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前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多少而增减或减弱,它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应用律是指联系越多则联结力越强。失用律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甚至消失。效果率: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较早地对动物及人类的学习、教学原理和学习迁移进行深入的研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1.学习的本质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2.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尝试错误以形成联结的过程。3.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为学习的主要规律。1、强化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家长会对孩子讲如果你好好学习,我就让你看电视。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的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老师会对一个目前有处分的学生说,如果你好好表现我就撤销你的处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回避: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候,有机体也可以自发的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逃避和回避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已经出现而一个是即将出现。3、消退和惩罚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的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它关注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通过对学习者认知结构所作的假说来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其基本观点有:1、学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学习是个体作用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2、学习是凭借智力与理解,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和认知的过程,绝非盲目的尝试;3、重视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认为外在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没有外在强化学习也会发生。认识主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他着重研究了课堂教学的规律。奥苏伯尔既重视原有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系统)的作用,又强调关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学习变化的实质在于新旧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相互作用,那些新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关系,进行同化和改组,在学习头脑中产生新的意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是:1、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将认知方面的学习分为机械的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两大类。机械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其心理过程是联想。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2、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而不是机械地把特定反应与特定刺激联系起来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反应者,学习是主动地对进入感观的信息进行加工,以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2、对儿童心里发展实质的看法。布鲁纳认为,儿童心里发展经历了从依赖刺激到减少对刺激依赖的过程。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从动作再现表征阶段,发展到肖像再现表征阶段,最后达到符合再现表征阶段。3、重视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重要的不在铭记多少事实,而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必告诉学生现成的规则、概念,而要让学生参与归纳的过程去发现这些规则。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布鲁纳认为,强调结构(学生原有经验和教材的组织)能使学生较易理解原理原则,易于记忆和产生迁移。5、强调自觉思维的重要性。布鲁纳指出在发现、发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先由直觉思维“猜测”出正确的答案,然后由分析思维去检验与证明的。所以,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觉思维能力。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激发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布鲁纳认为,只要把有关知识转变成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动作表征、肖像表征、符号表征)的形式,并采取一定的教法,就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教给儿童,使其对学习早有准备。只要设计出这样的教学形式,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能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8、强调信息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因为学生在贮存信息的同时,必须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提取信息。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最好的效果。9、提倡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几点作用:发挥智力潜力;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加涅的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融合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来解释学习的。他认为,学习者受各种环境的刺激导致了学习的发生,这种刺激可看作是学习过程的投入。学习过程的产出是可观察到的人类操作行为的改变。尽管能引起学习的人类操作千差万别,但人们可以从有利于认识学习过程的角度把人类操作进行分类。1、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规定了五种主要的学习结果,即认为人类习得的能力有五种类型,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其中认知学习中的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非常重要的技能,是学生在自己内部组织起来的,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成分。学生的认知策略越完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策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加涅指出,学生能否解决问题,既取决于是否掌握有关的规则,也取决于学生控制自己内部思维过程的策略。学生在选择和使用认知策略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即便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同样程度的智慧技能,但由于有些学生采取的认知策略较合适些,因而表现出来的问题解决能力就更强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往往是同一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学生在学习智慧技能的同时,也形成了调节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因此,脱离了具体内容的学习,就既不可能习得也不可能运用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不可能在真空中活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条件论2、加涅的教学观:加涅在其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观点,他认为教学不是传递有待贮存下来的信息,相反,它是激发利用学习者早已具有的能力,并确保学习者具备完成目前学习任务以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加涅主张指导学习,即学习必须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以便让学生跟着教材或教师所安排的程序进行学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条件论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深化,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另外,尽管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还需要个体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而建构,还需要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教学观: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人以图式为基础,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来达到与环境的平衡,或者说适应环境。建构:简单说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搭建新的东西。(1)图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什么是认知结构呢?认知结构是指:人头脑中关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例子:影迷们在谈论明星胡歌时,头脑中出现的胡歌的形象,这就是认知结构。而我们在对胡歌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就是图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理论(2)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新刺激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例子:儿童学习了水果的概念以后,看到梨子以后,知道梨子也是水果。这里的梨子这个刺激并没有改变儿童对水果这个认识结构或没有改变儿童对水果的图式。这叫同化。(3)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4)平衡: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或适应。简单说:就是人通过同化和顺应适应环境。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或适应是人发展的动力。例子:我们煲鸡汤时,对火候的把握,总是火大了关小点,火小了开大点,以此来达到煲好鸡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本文标题: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3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