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客运专线分部工程(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实用
客运专线分部工程(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实用技术中铁大桥局集团职工培训中心李端阳2008-12前言•纵观世界轨道交通,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铁路建设施工质量,铁道部印发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办法,其客运专线分部工程(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是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办法中极其重要的检查内容。现结合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相关技规、验标,讲解客运专线分部工程(桥梁)施工质量控制(部分)实用技术。一、客运专线桥梁工程分工工程划分•分部工程分为:地基及基础(明挖基础、沉入桩制作、沉入桩下沉、钻孔桩、挖孔桩、桩基承台)、墩台(墩台、台后填土、锥体及其它)、梁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制造、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制造、膺架法制架预应力混凝土梁、造桥机制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架设、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制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架设、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拼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顶推法制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造桥机制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合梁、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架、板式刚构连续梁)、桥面附属设施(有碴桥面、无碴桥面)等三大分部工程组成。二、客运专线桥梁工程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2.1.分部工程施工准备•2.1.1必要程序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核对和研究,并经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2.1.2测量布网放样根据设计部门移交的测量控制点,设置施工控制网,并将控制水准点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依据满足规范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护桩应设置在稳定的基础上)。•2.1.3开工报告申请开工报告申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或施工资料能满足施工需要;2.征地、拆迁、城市规划、环保评估已经完成;3.中线复测及工点放线已完成,施工桩撅完备;4.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完成并已按规定的程序审核批准;5.地质复核工作已经完成;6.施工图(资料)核对优化设计工作已经完成;7.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准备能满足开工需要;8.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措施已建立和健全;9.工地试验室已经建立并通过认证,能满足施工要求;与开工有关的材料试验已完成;10.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房屋和便道能满足开工要求;11.对有关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已完成;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12.核实地下管线的位置和分布。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审批制度,未经批准的工程不得开工。•2.1.4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应在分部工程施工前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应包括:•说明哪些是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达到质量目标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措施和操作程序及具体的操作行为标准。•明确分工,责任落实(要有记录)。•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文字记录(并要履行签字手续)。•2.2桥涵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基本总则•2.2.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2.2.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2.2.3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3桥梁砼工程•2.3.1基本规定•2.3.2砼原材料技术要求及检验•水泥的技术要求•水泥的检验要求•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粉煤灰的检验要求•矿渣粉的技术要求•矿渣粉的检验要求•硅灰的技术要求•硅灰的检验要求•外加剂的技术要求•防冻外加剂的抗压强度比要求•外加剂的检验要求•细骨料的技术要求•细骨料的检验要求•(粗骨料宜选用二级配碎石,掺配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的技术要求•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粗骨料的检验要求•(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的品质应符合要求)•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水的检验要求•2.3.3砼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一般是指混凝土的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性等。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等确定。•2.3.4混凝土分项工程过程质量控制•⑴其他原材料:钢筋阻锈剂、混凝土表面涂层和防腐蚀面层所用材料等的品种、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及混凝土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⑶混凝土施工a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规定b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c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d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e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f新浇筑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g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在后浇混凝土前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h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i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自然养护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水潮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规定时间。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预制梁混凝土表面应喷涂养护剂,并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蒸汽养护时: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浇筑完4~6h且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蒸汽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自然养护,自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规定时间。l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m当设计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要求时,其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n当设计对混凝土抗渗等级有要求时,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o混凝土表面涂层等附加防腐蚀措施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p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0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得出现裂缝。•⑷结构外形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技术条件、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规定。•⑸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2.3.5桩基混凝土工程过程质量控制•2.3.6承台混凝土工程过程质量控制•2.3.7墩台混凝土工程过程质量控制•2.3.8梁体混凝土工程过程质量控制•2.4桥梁钢筋工程•2.4.1基本规定从事钢筋加工和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应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连)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2.4.2钢筋原材料技术要求及检验•2.4.3钢筋的加工、连接及安装•2.5桥梁预应力钢筋工程•2.5.1一般规定•⑴预应力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⑵先张法张拉台座应有施工工艺设计。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能满足张拉、浇筑、拆模、放张等工艺要求。•⑶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应定期维护,测力传感器、仪表和量具应按检定周期定期检定。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在设备检修后,应重新标定。•⑷预应力材料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机械损伤和锈蚀,制作和安装时应避免污染和电火花损伤,张拉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预应力筋采用螺纹钢筋时,应避免碰伤螺纹,防止产生弯曲变形。•⑸预留孔道安装时应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⑹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对孔道摩阻损失、扩孔段摩阻损失和锚口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先张法折线配筋张拉前,对折线筋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做适当调整,并经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⑺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清除孔道内的杂物及积水;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孔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⑻处于氯盐环境下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留孔道应采用塑料波纹管。•⑼预应力筋张拉、放张顺序、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后张法预制梁终张拉和先张法预制梁放张完成后应对梁体弹性上拱值进行实测。•⑽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交接缝、转折器切割后的外露面、封端新老混凝土之间的交接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防锈处理。封端前,封端处的梁端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⑾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进行外观、硬度、静载锚固系数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和设计要求•⑿预留孔道所用的金属螺旋管、塑料波纹管、橡胶棒(管)等和先张预应力筋隔离套管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油污、损伤和孔洞。•⒀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⒁预应力筋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⒂预留孔道用的金属螺旋管、塑料波纹管、橡胶棒(管)及隔离套管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应密封良好、接头严密、线型平顺、安装牢固。•⒃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按设计要求或工艺要求计算确定。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规定。•⒄预留孔道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规定。•⒅先张法预应力筋位置的允许偏差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跨中5m范围内应不大于1mm;其余部位应不大于3mm。•2.5.2张拉或放张⑴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⑵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张法预应力筋终张拉或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⑶预应力筋的预施应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和张拉工艺,必须符合施工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⑷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差值不得大于±6%。•⑸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5‰,并不得位于结构的同一侧,且每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⑹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限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2.5.3压浆和封端•⑴孔道压浆浆体的流动度、泌水率、凝结时间、膨胀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⑵孔道压浆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⑶水泥浆试件应在压浆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在压浆后28d内需要移动的构件,应在压浆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同条件养护水泥浆试件,移动混凝土构件时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75%。•⑷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锚具和预应力筋做防锈和防水处理。锚具和预应力筋封闭防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b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⑸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宜采用机械切割。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后张法预应
本文标题:客运专线分部工程(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实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