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假如我是个女人曲式分析
一、《假如我是个女人》与创作背景介绍《假如我是个女人》是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中的选段。《木兰诗篇》取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古老故事,由著名作曲家关峡作曲,剧作家刘麟编剧。该剧以交响乐和情景歌剧的崭新形式,弘扬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唤和平与正义的崇高精神境界。《中国歌剧:木兰诗篇》以交响乐作为主体,吸纳与融汇了歌剧、音乐剧、戏曲、清唱剧、情景剧、舞蹈等适合情景表演的元素;以如诗如画的舞台美术与灯光效果营造艺术氛围,以现代的视角和思维、全新的意识和追求,为其注入新的内涵,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演奏、演唱,使作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声乐、器乐、舞蹈相互穿插,在舞台上首创情景交响音乐这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演绎中国原创民族作品,弘扬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唤和平与正义的崇高精神境界。《假如我是个女人》是本部作品较多被人演唱的曲目,从创作技术角度来说也具有一定可分析性,虽不能说从这一首作品能代表整部《木兰诗篇》的创作特点,但综合曲目流传度以及整体创作手法与风格来看,以此选段为例分析可以说明问题。二、《假如我是个女人》创作分析图示如下:复乐段ABCoda乐段AA1BA2A3CD乐句ab连接a1b1cc1连接a2b2连接a3b3连接efghii1i2连接kⅠⅡⅢ小节数4484446244442194445441017545G宫F宫G宫本曲从整体来看是无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但由于段落的问题,。A复乐段在曲式上是单一素材展开且有变化再现的单三部结构。A乐段为对比双句体乐段,在之后出现了8小节的连接以及A乐段的重复A1。在A1乐段后虽然没有长音休止以及连接的出现,但是随着G大调(G宫调式)的D-T的终止式的明确出现,判断A1结束在此,并由单一素材展开的方式,出现B乐段。B乐段是平行双句体后乐句有扩充的乐段,完满终止在T和声上。A2乐段基本严格再现A乐段,A3乐段作为A2的扩充重复,一方面在后半句引入新节奏及音型,另一方面用男声演唱,既具有再现性又有一定展开性,变化重复前一乐句,男声的引入显得更加稳妥不突兀,更为在后面男声的出现做铺垫。值得注意的时,在A复乐段中,在和声上,乐段也非常稳定,且在每一次的连接过度时,都为下一乐句的出现做属准备。本段整体的伴奏织体较为统一,整体情绪较为活泼,但在最后一句的后半句,伴奏织体出现了大连线的低音声部,在此之前,低音声部均是以跳音及八分音符加休止的形式出现,作为呈示性的第一复乐段,这些都为了之后的连接,以及下一乐段的发展做好了充足的铺垫。A复乐段与B复乐段之间的连接,在结构上的存在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伴奏织体上,衔接上一乐段末句在织体上的节奏音型,过度得当;其次,在调性布局上,上一乐段为G大调(G宫系统),之后乐段为F大调(F宫系统),ladolfa作为中介和弦(G大调的TSⅥ、F大调的DTⅢ),加速转调到F大调的S下属和弦,之后过度到F大调,虽然在功能调性体系中,G大调与F大调不属于近关系转调,但在民族风格的音乐当中,五声音阶的共同音较多,转调也较为自然,并且符合河南地区音乐的风格特征。B复乐段是具有展开性的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C乐段为典型的中国风格展开式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在伴奏织体上也与上一段有较大对比。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段的最后一句,和声并没有像第一复乐段一样,每一段都稳稳的停在T和弦上,乐句h则停在了并不是那么稳定的属和声上,具有不稳定性,推动音乐继续发展。D乐段则是更富有逻辑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在i乐句及作为承接的i1乐句平行陈述之后,出现在声部上有单女声到男女齐唱的“转”乐句,出现模进音型,并将旋律推进到第一个整首曲目的高点la,之后声部突然停住,出现1小节的连接后,“合”乐句的出现,旋律由低到高,又推了一次,出现了全曲的高潮点——最高音xi,此起彼伏,乐思清晰,这些都是符合河南地方音乐风格特征的,更是乐思发展的画龙点睛之笔。虽然在旋律以及织体上没有再现的音乐材料出现,但在调性上,通过最后一乐句中,sol还原xire(F大调的重属和弦)的出现,作为中介和弦,转回G大调,在调性上回归开始调性,具有再现逻辑。在B乐段完满终止之后,出现了一段以“啊”为主的结束部Coda,由三个平行乐句完成,和声上出现了下属组和弦、重属和弦、还有不断强调的属到主和声的低音进行,以及最终长达5小节的主和弦持续,使音乐稳稳的停在了G大调的主和弦上。
本文标题:假如我是个女人曲式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1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