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计算机学会二零零七年四月—1—目录一、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一)信息化发展现状…………………………..……………………………..….…(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5)二、发展方针与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7)(三)发展目标…………………………………………………………………………..(8)三、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10)(一)主要任务…………………………………………………….…..………………(10)(二)重点项目…………………………………………………………..…………….(13)(三)空间布局…………………………………………………………..……………(18)四、政策措施……………………………………………………………………..……….…(19)(一)加强统一领导……………………………………………………….…………(19)(二)抓好两个结合……………………………………………………….…………(19)(三)发挥三个带动作用………………………………………………….…………(20)(四)加强四个体系建设……………………………………………………………(21)—2—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为了加快发展青岛市“三大特色经济”,建设“四大产业基地”,构建“六大产业集群”,实现把青岛市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和“全国重点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指导青岛市2006年~2010年信息化建设,并展望2020年远景目标,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提高青岛市的国际竞争力,特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一、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化发展现状1、网络建设发展迅速电信网:建设了覆盖全市、通达区(市)、街道(镇)、居委会(村)的光纤网络,光缆总里程达20万芯公里,实现了“光纤到路边、到小区、到大楼”和“千兆到大楼、百兆到楼层、十兆到桌面”的网络环境;青岛本地网交换容量达300万门,固定电话主线达325万线对,城域骨干网带宽达60G(千兆);固定电话用户达205万户,普及率达30部/百人,移动通信网容量突破400万户,用户达376万户,普及率达55部/百人;固定电话网、宽带信息网、骨干传输网逐渐融合,我市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同等城市领先地位。广播电视网:已建成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同步数字光纤环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模拟光纤环网、ATM数据交换网、宽带IP网等六大网络,网络光缆总里程达5万芯公里;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6.7%,—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6%。青岛市广电系统除了提供视频信息服务外,还能提供ISDN、宽带ATM、IP接入等多种数据通信业务。有线电视传输网光缆总里程达3万芯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50万户,其中市区60多万户;青岛市被广电部指定为全国推广数字电视的示范城市之一,到2005年底数字电视用户达60万户。互联网:己建成的“青岛市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可为青岛市及周边地区信息网提供宽带接入服务,技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政务、电信、广电、金桥、经济、教育、科技情报等七大信息网络已实现互联互通;青岛市因特网出口带宽超过10G,到2005年底互联网用户达80万户。三网融合: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正向宽带传送发展,“三网”在业务上逐渐走向融合。2、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为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建成了具有四个平台(政务网络、安全支持、基础软件、政务门户网站等平台),五个中心(应用服务、信息交换、政务数据、流程管理、认证授权等中心),一套资源目录组成的“451”技术体系,形成了以“四统一分”管理体制、GNSP网络运管和GASP应用模式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在网上决策服务、协同办公、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青岛市电子政务总体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企业信息化稳步发展。青岛市被国家列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城市”和“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城市”。青岛市电子商务建设初具规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初见成效。全市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和管理的信息化,广泛采用CAD、CAM、CAPP设计及加工手段,采用DCS等过程控制技术以及PDM/PLM、—4—CRM、SCM和ERP等管理信息系统;部分企业实现了生产装备智能化、质量控制信息化;少数企业构建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有些企业采用了基于ASP模式托管的信息化服务机制。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颐中集团、青岛港集团、青啤集团、利群集团等大企业都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或相关系统,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中小企业上网数超过2万户。社会事业信息化加快步伐。青岛市已建成初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1:10000、1:500的地形图、地下管线、路网、单位地名、门牌号等数据库,建成了青岛市地理信息网;工商、税务、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金融、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公安、安全、旅游等公共领域加快了信息化步伐,已建立了专业性信息系统;海关总署和山东省政府在我市建立了“山东电子口岸”,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大通关”环境建设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目前青岛市正加快建设“数字奥运”信息管理平台和城市监控与应急联动系统。电子社区初见端倪。青岛市从2000年起就开始智能社区、电子社区建设,开通了便民呼叫中心,搭建了面向家庭的信息服务平台,已有10个街道办事处建起了局域网,一批新建小区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市内四区及黄岛区正组织对电子社区进行论证。3、信息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青岛市2004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为1386.9亿元,“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32.9%,2005年底达到1680亿元。软件产业:青岛市2004年软件产业技工贸销售收入达51.37亿元,“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44.74%,软件企业368家,其中已通过认定的企业138家,登记备案的软件产品505个;软件从业人员8000余人;软件园建设快速发展,园区可使用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聚集了国内外软件企业300家,并建成了较完善的软件产业公共服务机构。—5—信息服务业:全市从事信息产品销售、系统集成、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内容提供、咨询中介监理等服务的IT企业及相关企业约3000余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十五”期间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长30%和15%。(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1、全社会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化建设环境欠佳目前青岛市缺乏强有力的信息化建设综合协调机构,缺乏统筹规划,缺乏配套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信息化建设宣传不力,信息化科技教育普及率不高,国民的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技能偏低,信息科技应用不广泛,社会“数字鸿沟”现象突出;信息化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信息化人才总量不足,社会急需的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高水平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口相当大,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信息化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然发展状态。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青岛市信息化发展,而且将会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2、信息产业企业总体规模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除了海尔、海信等几家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外,目前青岛市信息产业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仍然主要以中、小类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信息产品门类窄、品种少、层次低、产量低,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产品占信息产业产值比重较低;信息服务企业资质不高,注册资金不多,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市场发育不完善;产业集中度低,市场过度竞争,大量信息化工程项目外流,本地信息产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信息化重点项目少,缺乏深层次发展后劲。3、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较低,信息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矛盾突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尚不够重视,开发的力度不足,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信息资—6—源数字化、网络化的水平较低,大多数信息资源尚处于传统纸质形式,转化为数字模式的比例还很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分散,资源为部门或单位所有,资源整合和共享的阻力较大,一些政府部门过分强调安全保密,低水平重复建设专网,造成信息孤岛、资源浪费。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整合不畅,信息公开的制度性建设刚刚开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不高。4、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效果不明显我市多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在共性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升级、提高质量、控制污染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传统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进一步拓展,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发展方针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人才培养与集聚,努力营造信息化发展环境,改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建设平安、文明、和谐青岛。青岛市“十一五”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统筹、突出重点、重在落实”。1、重视统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全局,贯彻“五个统筹”,—7—协调好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平衡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努力形成信息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2、突出重点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尽快取得突破。要突出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突出强调信息化应用的质量与效益,重点突出产业链的信息化,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加强商务流通、金融服务、交通运输与物流、信息咨询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突出企业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突出为发展青岛港口、海洋、旅游经济的特色。3、重在落实要健全完善各项政策的配套措施,做好工程项目规划,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规划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基础性工作。要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投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遵循“小步快走”原则,注重实效。(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信息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信息化成果为社会公众共享,信息化提高国民素质和现代化意识,信息化促进社会进步,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信息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互相促进;强化区域合作,促进全市信息化协调发展。2、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加大力度推进“五个统筹”,强化资源整合,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促进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8—3、政府指导,市场推动积极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统一标准、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全局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信息化建设。4、扩大开放,激励创新扩大国际、国内合作,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加大研发力度,增强创新能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5、务实高效,安全可靠结合实际,突出应用,
本文标题: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