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古代汉语上(17)——谏逐客书
古代汉语上节内容回顾•词头有放在_____前;词头“其”放在____或______前;词头言、于、薄放在_____前;然、如、尔、若放在_____后。•句尾语气词“也”“矣”的区别。•古代汉语的代词分为三类:_______和___,此外还有____代词“莫”和“或”以及___代词“者”和“所”。•谏逐客书本节授课内容题解•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标题为后加的。李斯•氏李名斯(先秦的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才称姓,贱民没有姓氏只有名),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同学有韩非子。•秦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秦朝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杀韩非、焚书、坑儒。•《史记》第六十三卷《老子韩非列传》: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超出常规的刑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为赵高所忌,秦二世时,被郎中令赵高以“谋反”罪诬陷入狱,将其处以五种酷刑:黥刑、劓刑、断舌、砍趾后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秦二世二年8月,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一起以反叛罪绑赴刑场。根据李斯亲自制定的秦律,李斯要先受五种刑罚,然后再推到咸阳街市腰斩。•《史记》中记载着李斯和他儿子行刑前的一段对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于是,二人相对痛哭。郑国渠-疲秦不成反利秦•郑国渠是古代陕西关中地区大型引泾灌区。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书,又称“上书”,是用来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或主张的一种陈述性的文书。《文心雕龙·章表》说:“降及七国,未变古式,言事于主,皆称上书。”《颜氏家训·省事篇》说:“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原其体度,攻人主之长短,谏诤之徒也;讦(jie2)群臣之得失,讼诉之类也;陈国家之利害,对策之任也;带私情之与夺,游说之俦也。”可见,“书”这种文体是上行文书,写作对象是国君,内容则是针对时政,陈述己见。•客:即客卿,是指外国来秦担任秦国公职之人。谏逐客书•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史记•李斯》列传(节选)•秦始皇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计划好的要驱逐的客卿之列。于是李斯就上书。缪mù蹇jiǎn施yì穰rǎng鄢yān郢yǐng皋gāo鼍tuó赍jī瓮wèng髀bì駃騠juétí重点字词•臣聞吏(官吏)議逐客,竊(谦辞,私下)以為過(联想:过错)矣。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部分--具体论述——第一方面(讲述历史)•昔繆公(同“穆”)求士,西取由余(春秋时晋国人,流亡入戎,奉戎国命出使秦国。秦穆公用计离间由余与戎王,并收他为谋臣。后由余帮助秦消灭十二戎国,拓地千里)於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東得百里奚(春秋时楚国人,曾任虞国大夫。晋灭虞后,作为晋献公女儿陪嫁的奴仆入秦。后逃到楚国,被俘。秦穆公听说他贤能,用五张黑羊皮(当时赎一名奴仆的物品)将其赎回,并任用为相,后人又称之为五大夫)於宛,迎蹇(jian3:春秋时秦国岐(今陕西岐山东北)人,寓居宋国,为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以厚礼聘蹇叔入秦,任为上大夫。)叔於宋,來(《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丕豹(春秋时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晋惠公杀了他的父亲,丕豹逃到秦国。穆公任他为大将攻晋,打下八城,并生俘晋惠公)公孫支(公孙支:春秋时秦国岐人,字子桑,寓居于晋。秦穆公聘其为谋士,任大夫)於晉。此五子者,不產(出生)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兼并)國二十,遂霸【“於”不出現】西戎。•孝公用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名鞅,因秦封他于商,故名。任秦相十年,先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之法,移風易(联想:易手、易主、易帜、易容术)俗,民以殷盛(同義連用,殷实兴旺),國以富彊(彊”是“强”的本字,二者是古今字),百姓樂用(乐于被使用),諸侯親服,獲(俘获)楚、魏之師,舉(攻下,占领。《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地千里,至今治(治理得好。联想:治世、天下大治)彊(强盛)。•惠王用張儀(战国时魏国人,惠文王任之为秦相,他用连横之计破坏六国的合纵,以便秦国对六国各个击破)之計,拔(攻取)三川(时属韩国,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地区,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故称“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当时的两个小国。巴在今四川省东部,蜀在今四川省西部),北收上郡(魏郡名,在今陕西省西北部。公元前328年,惠文王派公子华与张仪攻魏,魏国以上郡十五县献秦求和),南取漢中(战国时楚地,在今陕西省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公元前313年,张仪诱骗楚国与齐国断交,次年大破楚军于丹阳,斩首八万,接着攻占楚汉中六百里土地,置汉中郡),包(囊括)九夷(当时楚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九,虚指数量之多),制鄢、郢(代指楚国),東據成皋(又名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为古代军事重地)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從”与“縱”,古今字。了解“连横”与“合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i4,延续。《左传•隱公元年》“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到今。•昭王得范睢(魏国人,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屡破韩、赵、魏之兵,秦国日益强大),廢穰(rang2)侯,逐華陽,彊公室(王室),杜(杜绝;阻塞。