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DOC97页)
1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适应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发展,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客观、准确考核观测业务质量,强化各级气象部门业务质量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依据现行业务规范、行业标准和技术规定,根据当前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实际,面向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对现行质量考核办法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而形成。第三条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对象为全国各观测业务台站、各省(区、市)气象局。第四条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业务种类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雷电观测业务、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业务、GNSS/MET观测业务、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和气象卫星观测业务,共计10类。具体指标及解释见附件1-11。第五条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和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设备运行可用性、保障可靠性和探测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业务和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设备运行可用性、保障可靠性四个方面;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和GNSS/MET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保障2可靠性三个方面;雷电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设备运行可用性和保障可靠性三个方面;气象卫星观测业务考核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保障可靠性和探测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其中,数据质量、数据传输及时率和设备运行可用性通过考核相关业务上传的数据和状态文件实现,考核文件种类详见附件12;保障可靠性和探测环境保护通过考核相关业务的填报表单和上报文件实现。第六条每项业务的考核总分为100分。各考核内容包含若干单项考核指标并分配相应的分值,各单项考核指标得分之和为综合考核得分。考核以月度、年度为周期。第七条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工作由综合观测司、预报与网络司共同组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具体实施。第八条考核结果由综合观测司、各省(区、市)气象局观测业务管理部门根据考核周期及时进行通报。考核结果可作为省(区、市)气象局推荐和评选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作为评价设备质量的依据。第九条本办法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负责解释。各省(区、市)气象局可在本办法基础上制定本省(区、市)的实施细则。第十条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气测函〔2013〕312号)、《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综合质量考核办法(试行)》(气测函〔2014〕201号)同时废止。《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仪器3装备运行状况通报办法》(气测函〔2015〕73号)中对各省(区、市)气象局通报的内容以本办法为准。其他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附件:1.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2.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3.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4.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5.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6.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7.雷电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8.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9.GNSS/MET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10.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11.气象卫星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12.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文件种类综合观测司2017年12月15日4附件1: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考核方面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序号考核业务种类考核对象考核周期(一)数据质量1.元数据质量A1正确率A1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A1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A13高空气象观测A14区域气象观测站A15风廓线雷达A16雷电观测站A17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A18GNSS/META19大气成分A191气溶胶A192酸雨A193反应性气体A194温室气体2.观测数据质量A2可用率A21新一代天气雷达月、年A2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A23高空气象观测A24区域气象观测站A25风廓线雷达A26雷电观测站A27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A28GNSS/META29大气成分A291气溶胶A292酸雨A293反应性气体A294温室气体5A210气象卫星A2101风云二号北京地面站月、年A2102风云三号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基律纳、南极地面站月、年A2103风云四号北京地面站月、年(二)数据传输及时率1.数据传输及时率B1及时率B1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B1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B13高空气象观测B14区域气象观测站B15风廓线雷达B16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B17GNSS/METB18大气成分B181气溶胶B182酸雨B183反应性气体B184温室气体B19气象卫星B191风云二号北京地面站月、年B192风云三号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基律纳、南极地面站月、年B193风云四号北京地面站月、年(三)设备运行可用性1.仪器装备运行稳定性C1业务可用性C1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C1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C13高空气象观测C14区域气象观测站C15雷电观测站C16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C17大气成分C171气溶胶C172酸雨C173反应性气体C174温室气体6(四)保障可靠性1.