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八章-盗窃、抢劫与诈骗犯心理
第八章盗窃、抢劫与诈骗犯心理赵景欣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主要内容盗窃犯罪心理抢劫犯罪心理诈骗犯罪心理一、盗窃犯罪心理中国的盗窃犯罪状况1950年的第一次犯罪高峰:31万起1961年的第二次犯罪高峰:34.1万起1985年:43.1万起1989年:167.3万起1990年1995年盗窃类型根据手段不同:偷窃:指犯罪人与被害人不直接接触,根据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又将其分为内盗、外盗和内外结合。扒窃:指犯罪人与被害人直接接触,即采用掏兜或割包的方式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一)盗窃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1、主观需要与客观现实可能的矛盾。2、缺乏羞耻心,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3、家庭教育不当。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5、疏于防范、管理存在漏洞。6、销赃渠道畅通。(二)盗窃犯的心理特点1、认知特点消极错误的认识,物质利益第一位;侥幸心理严重;仇富心理(二)盗窃犯的心理特点2、情绪情感特点盗窃初犯:恐惧与兴奋并存;初犯到惯犯:恐惧情绪不明显;部分人自认为是劫富济贫的好汉,大部分情感冷漠,自私自利,对受害人的遭遇毫无同情之心。(二)盗窃犯的心理特点3、意志特点机会型盗窃犯罪人、初犯、偶犯抑止犯罪冲动的意志力薄弱,喜欢顺手牵羊,并且把犯罪原因归咎于被害人。预谋型盗窃犯罪人、惯犯积极实行犯罪的意志力强,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二)盗窃犯的心理特点4、个性心理(1)需要与动机。以低级的物质需要、生理需要为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较少,需要结构畸形。追求享乐型及敛财富兴特殊需要型经济困难型寻求刺激型变态需要型二、盗窃犯的心理特点4、个性心理(2)性格与习惯性格懒散,好逸恶劳,习惯于靠不劳而获生存。(3)能力盗窃犯罪技能较高。(三)盗窃犯的行为特征行为的共有特征:相对于被害人的秘密性,周围人的公开、毫不避讳性。1、偷窃犯的行为特征偷窃犯有预谋型、机会型和冲动型。预谋型通常是老练的惯犯,在犯罪准备、犯罪实行的过程中始终表现得比较镇定。机会型一般没有明确的作案目标,犯罪行为随时间、空间和作案对象等因素而定。冲动型行为特征明显,内心动机斗争强烈,恐惧、情绪激动,现场遗留痕迹较多。2、扒窃犯的行为特征扒窃犯通常是根据场所条件、客流多少、警察分布等状况选择作案,一般是节假日、早晚高峰作案。扒窃场所:商店、车站、码头、影院和公共汽车、火车上等。一般不盲目于下手,选择时机再做案。扒窃分子的画像???扒窃分子眼神特征作案前的表现:乱窜尾随钻挤试探经常流窜作案、团伙作案,得手后及时转移赃物。二、抢劫犯罪心理什么是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预谋抢劫突发抢劫(一)抢劫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与其他物欲型动机犯罪的共性原因特殊的原因:受不良文化的影响,现学现用,在现实社会寻找虚拟世界的感觉。(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点1、认识特点野蛮的英雄观,思维方式简单仇视社会,追求暴富侥幸心理(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点2、情绪与意志抢劫犯罪人多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情绪反应速度快、强度高。与被害人直接接触,抑止犯罪的意志薄弱,被害人的反抗经常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点3、个性心理(1)复杂的动机物欲动机占主导戏谑动机报复动机(2)性格和气质在性格类型上,多为兴奋型、外倾型,性情暴躁、行为鲁莽,喜欢攻击胆汁质居多(3)能力技术含量较低,体力要求相对较高携带武器者(4)兴趣、爱好(三)抢劫犯罪人的行为特征1、凶残性2、强制性3、系列性、流动性4、团伙性5、行为对象三、诈骗犯罪心理(一)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一般情况1、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2、诈骗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3、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4、手段不断变换,种类越来越多;5、跨境犯罪越来越突出;6、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7、诈骗犯罪团伙化越来越明显。(二)诈骗和被骗心理1、诈骗者的心理特点认识方面自我估价过高,灵活性强,具备某些方面的知识经验,对社会心理状态十分熟悉。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没有强烈的情绪表现,意志努力也不明显。个性方面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冒险性强,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较强。(二)诈骗和被骗心理2、诈骗者的行为特征伪装、虚假矫揉造作明显的行为痕迹时间上的短暂性(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1、冒充各种身份行骗冒充领导干部或其亲属冒充特殊职业人员冒充知识阶层人士冒充港澳台同胞、华侨和外国人冒充经济领域的人员冒充特殊身份的工作人员(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2、金融诈骗(1)贷款诈骗从银行骗取资金的犯罪行为。(2)保险诈骗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保险事故发生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3)信用卡和银行卡诈骗利用银行卡为载体,非法骗取钱物的犯罪行为。(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3、网络诈骗4、街头诈骗5、合同诈骗6、幸运中奖诈骗7、谎报险性诈骗8、以刊登假广告进行诈骗(四)行骗者与被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1、两者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物色期-怀疑期引诱-松弛期行骗-受骗期逃避-悔恨期(四)行骗者与被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2、被骗者受骗的心理原因(1)有心理弱点的被骗者的受骗原因急功近利盲目崇拜需求迫切盲目轻信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疏于防范易受暗示知识不足、缺乏经验(四)行骗者与被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2)无过错的被骗者心理同情心理相近心理(五)识别诈骗的具体方法神态表情和举止动作语言内容个性特点冒充身份个人一般特点的多变性伪造的证件和有关文字材料期末考试作业请根据所学内容,结合本专业心理学知识,为监狱或工读学校提供一个心理干预方案,以降低服刑人员的再犯率或工读学校学生的不良行为。1、3000字以上;2、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3、可以针对某一犯罪类型或特殊罪犯群体;4、形成一片完整的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5、打印或手写均可。
本文标题:第八章-盗窃、抢劫与诈骗犯心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4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