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1《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撰写陈菊审稿李亮勋摘要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目前部分主题班会课存在的以教师说教为主、或只在背后操控学生,兼教育内容与方法未能侧重学生个人体验等问题,结合本校主题班会开展现状,本课题组认为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主题班会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育效果更明显,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体验式主题班会能为学生创造开放、轻松的环境,使学生在受到充分信任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教育过程愉快、自觉自愿,更容易获得成功。本课题从研究体验式教学、团队拓展培训、主题班会设计等理论学习入手,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反思、实践、修正研究结果,编写体验式主题班会教案集,以探讨本校主题班会开展的新模式。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时间,课题研究过程中较容易获得相关参考资料,能对开展体验式班会的设计实施起指导作用。本课题研究旨在设计符合初中学生教育需求、心理需要的体验式主题班会,编写体验式主题班会教案集,为本校推广体验式主题班会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创新本校主题班会实施的新模式,对同类学校的主题班会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键词体验式主题班会设计实施2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主题班会设计实施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任务要求,在班主任精心指导下,围绕特定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综合教育形式,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的设计实施是班级德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为实现班级共同发展目标、营造良好班风、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而同心协力开展活动,使班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平台。2、目前较多主题班会设计仍未能侧重学生个人体验,未能重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的自我教育效果有待加强。越来越多班主任在充分认识班会课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实施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课,而目前我国主题班会设计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教师说教为主,用语言传授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意识的能动性。二是班主任背后操控,把实施主题班会的权利完全拱手让给学生,从完全由班主任说教的极端走向完全由学生表演的另一个极端。三是教育的内容过于煽情、拔高道德要求、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牵强附会等功利性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传统的主题班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起教育作用,但由于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缺乏真实的体验,使学生难以领悟班主任的设计意图,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进行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体验式教学应用于主题班会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育效果更明显。体验式班会设计理念来源于体验式教学理念和团队拓展培训模式。体验式教学强调尊重参与者的个性,发展参与者的能动性;团队拓展培训注重合作、沟通、打造高绩效的团队。这些理念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需要不谋而合。因此,运3用体验式教学理念和团队拓展培训模式设计的体验式主题班会强调以活动为主线,重点在于用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去领悟。在主题班会课中通过设计具体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通过体验、分享、总结的过程慢慢成长,达到教育目的,使教育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体验式主题班会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因为学生只有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内心体验,在体验中有所领悟,才能获得成长的经验。二、课题简介1、课题组成员基于课题主题的需要,本课题主要选取本校德育线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1)课题方案设计。主要负责人:陈菊、李亮勋。负责组织相关理论学习,协调开展研究活动。(2)课题实施。主要负责人:陈菊、彭秀峰、曾红梅、雷捷焕、李敏红、梁婧。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主题班会设计提供参考。设计教案,开展实施体验式主题班会。(3)课题评价。主要负责人:李亮勋、彭秀峰。负责跟踪课题实施效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整设计程序,修正研究结果。(4)课题总结报告。主要负责人:陈菊。负责收集相关论文、多媒体资料、学生感悟,撰写研究工作报告。2、课题实验学校本课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为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这是一间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多数未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中考的学习要求下,一直以来学生较少机会参与更多的活动,体验式班会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新名词。课题通过在本校选取一两个班级组织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并对开展班会的形式与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其实际效果,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编写符合学校实际的主题班会教案集,为指导本校和类似学校班会课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具体操作的参考,让学生在游戏中经历,通过体验、分享、总结的过程慢慢成长,达到教育目的,使教育起事半功4倍的效果。3、课题起止时间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5月开始,到2014年7月结束。4、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12年5月到2014年7月,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进行分工;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广泛收集课题的相关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方案并完成课题申报。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本阶段主要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在活动后进行课堂交流、及时写下活动感悟、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主题班会实施的意见,检验主题班会实施的效果。同时,通过学校常规的班主任会议与学校其他班主任进行交流学习,并在此阶段中设计教案、为编写教案集准备素材。3、第三阶段:整理资料,编写教案集(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对课题进行归纳总结,整理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设计的教案、收集的照片与学生感悟等资料,召开课题组总结会议,初定课题研究报告总体框架。