保障业务能力D1表单填报及时率D1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D1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D13高空气象观测D14区域气象观测站D15雷电观测站D16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卫星及地面系统故障报告和处理时效D17气象卫星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基律纳、南极地面站月、年2.仪器装备定标D2定标及时率D2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年D2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D23高空气象观测D24风廓线雷达D25雷电观测站D26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D27GNSS/METD28大气成分D281气溶胶D282酸雨D283反应性气体D284温室气体3.故障维修能力D3故障修复及时性D3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D3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D33高空气象观测月、年D34区域气象观测站月、年D35风廓线雷达月、年D36雷电观测站月、年D37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月、年D38GNSS/MET月、年D39大气成分D391气溶胶月、年D392酸雨7D393反应性气体D394温室气体地面站业务系统故障维修能力D310气象卫星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基律纳、南极地面站年(五)探测环境保护1.探测环境评价上报及时情况E1及时率E1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E1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E13高空气象观测E14气象卫星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基律纳、南极地面站月、年2.探测环境保护评价准确性E2准确性E2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E2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E23高空气象观测E24气象卫星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基律纳、南极地面站月、年3.探测环境保护变化情况E3变化情况E31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E32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E33高空气象观测E34气象卫星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基律纳、南极地面站月、年注:评估指标相应的得分均保留两位小数。8附件2: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及解释一、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指标考核方面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序号分值考核对象考核周期(一)数据质量(35分)1.元数据质量A1正确率A1110各省(区、市)气象局、台站月、年2.观测数据质量A2可用率A2125月、年(二)数据传输及时率(15分)1.数据传输及时率B1及时率B1115月、年(三)设备运行可用性(15分)1.仪器装备运行稳定性C1业务可用性C1115月、年(四)保障可靠性(25分)1.保障业务能力D1保障活动及时率D115月、年2.仪器设备定标D2定标及时率D2110年3.故障维修能力D3故障修复及时性D3110月、年(五)探测环境保护(10分)1.探测环境评价上报及时情况E1及时性E113月、年2.探测环境保护评价准确性E2准确性E213月、年3.探测环境保护变化情况E3变化情况E314月、年9二、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考核指标解释(一)数据质量1.元数据质量A1A11正确率考核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元数据的正确率。评价方法:正确率=格式正确的元数据总量/元数据总量×100%评分标准:台站:满分10分。元数据全部正确得10分,正确率每减少1%,扣0.2分,直至不得分。省(区、市)气象局:为台站正确率的算术平均值。说明:新一代天气雷达参加考核的元数据包括站名、站号、经纬度、雷达站海拔高度、馈源海拔高度、设备型号、联系人。2.观测数据质量A2A21可用率反映新一代天气雷达在规定观测时段内上传至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数据可用性的考核指标。(注:以基数据为主)评价方法:可用率=通过质量检查的数据个数/应有数据个数×100%说明:数据质量范围包括(1)雷达设备故障、性能下降、更换器件、信号处理升级等引起的非观测回波;(2)雷达强度定标问题引起的回波偏强/偏弱(差10dB以上),天线定标引起的回波空间位置偏移等;(3)雷达电磁环境干扰严10重,如严重影响拼图系统的干扰(不可抗拒的电磁干扰除外);(4)人为因素引起的数据质量问题如参数设置错误、任意修改数据格式;(5)上传至国家信息中心数据字节的完整性等。评分标准:台站:满分25分。数据可用率达100%,得25分,每减少0.1%,扣1分,直至不得分。省(区、市)气象局:为台站可用率的算术平均值。(二)数据传输及时率1.数据传输及时率B1B11及时率反映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PUP产品、状态文件上传情况,分为基数据、PUP产品、状态文件三个指标。考核时段为汛期期间(6月1日-9月30日)。及时时限要求按照气象数据传输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评价方法:基数据传输及时率PUP产品传输及时率状态文件传输及时率及时率基数据传输及时率0.4PUP产品传输及时率110.4状态文件传输及时率0.2评分标准:台站:满分15分,及时率达90%,得满分,每减少0.1%,扣0.1分,直至不得分。省(区、市)气象局:为台站数据传输及时率的算术平均值。(三)设备运行可用性1.仪器装备运行稳定性C1C11业务可用性反映天气雷达稳定可靠运行能力、维修保障能力和数据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业务可用性=(雷达实际运行时间+雷达维护时间+特殊情况停机时间+专项活动停机时间+维修性停机时间)/业务规定应运行总时间×100%说明:1)维修性停机主要包括大修、技术升级、配套设施/设备维修。评分标准:台站:满分15分。业务可用性达到96%,得满分;每低于考核标准0.1%,扣0.15分,扣完为止。省(区、市)气象局:为台站业务可用性的算术平均值。12(四)保障可靠性1.保障业务能力D1D11保障活动及时率保障活动及时率是反映新一代天气雷达保障活动及时情况的指标;停机通知及时率是反映新一代天气雷达停机通知填报及时状况的指标;维护活动及时率是反映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类维护活动及时状况的指标;维修活动及时率是反映新一代天气雷达各类维修活动及时状况的指标。评价方法:保障活动及时率=停机通知及时率×20%+维护活动及时率×40%+维修活动及时率×40%停机通知及时率=规定时间内实际填报停机通知次数/应填报停机通知总次数×100%维护活动及时率=规定时间内实际填报维护次数/应填报维护总次数×100%维修活动及时率=规定时间内实际填报维修次数/应填报维修总次数×100%评分标准:台站:满分5分。保障活动及时率达100%,得5分,每减少10%,扣0.5分,直至不得分。省(区、市)气象局:为台站保障活动及时率的算术平均值。说明:停机:根据《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职责流程》13和相关业务运行规定,台站因设备故障维修停机、维护性停机(周维护、月维护、年
本文标题: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综合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DOC9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