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分析(一)
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分析(一)(一)《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人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小雅》中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可以说是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有“六义”,分别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3.《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4.《诗经》在思想内容和抒情手法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抒情诗为主流。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大部分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第二,大多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日常生活和日常经验,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睛爱的悲欢展乐。第三,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雅”“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第四,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平和。因为作者是在维护社会原则,背倚集体力量对少数“坏人”提出斥责。至于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二)屈原《离骚》1.屈原,名平。《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是“遭受忧患”。《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之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也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2.《离骚》的主旨:爱国和忠君。司马迁说:“虽放流,睦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有时是用男女之间感情的不和谐来隐喻君臣的疏远。3.《离骚》的艺术特点: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诗体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的新诗体;结构形式上,抒情和叙事结合,幻想和现实交织,气势磅礴,浑然一体;语言运用上,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4.从人物形象看,《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其人格的外在显现。从香草和装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探求的热情和功业未就的焦虑,对有限时间的珍视,“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恶劣的政治环境,使屈原陷入极端艰难的处境之中,但他却以生命的挚诚来捍卫自己的理想,“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十分突出,他那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三)孔子《论语》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的。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但后代奉为圣人、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与历史上的原貌,并不完全相符,这里面既利用了孔子学说对统治秩序有利的内容,又有偶像制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灌注进去的东西。2.《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孑L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四)孟子《孟子》1.孟子,战国时期邹人(今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他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2.《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其中心思想是仁义,孟子主张行仁政以得天下,其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有进步意义。《孟子》散文的特点首先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其次是擅设机巧,引人人圈套,先纵后擒,使之无法躲避;再次是常用譬喻说理辩论,引人注意的同时增强了说服力。《孟子》中寓言典故甚多,如拔苗助长,齐人乞墙。此外,其文章语气也极为逼真。其主张“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积极消极两方面兼而有之。(五)墨子《墨子》1.墨子,名翟,生活时代约当于孔子与孟子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节葬”“节用”;鼓吹“尚同”“尚贤”。2.《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子》的艺术特色有:(1)质朴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2)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六)庄子《庄子》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2.《庄子》是庄子和他的后学者的哲理性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学色彩的著作。其文笔纵横驰骋,汪洋恣肆,变化多端,语言瑰奇多采,句法灵活跳脱,又善用巧妙的寓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哲理,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庄子》一书的奇诡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奇特的想象在《庄子》一书中,天帝鬼神、日月风云、鲲鹏蛇虫,甚至无形无影之物,都被赋予了某种人性,作者让他们来反映种种复杂的世态人情,从而显示出一种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没有的内容诡异的特殊风格。(2)极度的夸张《庄子》中,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给予了极度的夸张,写得气势宏伟,意境开阔,想象的触角在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里自由地延伸。诸如《逍遥游》中对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描写,就写得雄奇壮阔,气象万千。说鲲之大,鹏之背,有几千里;说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此等极度夸张的描写、“志存天地,不屑雷霆”的磅礴气势,曾经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赏。(3)生动的比喻④在《庄子》一书中,常用比喻来作诠释。如《逍遥游》篇中用“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来解释“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息”为“风”的意思,确凿有力。②《庄子》一书也善于用比喻来化深奥的道理为浅显的道理,化抽象事物为具体事物。如《逍遥游》中,用“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鹏为何要凭借六月之风,高飞九万里的道理,可谓设喻生动,浅显易懂。③《庄子》一书常用排比和博喻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如《天运》篇中写“孔子西游于卫”的寓言故事,接连使用“古今水陆…‘周鲁舟车”‘桔槔俯仰”“祖梨橘柚可口”“狻狙衣周公之服”“西施病心喧其里”六个比喻,作六层转接,愈转愈活。使用这六个不同的比喻,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礼仪法度”必须“应时而变”的道理。总之,正是由于庄子善于使用明喻、暗喻、正喻、反喻等比喻手法,就使得他的文章含蓄蕴藉,富于变化,韵味无穷。(4)辛辣的讽刺庄子对社会上的种种弊端和丑恶行径,都能以犀利的笔触予以无情的讽刺。如《胜箧》篇就对打着“仁义”旗号,干着伤天害理之事的“窃贼”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七)韩非及其散文1.韩非是韩王室的诸公子之一,与李斯同学于苟卿,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韩非子》有五十五篇,其中多有后人窜入的文章,不尽可信。《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韩非是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任法术而尚功利,信赏必罚,排斥仁爱。他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攻击儒墨不遗余力,提倡君权神圣,连尧舜汤武也一起反对。韩非散文的特点首先是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其次是分析能力最强;再次是利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依据,以便说明问题。(八)司马迁《史记》1.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西汉史学家,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2.《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年左右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后世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采用。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全书130篇,包括8书、l0表、l2本纪、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SH女HyrJ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贾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都出于此书。(1)《史记》的艺术特色①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②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并以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③寓褒贬于叙事之中,有强烈的抒情性。④语言生动、准确、灵活。(2)《史记·陈涉世家》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和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九)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1.作者简介曹操,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为“三曹”之首。在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慷慨悲凉,气韵沉雄,属乐府歌辞。开创了“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2.《观沧海》《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诗人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十)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1.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曾做过几年小官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分析(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8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