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010《孙子兵法》导读・地形篇
《孙子兵法》第十、地形篇上篇回顾《行军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处军之法:不同地形的处军原则。第二部分、相敌之法:三十二相敌术。第三部分、统众之法:治军统众的指导思想。本篇题解本篇篇题十一家注本作《地形篇》。汉简中未曾发现此篇简文。本篇与《九地篇》可谓姊妹篇,是孙子军事地理论专篇。本篇是从客观上、战略上阐述范围广阔、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地理地貌条件对战争的影响。指出“地形”是“兵之助也”,强调将帅要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采用各种适当的措施,以夺取胜利。但如果将帅不善于用兵,不善于利用地形,不善于驾驭部队,战斗失败则属于“将之过”而非“天地之灾”。只有“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顾祖舆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过如孙子”。张预注:“行师越境,审地形而立胜。故次《行军》。”【全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本篇大致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兵有六形。具体指出各类地形下的用兵作战原则。第二部分:兵有六败。说明这些失败皆“非天地之灾”,而是“将之过也”。第三部分、为将之道。一是要把遵循战争规律看作是指挥战争的最高原则,二是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第四部分、带兵之道。“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第五部分、预知胜利之道。“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第一部分、兵有六形。【原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译注】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原文】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译注】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通:通达。指四通八达的地区。《易·系辞》:“往来无穷谓之通。”梅尧臣注:“道路交达。”【原文】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先居高阳:杜牧注:“通者,四战之地,须先据高阳之处,勿使敌人先得而我后至也。”张预曰:“俱在平陆,往来通达。”【译文】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开阔向阳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原文】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悬掛、牵碍。指前平后险、易入难出的地区。梅尧臣注:“网罗之地,往必挂缀。”【译文】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原文】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杜牧曰:“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相错,动有挂碍也。往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与险阻相错,敌人已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往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邀我归路,难以返也。”【译文】在挂形的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我们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了。【原文】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支撑、支持。指敌对双方皆可据险对峙,不易于发动进攻的地区。梅尧臣注:“相持之地。”杜佑曰:“支,久也。俱不便,久相持也。”张预曰:“各守险固,以相支持。”【译文】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原文】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利我:利,利诱,指敌以利相诱。引而去之:引,引导、带领。去,离开。谓引兵伪装退去。梅尧臣曰:“伪去,引敌半出而击。”张预曰:“利我,谓佯背我去也。不可出攻,我舍险,则反为所乘,当自引去,敌若来追,伺其半出,行列未定,锐卒攻之。必获利焉。李靖兵法云‘彼此不利之地,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击之’”。【译文】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我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原文】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隘形,谓两山峡谷之间的狭窄、险要之地。梅尧臣注:“两山通谷之间。”必盈之以待敌,谓一定要用足够的兵力堵塞隘口,以对付敌军来犯。杜牧注:“盈者,陈也。言遇两山之间,中有通谷则须当山口为营,与两山口刘,如水之在器而盈满也。”“若敌先居”二句,张预注:“敌若先居此地,盈塞隘口而陈者,不可从也。若虽守隘口,俱不齐满者,入而从之,与敌共此险阻之利。”【译文】在“隘”形地域上,我们应该抢先占领,并一定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们就不要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可以进攻。【原文】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险形:通指山川险峻、行动不便的险恶地带。高阳:开阔向阳的高地。勿从也:谓不要随顺敌意去贸然进攻:张预注:“若敌已居此地,宜速引去,不可与战。”