联想:防微杜渐)私門(相对于公室而言,此指穰侯、华阳君等贵族豪门的势力。),蠶(名词做状语)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原先,当时)使(假如)四君卻(联想:却之不恭、盛情难却)客而不內(“内”与“纳”,古今字),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1、就秦王所悦分析喜爱异国器物,美女、音乐〈色,乐,珠,玉无例外〉2、用人方面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留3.小结逐客绝非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第二部分——第二方面(待人与待物)今陛下致(招引;招来)昆山(即昆仑山,相传昆仑山北麓的和田出产美玉)之玉,有隨、和之寶(指随侯珠、和氏璧),垂(垂挂)明月之珠,服(佩带)太阿之劍(宝剑名,秦始皇的配剑,是铸剑名匠欧冶子和干将同铸),乘纖離(始皇帝的宝骑,以神马居)之馬,建(竖立)翠鳳之旗(用翠鸟羽毛做成凤鸟形状装饰起来的旗子),樹(设置)靈鼉(tuo2,俗称“猪婆龙”,鳄鱼的一种,皮可制鼓,声音洪亮)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装饰)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供玩赏的奇异珍宝),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jue2ti2)不實外廄(jiu2,宫外的养马棚),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采饰)。所以飾後宮、充下陳(指堂下、庭院等私人财物存放处。陈,堂下至门的过道)、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用宛地出产的珍珠装饰的发簪)、傅(傅,通“附”。附着)璣(玑:不圆的珠子)之珥(耳饰)、阿縞之衣(齐国东阿所产的缟。缟:白色绢)、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随着时尚的变化而打扮得雅致漂亮)、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wèng,瓦器,小口大腹,可用于汲水或盛酒、水)叩缶(瓦器,小口大腹,器嘴处与瓮略有不同,可用于汲水或盛酒、水。这里是指用瓮、缶作为表示音乐节奏的打击乐器)、彈箏搏髀(拍击大腿),而歌呼嗚嗚(形容秦国人唱歌的声音)快耳(“快耳”結構同“說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鄭衛(国名,以盛行新兴民间音乐著名。《郑》、《卫》:春秋时代郑、卫两国的俗乐。)桑間(当时卫国男女欢聚歌唱的地方,后来用做当地民间音乐的代称。《桑间》:郑、卫之音中专门表现爱情的乐曲)、昭虞(《昭》、《虞》:传说中虞舜时的乐曲名)、武象(《武》、《象》:相传周初舞蹈乐曲)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於”不出現】當前,適【“於”不出現】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第二部分——第三方面(逐客实为强敌国)臣闻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武器。联想:短兵相接。课本注释为“军队”)彊(弓有力。杜甫“挽弓当挽强”)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辞让,拒绝)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①課本:“擇,區別。”②《呂氏春秋·大樂》:“先聖擇兩法一。”高誘注:“擇,棄也。”)細(小,联想:事无巨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上文“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眾庶,故能明(使动)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指富足丰盛),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秦国称老百姓)以資(助)敵國,卻賓客以業(名词用作使动。使……成就功业)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借)寇(杀人抢劫的暴徒)兵(武器)而齎(ji1,给人财物)盜糧(粮食)”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名词活用为动词)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形容词用作动词)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可討論:①使仇敵得到好處。②增加仇敵)讎,內自虛(使……虚)而外樹怨(仇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本文語言特點】一、古漢語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对举。1)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取/得”是近義詞,皆與“求”構成反義詞。2)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迎/來”是近義詞。3)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收/取”是近義詞。•4)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實/名”是一組反義詞。5)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建/樹”是近義詞。6)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充/實”是同義詞。7)不問可否,不論曲直“可/否”“曲/直”分别組反義詞。8)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重/輕”是一組反義詞。9)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讓/擇/卻”是一組同義詞,“成/就”是一組同義詞。“眾/庶”是一組同義詞。10)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多/眾”是一組同義詞。11)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損/益”是一組反義詞。二、引進地點的介詞“於”有時不出現。這是秦漢文獻一個普遍的特點。•1)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於”不出現】西戎。•2)快意【“於”不出現】當前,適【“於”不出現】觀而已矣。本文的艺术特色•这篇奏疏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是善于用比喻。•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上(17)——谏逐客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0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