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周公•周公,说的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摄行政当国”的重担,并且教诲开导成王周公就是以其终生辅国安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的事业。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也源于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文武周公”是孔子最为推崇的人物,而文王奠基、武王定鼎、周公主政。正是由于文王武王作为君主,而周公为周朝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使得儒家学派奉周公、孔子为宗,之后历代文庙也以周公为主祀,孔子等先贤为陪祀。但是在唐开元时期,掌控欲极度强烈的唐玄宗李隆基作为皇帝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时期主政以及西周末期周厉王出奔后的“周召共和”,于是下令取消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孔子推崇周公,向往周公的事业,盛赞周公之才,赞叹“周公之才之美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在教育上则有“周孔之教”的概念。言孔子必及周公,这是古代尊崇周公的情况。这种尊崇反映了古人对西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珍视,以及对周公这位伟人的真诚敬仰。•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渊源关系,在教育实践上也存在着继承关系。周公生活于三千多年前,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作用。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奠基人,那么周公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开创者。•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交给了成王。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周公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梦,经常被称为周公之梦,或梦见周公。孔子,(前551-前479年),生于鲁国,祖先是宋国贵族、商朝王室的后代。其父叔梁纥(ge),武士,晚年娶颜氏女为妾而生孔子。”孔子出生不久,其父去世,其母颜氏带孔子回到曲阜。颜氏年轻守寡,对孔子教育很严。孔16-17岁时,孔母颜氏去世。孔子虚心好学、知书达理,创办私学。51岁时被任命为鲁国的中都之宰、大司寇,摄行相事。54岁开始周游列国14年。前479年周历4月11日,英哲溘然长逝,享年73岁。孔子:圣人、至圣先师㈠生平㈠生平•据《史记》记载,孔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67岁了。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母亲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㈢、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Ⅰ为人(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1071.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实质:爱人爱人的根本之道(“忠恕之道”,亦称“体仁之方”):爱人的始要:亲亲为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Ⅰ为人(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2.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的实质:适宜适宜的根本之道:义的始要:尊贤为大符合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主要是就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言的。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为人(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3.礼是仁义的表现形式礼的实质:体仁行义的行为规范《礼记》说:“所求乎父,以事子。…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为人(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1074.“知命”孔子认为,他的仁、义、礼、中等是治国平天下的至善良方。因此,他一道以贯之,死守善道,矢志不移,他周游列国,明知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记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尽人事而待天命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Ⅱ为政1.德治敬德保民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为政正名齐景公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㈢、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为学1.“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颜回、颜渊父子出身贫苦,“在陋巷”。子张出身于“鲁之鄙家”。子路是“卞之野人”。子贡也被称为“鄙人”。仲弓其父为“贱人”,家“无立锥之地”。公冶长曾是身陷囹圄的罪犯。孔子:伟大的教育家,35岁左右开始兴办私学,聚徒授艺,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为学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为学3.启发式教学方法《述而》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㈢、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观Ⅲ为学4.实事求是的学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为政》说:“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孔子的评价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称号:圣人、至圣先师,康熙皇帝题写孔庙大成殿的匾额是“万世师表”,第一位教师。治世都尊孔,乱世都反孔。
本文标题:周公孔子.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6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