【译文】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敌占领,就必须控制开阔向阳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我占领,就应该率军撤离,不要去攻打它。【原文】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远形,谓敌我双方相距较远。势均,地势均同。杜牧曰:“譬若我与敌垒相去三十里,若我来就敌垒而延敌欲战者,是我困敌锐,故战者不利。若敌来就我垒延我欲战者,是我佚敌劳,敌亦不利,故言势均。”【译文】在“远”形地域上,敌我双方地势均同,就不宜去挑战,勉强求战是不利的。【原文】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李筌曰:“此地形之势也。将不知者以败。”梅尧臣曰:“夫地形,助兵立胜之本,岂得不度也?”张预曰:“六地之形,将不可不知。”【译文】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地有六形的启示:其一:考虑进退。人生亦有进退问题。其二:先居高阳。竞争中的位势问题。其三:以有备而对无备。在那些对双方都有利或都有弊的地形上,有备或者无备便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了。其四:据险以待敌。寻找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地形等待敌人,然后设法把敌人引诱过来。其五:不要勉强应战。在双方都有利或都不利的情况下,许多将帅很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看到敌不利的多一些,看到自己不利的少一些,结果轻举冒进,铸成大错。其六:诱敌于不利之地再战。当敌处于有利位置,而我不得不与敌交战,而要冷静分析战局,把敌人调出来打。第二部分:兵有六败。【原文】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贾林注:“皆败坏大小变易之名也。”张预曰:“此六败,咎在人事。”【译文】军队打败仗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天时地理的灾害,而是将帅自身的过错。【原文】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势均:指敌我双方地理形势均同。走:跑。此处指败逃。此言在地势均同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做“走”。梅尧臣曰:“势虽均,而兵甚寡。以寡击众,必走之道也。”在兵力使用上,孙子反对平分兵力,没有主次。如果防御时无所不备,那就无所不寡,因而当敌来攻的时候,就会形成敌专为一,我分为十的兵力对比。【原文】吏强卒弱,曰陷;将帅强悍,士卒儒弱而失败的,叫做“陷”。王晳注:“为下所陷。”言将吏虽强,然士卒战斗力弱,与敌作战则将吏孤身奋战,力不能支,终陷于败没。曹操注:“吏强欲进,卒弱辄陷,败也。”【原文】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偏将怨恨主将,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能力,因而失败的,叫做“崩”。大吏。指主将之下的裨副偏将。曹操注:“大吏,小将也。”“怒”与下文“怼”互文。谓怨恨。《尔雅·释言》:“怼,怨也。”崩:溃败,谓如山之崩坠。【原文】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因此而致败的,叫做“乱”。教道不明,指治军少法度。张预注:“教道不明,谓教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谓无常规无法纪,军中上下关系失常。陈兵纵横,言布兵列阵杂乱失次也。杜牧注:“引兵出陈,或纵或横,皆自乱之也。”【原文】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料敌,分析敌情。合,指交兵作战。选锋,精选出来的先锋部队。杜牧曰:“卫公李靖兵法云“有战锋队”,言拣择敢勇之士。每战皆为先锋。”北,败北。此谓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做“北”。【原文】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谓以上六种情况,均是导致失败的原因。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陈皞注:“一曰不量众寡,二曰本乏刑德,三曰失于训练,四曰非理兴怒,五曰法令不行,六曰不择骁果,此名六败也。”兵有六败的启示①忌以寡击众:在这六种情况中,孙子有两处强调了不能够以寡击众,以弱击强。在兵力对比不利的情况下与敌交战,这是兵家之大忌,非导致失败不可。②重力量组合:分析力量的强弱,预测作战的结果,不能只看官强,也不能只看兵强,一定要全面分析力量的结构成分和它们组合搭配的情况。③忌阵脚自乱:军队作战最怕乱。乱的原因:一是由将帅指挥失误造成的。二是军队平时训练管理不够。三是军队缺乏实战锻炼和良好心理素质。四是对基层的控制力度不够。④重选锋用锐:一个完整的作战力量,其各个单元,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是一样的,必然有主有次,有强有弱。“选锋”的理论意义在于提供了用有效的冲击力打破敌人整体战场系统的思路。第三部分、为将之道【全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原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助,辅佐、辅助。张预注:“能审地形者,兵之助耳,乃末也。”上将,贤能之将。《吕览·简选》:“令能将将之。”高诱注:“能将,上将。”张预曰:“能审地形者,兵之助耳,乃末也。能料敌制胜者,兵之本也。”“既能料敌虚实强弱之情,又能度地险扼远近之形,本末皆知,为将之道毕矣。”【译文】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原文】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用战,谓指挥作战。梅尧臣注云:“将知地形,又知军政,则胜;不知,则败。”张预注:“既知敌情,又知地利,以战则胜;俱不知之,以战即败。”【译文】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
本文标题:010《孙子兵法》导读・地形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7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