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基础知识》题库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基础知识》题库C一、单项选择,有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1.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A.课程实施B.教学过程C.课程评价D.课程标准2.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D)A.加涅B.柯尔伯格C.班杜拉D.皮亚杰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B)A.学生会B.班级C.小组D.团委4.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C)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5.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D)A.德育B.班级活动C.教研活动D.教学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B)A.谈话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讨论法7.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D)A.道德行为标准B.德育内容C.思想教育D.德育目标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是(A)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1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B)A.捷克的夸美钮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的杜威D.法国的赫尔巴特1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13.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1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困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15.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16.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C)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1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19.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20.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么权2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22.将课程分为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2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2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体现了教学的:(B)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5.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26.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D.说理教育模式28.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2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30.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C)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31.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D)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持:个人本位论。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32.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3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论》。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B)3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D)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3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B)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38.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C)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39.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B)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4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D)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41.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C)理论创建于1960年A布鲁钠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4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B)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43.教育能推进科学的(C)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4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45.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C)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46.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47.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D)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4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D)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4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5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5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A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5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B)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5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5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C)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即高中阶段D青年期55.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B)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56.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5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D)A控制作用B制约作用C促进作用D指导意义5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C)A主要方法B重要方法C唯一方法D特殊方法5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D)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60.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C)A.制定课程目标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二、多项选择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法管理区象在于(BE)A、秧序B、权重C、复位D、检查E、稳定性系数2、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CD)。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3、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AC)A.动作技能B.分析技能C.态度D.综合技能4、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ABD)方面。A.认知B.情感C.人格D.社会性(因为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5、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ABCDE)A.深刻性B.灵活性C.独创性D.批评性E.敏捷性6、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BCD)A.智力定义差异B.智力类型差异C.智力发展水平差异D.智力表现早晚差异7、学生认知的发展的分类(ABC)A注意B记忆C思维D想象8、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ACD)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9、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ABC)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评价10、我国学者的学习分类(ABCD)A知识的学习B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熟练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或行为学习和熟练11、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有(BD)A言语知识B陈述性知识C书本知识D程序性知识12、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ABCD)A知识B信息C表征D贮存13、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ABCD)A概念的定义性特征B原型C讲授概念的方式D概念之间的联系14、程序性知识可以划分(AC)A、模式识别程序B、模式程序C、动作步骤程序D、动作技能15、从动作过程中外部情境是否有变化的维度,可将动作技能分为(BC)A、连续的动作技能B、开放性技能C、封闭性技能D、外循环技能16、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主要有(ABC)A、活动的对象不同B、活动的结构不同C、活动的要求不同D、活动的不同17、程序性知识学习的阶段有(ABC)A陈述性阶段B程序化阶段C自动化阶段D非自动化阶段18、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形成的阶段(ABCD)A认知阶段B分解阶段C联系定位阶段D自动化阶段19、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ABC)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内化阶段D原型外化阶段20、元认知培养的方法过程(BCD)。A、暗示法B、自我提问法C、相互提问法D、知识传授法三、判断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错)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3.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错)4.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错)5.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错)6.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错)7.解决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对)8.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对)9.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提出的。(对)10.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对)11.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错)12.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对)13.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对)1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错)15.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对)16.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错)17.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错)18.行动研究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对)19.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对)20.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对)
本文标题: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基础知识》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7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