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股市发展史:在规范中成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是推出了证券交易所,那时,“姓社姓资”的问题还在争论,此刻出现了一个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重要的日子,1986年9月26日,这天出现了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开张——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为中国证券市场打下地基的是一帮美国留学生和他们鼓捣出来的“联办”(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1989年3月,在这几位留学生积极地发动下,一个名为“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的准政府机构成立,简称“联办”,其前身为“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联办”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发起者,参与设计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直接设计、创建并管理了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并于1992年下半年参与设计国务院监管证券市场的职能机构———中国证监会。到目前为止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品种来说,20年前只有2家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如今上市公司已近1700家,规模也越来越大,上百亿规模的IPO屡见不鲜。除了股票,已有权证、基金、可转债等多样化的品种,此外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品种也将要推出。在近20年中,经历了无数风雨的中国股市在规范中进一步成长,已经与20年前,品种单一,成交量仅几万的股市不可同日而语。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股市还很年轻,仍属于弱式有效市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因为中国股市是在不完全市场化条件下诞生的,一开始就带着太多的政府色彩,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中国股市必将在规范中进一步成长。本文将从中国股市股指走势上的七个阶段,进行阐述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各个阶段主要事件的描述,温故知新,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中国股市诞生1.1:中国股市前传1.2:中国股市诞生二、第一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1990.12-1992.11)2.1:时间起至2.2:暴涨暴跌,忽上忽下成为股市初期常态2.2.12.2.1:股市开市后的狂热2.2.2:深市绝密救市,挽救了股市2.2.3:1992年沪市取消涨停板制度后股市急剧升温2.3:回归理性,舆论调控和行政扩容给股市降温2.4:本阶段内发生的重要事件2.4.1:8•10事件险些葬送股市2.4.2:证监会的成立三、第二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1992.11-1994.07)3.1:时间起至3.2:本轮牛市爆发的原因23.3:银根紧缩导致股市走弱,四大政策救市无果3.3.1:宏观调控是行情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3.3.2:四大政策救市无果3.4:在熊市下的“购并行情”四、第三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1994.07-1995.05)4.1:时间起至4.2:本轮牛市形成的原因,八月行情”爆发4.3:跑赢大市的浦东板块4.4:消息面的不确定困扰市场走势4.5:迎接“仪化”的大盘股行情五:第四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1995.05-1996.01)5.1:时间起至5.2:3.27国债事件5.2.1:国债期货起因5.2.2:3.27宣告国债期货夭折5.3:5.18行情成为经典一瞬5.3.1:巨额成交量推动股指攀升5.3.2:5.18行情启示5.3:大盘股革命风起云涌六、第五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1996.01-1997.05)6.1:时间起至6.2:高价绩优股主导,低价股窜为辅6.2.1;低价股狂欢有理6.2.2:高价绩优股行情6.3:行情发展受到外界干预6.3.1:地方政府干预6.3.2:中央采取调控对策6.4:行情结束于市场过度投机6.5:弱市中的重组炒作6.5.1:重组板块行情演绎的几个阶6.5.2重组板块的特点七、第六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1999.05-2001.06)7.1:时间起至7.2:5.19”行情,网络概念股强劲喷发7.2.1:5.19行情发生的背景7.2.2:5.19行情的特点7.2.3:5.19行情的结束7.3:2000点,跨世纪之作7.3.1:成就2000点的背景7.3.2:快慢结合,行情三步走摆平2000点37.4:国有股减持,使2245点为牛熊分界线7.4.1: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7.4.2: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7.4.3:管理层对国有股减持的表态7.5:6.24井喷彰显民心所向7.6:QFII试水大陆7.7:9.13行情八、第七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2005.06-??)8.1:第七阶段时间起至8.2:股改亮剑,G板块成为热点8.3:股市入市:A股看着H股眼色行事8.4:震动全球的“2•27”8.5:被偷袭的“5•30”8.6:蓝筹泡破6124点九、08年展望9.1股市基本面依然向好9.1.1:上市公司业绩仍将持续增长9.1.2: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最根本的支持。9.1.3人民币升值促使股市向牛9.2:资金面不宽裕将是影响股市走强的主要因素附录1:中国证券发展史要闻附录2: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历年调整一览一、中国股市诞生1.1、中国股市前传中国股市开始比较规范运行是从1991年开始的,此前的一段历史,我们就暂时称之为股市前传吧。在股市之前的铺垫中,可圈可点的事情有:198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投资者蜂拥而至。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股票只有2家,飞乐音响公司总股本50万元,延中实业公司总股本500万元,总共只有550万元。开市第一天交易到16时30分收盘,共成交股票1540股(当时为50元1股,现在的77000股),成交金额85280元。