、四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二)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答案】(1)全诗塑造了一个在外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2)抱膝”二字,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自己。(3)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动作心理环境(2012,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提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课堂总结一、人物形象类型: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三、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三步法”步骤一:概括人物形象的身份、特点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步骤三:形象的意义(思想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古诗鉴赏示例1、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2、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3、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古诗鉴赏示例1、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2、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3、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本文标题: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0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