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提交时间:年月日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系部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李广秀2009级五年制护理班护理护理系胡宇琳2014220学号972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大专毕业论文(设计)“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本毕业论文(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2014年2月30日3目录摘要4前言51针刺伤的危害性51.2心理损害51.3社会危害52导致护生针刺伤的原因62.1自身因素62.2学校因素62.3医院因素62.4社会因素73预防针刺伤发生的对策73.1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73.2学习预防针刺伤的知识,掌握紧急处理措施73.3注重护患沟通,人文关怀83.4学校开设岗前安全教育83.5医院应重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84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104.1紧急处理104.2预防用药114.3追逐随访114.4心理安慰115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24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009级五年制大专护理班李广秀学号97指导老师:胡宇琳【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生针刺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不同的存在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以引导实习生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针刺伤在实习生身上的发生率,保证实习生身心健康,更具信心地走上临床工作。【关键词】护生针刺伤危害5前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就在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在临床护理中发生针刺伤后对实习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危害。1针刺伤的危害性1.1生理损害实习生针刺伤情况普遍存在。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在工作中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HBV、HCV、HIV。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1]。由此可见针刺伤的损害是很大的。1.2心理损害实习生在针刺伤发生后会表现出担心、害怕,恐惧,并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会担心自己是否是被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易导致长时间的悲观情绪,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交、生活及工作等。有的护生因害怕老师的批评而隐瞒,使伤口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自己又不放心,长此已久实习生心理抑郁,对临床工作失去信心。1.3社会危害针刺伤所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是从患者到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由于HBV传染能力强,目前很多国家均已达成共识,限制患HBV的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操作。护生一旦感染HBV无疑会导致护生职业生涯的终止。62导致护生针刺伤的原因2.1自身因素2.1.1实习生刚从学校转向临床.因为对陌生环境及工作节奏的太快而不适应,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紧张,没有工作经验,从而导致针刺伤发生率增高[2]。2.1.2除以上之外,没有防护意识也是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发生针刺伤时,护生戴手套的情况是:戴手套23人,占8%;有时戴40人,占14%;不戴224人,占78%[3],使用手套等防护屏障是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而根据调查中护生不戴手套的比例足以表示护生防护意识薄弱,容易发生职业暴露。2.2学校因素学校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缺乏安全知识的培训,教材及课程设置上没有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内容,这导致护生在学校接受的职业防护教育较少。有调查显示,某地有88.2%的卫生学校未开设护理职业安全课程[4],实习生在学校接受的安全防护教育少之又少,到医院实习后就难以形成这种防护意识啦。2.3医院因素临床科室工作量大,临床带教老师注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讲解,对安全教育缺乏重视。在发生针刺伤前,大部分实习生并不知道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在发生针刺伤后询问老师才知道如何处理伤口。调查中发现,对伤口的消毒处理中,8.33%护生未经任何处理,25.83%护生仅用清水冲洗,27.50%护生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61.66%护生发生针刺伤后未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仅有5%的护生经过正规的消毒处理,符合针刺伤后的处理规则。针刺伤后53.34%护生未行后续处理,85.oo%未上报,甚至不知上报,仅有1名(0.83%)护生做过1次血液检测[5]。同时医院关于针刺伤预防保健及专业咨询机构不够完善,对于发生针刺伤的上报率不高,这导致针刺伤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72.4社会因素我国在针刺伤的报告制度上是薄弱环节,没有制定关针刺伤相关的法律制度,卫生部门对于针刺伤也缺乏关注。这使得针刺伤的管理得不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发生针刺伤后得不到准确的上报和有效的处理,导致护生有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上报只是一种形式。3预防针刺伤发生的对策3.1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实习生刚进临床,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导致针刺伤的发生。护生应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正确应用防护技能,使用防护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尽量戴手套。针刺伤多发生在操作后阶段,比如分离注射后的针头与注射器时,针头未丢入锐器盒中,收集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时或替他人清理医疗垃圾等,所以,护生在进行此类操作时应更加注意自我防护。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垃圾分类处理,不可将塑料包装袋、棉签、安剖、针器等混放、乱放在弯盘中。已使用棉签、安剖、针器时,用专用镊子持取,不可用手直接拿取。临床工作量大节奏快,护生在实习期间应当做到心稳、手稳,减少慌乱中发生针刺伤的几率。3.2主动学习预防针刺伤的知识,掌握紧急处理措施在刚进入实习岗位前就查阅相关资料或者书籍,也可咨询老师。了解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种类,了解其相应的处理措施。实习生之间可自行成立小组,相互学习互相传授,以此达到每位实习生都熟悉甚至知晓针刺伤的相关知识。83.3注重护患沟通,人文关怀护生面对医院这个全新的环境难免会有紧张心理,临床经验不丰富,技术不娴熟,很多时候都会遭到病患的责骂。