4、第四阶段:反思、修正研究结果(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和体验式主题班会教案集的汇编,做好结题工作。三、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1、概念界定(1)体验“体验”在辞典中的解释是:体验tǐyàn。(1)[learnfromone'spersonalexperience;experience]: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2)[experienceandobserve;inspect]:体察;考察,体验,也叫体会。《现代汉语词典》理解为:体:亲身经验、领悟;验:检查、察看效果。体5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作亲身经历解释。它强调的是亲自参与过程中对事物的较深刻认识,这种认识源于自身感悟而非他人灌输。(2)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3)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又称“发现式学习”“经验学习”“活动学习”或“互动学习”,是先由学习者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后,再分析他们做经历的体验,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领悟,并且能将这些在活动总的收获运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的一种学习方式。2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到,“体验”强调的是个人在活动中的感受,是个体主动参与活动并自我教育的过程。本研究所指的体验活动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自发的、个性的体验活动,也区别于校外教育组织的以户外活动为主的体验活动。受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等因素制约,体验式班会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不是自由活动,也不能忽视活动中教育价值的挖掘,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体验的情景和途径。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体验式主题班会”,特指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特征、结合学校德育目标和班级管理的需要,在确定特定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经验和感受,从而接受教育的班会形式。2、理论依据(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中,高级需要包括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被尊重,教育者应该把学生当做有思想、有感受、有主动学习能力的人予以尊重,而不是把他们当做知识的容器。不是用简单强制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社会认可的思想观点、道德行为规范。1[EB/OL]百度百科钟启旸:体验式课程的教学知识[D],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第2页6(2)主体性德育思想主体性德育思想认为: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生。因此,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成为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最基础也最核心的环节。找到学生喜欢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德育媒介则成为需要。(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自我建构过程,学习者必须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建构的对象做出解释,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知。德育是成长主体在教育影响下的品德自我建构过程,因此德育过程具有自主性、内生性。社会要求学生具有的能力和道德素养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就能形成的,而是学习者在亲身经历、体验发现、辨析澄清、选择内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体验式主题班会“活动-体验-感悟”的心路历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感知-体验-明理-导行”的内化规律完全吻合。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不同角色的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完全不同,这正是当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面向全体,注重学生个性、个人成长的学习。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中学主题班会实施的创新之路,对目前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实际需要,挖掘体验式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意义和实施模式,并在实验学校的实验班级中进行行动研究,编写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符合中学生学习、自我发展需求的主题班会教案集,从而提高班主任意图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效果。(2)研究意义中小学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重点是道德规范教育和价值观、信念教育,而传统主题班会缺乏的正是与学生后两种道德学习相匹配的“体验性”教育方式。本课题从研究体验式教学、团队拓展培训活动、主题班会设计、心理素质训练等理论学习入手,通过设计体验式班会教案,选取番禺区化龙中学为实验校,选取初中一年级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跟踪实验班初中三年的成长历程,开展体验式班会的设计实施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反思、再次实践、修正研究结果,编写体验式班会教案集。对优化个人和班级情感体验,促成学生独立7人格的养成,实现班级发展目标,指导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应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1、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创新本校主题班会实施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2)编写一本符合初中学校教育及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体验式主题班会教案集。(3)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在本校中推行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提高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实际效果。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关于体验式教学、团队拓展培训等相关资料与文献的学习(2)体验式主题班会设计、实施与反思(3)体验式主题班会教案集编写3、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具体包括:(1)文献研究。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与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进行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确定体验式主题班会设计的意义和原则。(2)实践活动:在设计和实施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实践中,由教师与学生
本文标题: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7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