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作业课件:第八章-运动和力-章末检测题精讲
章末检测题第八章运动和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从高空中下落的冰雹,如果其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将是()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A2.(2016·滨州)小明学习了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速度约为370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于提高成绩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D3.(多选)滑板运动已经成为年轻人最流行的时尚运动。它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板面上表面粗糙,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板上表面粗糙是为了减小人与板之间的摩擦B.滑板上表面粗糙是为了增大人与板之间的摩擦C.滑板轮表面光滑是为了减小板轮与地面间的摩擦D.滑板轮表面光滑是为了增大板轮与地面间的摩擦解析:滑板上表面粗糙是为了增大而不是减小人与板之间的摩擦,A错误,B正确;滑板轮表面光滑是为了减小与地面间的摩擦,使滑板轮受的阻力减小,是为了减小而不是增大滑板轮与地面间的摩擦,C正确,D错误。故选BC。BC4.(2016·镇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解析: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加速上升时,处于非平衡状态,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B正确;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重物所受的重力等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C错误;水平匀速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细线对重物的拉力与重力在同一直线上,悬挂重物的细线不会偏离竖直方向,D错误。故选B。B5.(2016·长春)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解析: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棋子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B错误;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错误;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也不相等,不是相互作用的力,D错误。故选A。A6.(2016·贺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实验时要把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C.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比较乙图和丙图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解析:在此实验中,为了方便比较压力的大小,所以实验装置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A正确;此实验中,拉力是直接测量的,但摩擦力不是直接测量的,是通过匀速运动保证摩擦力和拉力相等,测量出拉力,就会知道摩擦力的大小,B错误;比较甲图和乙图的实验,此时压力不同,粗糙程度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C错误;比较乙图和丙图的实验,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错误。故选A。7.近年,一种被称之为“死飞”的自行车出现在城市街头,这种“前卫”的自行车与一般自行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车体很轻、独特的无刹车与后轮固定设计,使其车速可达60km/h。下列是某同学对“死飞”自行车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所用车架为高碳钢,属于金属材料B.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可减轻质量且防腐蚀C.其高密度树脂脚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死飞”因车速远大于普通自行车,使其惯性太大而存在安全隐患解析:“死飞”自行车所用车架为高碳钢,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可减轻质量,而且防腐蚀,B正确;脚踏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C正确;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D错误。故选D。D8.(2016·杭州)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D解析: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二人均未运动,所以两次甲、乙二人均受到平衡力作用,甲、乙受力分析如下:第一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第二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第二次乙对甲的推力与甲对乙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乙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第一次墙受到的推力为50N,第二次墙受到的推力也为50N,A正确;乙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受力分析可知,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0N,方向向左,B正确;根据受力分析可知,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2016·益阳)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_______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_______的作用。10.(2016·黄冈)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_______,部分山体在_______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请你提出一项避免山体滑坡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惯性重力变小重力加固山体、植树造林、合理导流、定期检查山体地表的变化、增加植被等11.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中有气泡,如图,当车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具有的惯性大。前后液体12.天气炎热时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图甲是某同学买的瓶装矿泉水。(1)当该同学用手握住瓶子使瓶身竖直在空中静止不动时,手与瓶的摩擦力和瓶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其目的是在用手拧开瓶盖时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竖直向上增大解析:(1)由题意可知,手与瓶的摩擦力和瓶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必须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用手拧开瓶盖时能增大摩擦。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3.按照下列要求作图:(1)请在图1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和重力G的示意图。(2)请在图2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大拇指弹力F的示意图。(1)(2)四、实验探究题(第14题18分,第15题20分,共38分)14.(2016·百色)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选填“快”或“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想到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慢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静止解析:(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2)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给水平木板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接触面由毛巾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4)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5)由以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6)当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此时小球速度为零,若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1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1)小明将粘在一起的两个长方体木块(只有底面各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N;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____次是相同的。水平0.73次数木块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F/N1加速0.82匀速0.73减速0.5(2)小明将木块取下一块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控制压力不变将取下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木块上进行实验解析:(1)实验中,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表中第2次实验时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与摩擦力平衡,F=f=0.7N;实验中,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3次都是相同的;(2)将木块取下一块,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接触面积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探究过程中,没有控制压力不变;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必须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应将取下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另一个木块上进行实验。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作业课件:第八章-运动和力-章末检测题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8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