各种压力的压迫下,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几率大大增加。护生在操作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人文关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心中的压力。3.4学校开设岗前安全教育学校开设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课程,实习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自我防护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多感官的刺激,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6],布置作业,要求实习生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究针刺伤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并分组在课堂上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各种可能性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专门安排课时,进行职业防护教育;使实习生熟知安全防护的有措施,掌握预防针刺伤的安全操作规范和补救措施,使护生充分了解针刺伤的危害。3.5医院应重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3.5.1实习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是发生针刺伤的根本原因。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其中2/3的人没有报告[7]。医院在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授课的同时应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可以组织专家、感染管理人员、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讲座,强化实习生对防护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并对讲座内容组织考试,将考试成绩记人实习生综合考核档案中。带教科室除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带教计划外,还要增加安全防护知识的带教内容,如:易发生针刺伤的操作及环节、针刺伤的预防及补救措施、针刺伤的危害等,并将防护知识纳入出科考试内容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了解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减轻针刺伤后的焦虑情绪,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3.5.2医院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可以在密闭式输液时采用BD安全型留置针,它阻力小,拔出钢针时会头端弹出安全帽将钢针头端保护起来,护理人员就不会被拔出的钢针刺到[8]。也可9提供丢弃方便的锐气盒等。另外,工作环境安静,灯光明亮,患者配合良好都可以使操作过程中集中精力,有效减少针刺伤害的发生。3.5.3改变工作流程,合理安排人员。资料显示浙江台州呼吸内科对回收输液袋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改进,原先由护士回收放在回收桶中,护理员分离针头和皮管,改为护士每收一个输液袋,就分离针头和输液皮管。这一举措,虽然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却降低了针刺伤的风险,减少了护理员的工作量。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伤发生的频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因此,应补充适当的护士编制。护士长可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减轻护理人员职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减少针刺伤害。3.5.4带教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资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在带教过程中认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尤其要让实习生在实验室学习期间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带教老师的教学模式应更加人性化,主动关心学生。当实习生发生针刺伤时,带教老师要引起重视,及时上报护士长,使实习生能得到进一步的检查。4、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4.1紧急处理护生若戴着手套,应立即脱去手套。用流动水或肥皂液立即冲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以离心方向轻轻挤出损失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2~3%碘酊、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并包扎伤口,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血液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4.2预防用药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护生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4.3追逐随访10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查HIV抗体,并报告院内感染科、保健科进行登记、追访等,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复查病原抗体,做相应处理。4.4心理安慰发生针刺伤后的护生得到心理安慰是十分必要的。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情绪变化。主要表现为担心、害怕、恐惧、哭泣和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的及时疏导与医院刺伤后的支持系统。5、结论总之,随着医学科技进步,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医护人员重视。因此,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保健,免受感染之苦,更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实习生作为医疗行业未来的接班人,其临床操作安全应得到重视。针刺伤在实习生中屡有发生,实习生在临床中经验不足,学校和医院要加强实习生的防护意识,同时实习生也要加强自身的技能操作和防护意识,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如不慎发生针刺伤应积极规范的处理,将风险降到最低。11参考文献[1]许婵.实习护生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5:93-94.[2]郑凯兰,龚小华.护士锐器伤的根本原因分析[J].全科护理,2011,19:1751-1752.[3]代亚丽,蔡雯.544名实习护生针刺伤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2):499~50.[4]唐小慧,夏艳萍.职业防护教育对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7):586588.[5]段明娟,钟玉杰.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现状调查.护理学杂志,2009,9:51—52.[6]朱秋群.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势
本文标题:关于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3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