1.2:中国股市诞生4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当时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有8家,挂牌企业有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爱使股份、延中实业、飞乐股份、飞乐音响、申华电工和真空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是非营利性的会员制事业法人。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常设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组织公平的集中竞价交易,即时公布交易行情,办理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上市、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终止上市事务,对证券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等。上交所采用的是先进的计算机自动交易系统,成交价格由计算机自动撮合,实行电子无纸化交易,股票以数据的形式存放于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的电子账户内,股票的买卖由计算机自动划转。1997年投入使用的上海交易大厦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设有交易席位3200多个,与国内几十个证券交易中心实施计算机联网,整个交易系统的计算机报价竞价终端达6000个。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向世界一流的证券交易所迈进。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且当日开业,为保险起见,前面加一“试”,又叫试营业。1991年7月3日,举行正式开业典礼。后来,深圳也把1990年12月1日当作开业纪念日。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和深原野。它也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实行会员制的事业法人。它的领导体制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同,是由会员大会、理事会、总经理三个环节组成。组织公平的集中竞价交易,即时公布交易行情,办理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上市、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终止上市事务,对证券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等。深交所的发展目标是用15~20年的时间,进入国际主要证券市场行列,成为国际知名的证券市场。1999年12月5日,STAQ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通典礼。这样,加上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二、第一阶段中国股市波动情况概述(1990.12-1992.11)2.1:时间起至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2.2:暴涨暴跌,忽上忽下成为股市初期常态2.2.1:股市开市后的狂热股市刚刚建立,市场规模过小。沪有老8股;深有老5股。后来发展到十几只、几十只股票。股市暴涨暴跌,忽上忽下,成为常态。1990年年初,深圳市开始升温。11月达到峰值。从5月25日到6月27日,时间1个月,20个交易日,深圳老5股涨疯了。例如:深发展100%,万科380%,原野210%,金田210%,安达380%。面对开市以后的狂热,深圳管理曾采取了一系列平抑措施,主要包括:股价交易限制政策,规定委托买卖的价格,不得高于或低于上一个营业收市价的10%。后来又将涨跌幅的幅度收缩为5%;紧接着,又规定每天升幅,不得超过上日收盘价的1%,降幅不得高于5%。在到后来,规定股价涨停板幅度从1%下调为0.5%,而跌停板仍为5%。在印花税方面,从规定卖出者需缴纳股票市价金额6%的印花税;在年终分红中,分红5所得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部分,需缴纳10%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到调整为,印花税对买卖双方开征6%。这几乎等于说,股市只许跌,不许涨。2.2.2:深市绝密救市,挽救了股市也许是物极必反,也许是政府出台的措施最终起作用了,市场的积蓄的能量终于走到了极限,12月24日开始,深发展股价开始下滑,其他个股也开始出现下跌趋势。于是,指数开始下行。至此,市场由牛转熊。到1991年8月,已连续下跌9个月之久,总市值已抹去七八亿之多,市场一片恐慌,股市崩盘在即。面对如此困境,深圳是政府开展了惊心动魄的“绝密救市”行动。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深发展举足轻重,在整个深市的起落中有强大的能量。要救市,就必须稳住龙头股,龙头股稳住了,大势才能稳定。如果集中资金救市,那么2亿元资金不算太弱,但必须统一指挥,统一调到。9月7日起,“救市”资金开始介入深发展,以每天5000手的频率吃进。在深发展的带动下,连锁效应发生,到10月上旬,初“原野”外,深圳股市全面冲出谷底。政府托市,政策救市获得成功。2.2.3:1992年沪市取消涨停板制度后股市急剧升温涨停板制度和早期股票价格供求关系有关,例如在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上市仅8个品种,能流通的面值不足8千万,造成1991年供求严重失衡,股价空涨。到了1992年,沪市陆续安排21只新股上市,扩容率为200%以上。害怕股价供求失衡,担心空涨,还实行了严格的涨跌幅制度。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仍不能适应股市发展的要求。因此,在适当时机开放股价,已是当务之急。从1992年2月5日起,管理层态度谨慎,采取小步快走,逐步开放股价的措施,经过前期的试验,股价开始平稳,涨跌也较为有序。但是到了1992年5月21日,管理层决定全面开放上海股市股票价格。市场和管理层经受了一场“洗礼”,也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成为历史性的一天,饱受涨幅控制的上市新股突然爆发行情,成倍上涨。前段处于盘整中的老牛股也牛性大发,大幅上扬。指数冲天而起,创出单日涨幅之最。不久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结束此论行情。2.3:回归理性,舆论调控和行政扩容给股市降温由于交易制度的变革,导致了股市如此波澜壮阔的巨大起伏,管理层虽然对股价放开有所准备,但未料到市场回如此迅猛,如此狂热,是极不理性的投机表现,不利于股市的长远发展,抑制投资行为,成为必然。于是管理层开始动用舆论调控和行政扩容来达到给股市降温的目的。首先管理层在各大证券报上刊登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四大措施。但是,市场人气仍没有散,投机热情仍没减。接着,采取行政扩容,新股发行呈几何级数进行。第一批7只,第二批多达32只,第三批、第四批又接连推出。一级市场在短时间内就吸纳数10亿资金
本文标题: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5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