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ISO-14000标准条文及理
ISO14000标准条文及理解ISO14000系列标准间关系环境管理系列标准(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绩效评价环境审核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评价产品评价组织•主要内容是介绍环境管理体系中主要术语及解释,并对ISO14001:2004即GB/T•24001-2004标准的内容逐一解释以助加强对标准中每一条款的内容理解。一、定义简介•(1)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2)持续改进: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环境绩效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4)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介。•注: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5)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6)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7)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8)环境管理体系(EM曰: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组织机构职责计划活动惯例程序过程资源环境方针制定计划规定职责实施行动实现方针评审差距持续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9)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10)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11)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污染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12)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13)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14)内部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所进行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15)不符合:未满足要求。•(16)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17)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18)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污染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19)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当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形成文件的程序。含有程序的文件可称为程序文件。•(20)记录:阐明己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二、标准条款及理解•4.1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这一条款是一个关于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总体性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件工具,可帮助组织实施和系统地控制自己设定的环境绩效水准,并通过环境管理体系所提供的结构化运行机制使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本条款中,建立是组织从决定按ISO14001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始,到形成体系的过程,包括体系的策划、目标指标的设定和体系文件的编写,组织机构的配置和人员、资源的安排等。•保持是环境管理体系按规定的要求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组织环境方针,并通过审核、评审等方法改进提高,也包括在新情况出现时的调整修订,及必要的支持活动等。•这一条款不仅要求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应满足18个条款要求,同时强调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应继续按17个要素要求进行环境管理•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酒围内,确保其:•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市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p•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z•g)可为公众所获取。条文解析●由最高管理者制定;●三个承诺(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遵守法规);●一个框架——用于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形成文件、传达全员;●公众易于获取。思考•条款理解:•环境方针确定了组织的行动纲领,及其应履行的环境责任和环境绩效水平,并以此为评判后续行动提供依据。方针应适合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并应当为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提供指导。•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都制定了一些指导原则。•这些指导原则能帮助组织明确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出环境承诺。组织在建立环境方针时,可参考这些指导原则,制定出能适合自身个性的方针。•环境方针可以纳入组织其他方针文件,或与它们相联系。•方针应当传达给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环境方针应向公众展示,让公众了解组织在环境方针的宗旨和追求,取得公众的信任。组织制定环境方针时应当考虑:•a.该组织的任务、前景、核心价值和信念;•b.与组织的其他方针(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相协调;•c.相关方的要求和与他们的信息交流;•d.指导原则;•e.当地或区域的特定条件;•f.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g.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方针适宜性举例•某煤矿的环境方针: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实施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治理。•某化工厂的环境方针:实施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某炼钢厂的环境方针: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污染控制,不断减轻环境负荷,建设•世界一流清洁工厂,为改善地球生态作贡献。•对于环境方针中有关污染预防、持续改进、框架的理解:•某家用电器企业的环境方针:为保护地球臭氧层,我们将做出不懈努力。•环境目标:减少氟里昂(CFCs)的排放•环境方针:努力实现资漉消耗最优化•环境目标:降低电能消耗•环境指标:单台产品电能消耗降低5%•某开发新区的环境方针:•在开发建设新区的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奉行管委会主任对环境质量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各部门分工合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贯彻落实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推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做到环境管理工作与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新区建成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宁静舒适、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新城区。环境方针在管理上的要求:•形成文件;•一一传达到全体员工;•一一可为公众所获取。•即环境方针应形成文件并传达,全体员工应了解环境方针,并将其要求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环境方针应具有公开性,在相关方需要时易于获取,制订时也要考虑相关方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公开性或可为公众所获取并不是组织必须将其方针向外界主动分发、传递或通知等,而是指相关方需要时能方便容易得到。•组织应当对环境方针进行定期评审及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要求。•如果该组织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组织,其方针还应符合后者的环境方针并得到后者的认可。•4.3策划•4.3.1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4.3.1条文解析●确定(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包含潜在环境因素)●环境目标要考虑重要环境影响因素;●组织内部——更新方法与依据——新的环境因素外部社会●八字方针:识别、评价、考虑、更新。思考条文理解•这一条款要求组织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确定组织的环境因素;•h.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c.在建立目标和指标时考虑重要环境因素;•d.及时更新有关信息。•首先这一条款提出程序化的要求,要求用程序来规范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对新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也同样应保持这一程序。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环境管理体系的多个要素均在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实现的,如目标的设定、指标的设立、管理方案的制定、运行控制程序的内容、监测的项目等。•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到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包括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选择、生产与加工、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环境因素;还应考虑到组织可控制的与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1)可控制的是指组织可运用各种行政、经济手段管理、控制或改变的。•包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从上述方面进行识别时,考虑:•①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②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③八个方面:•-一一向大气的排放;•一一一向水体的排放;•一一向土地的排放;•一一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一能源使用:•一一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一一-废物和副产品:•一一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2)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仅能从管理上加以调整的环境因素,或技术上难以控制的环境因素,它们主要体现在组织的供应商,合同方等与组织关系较为密切的相关方等方面。•当评价组织对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施加影响的能力时,组织应当考虑:•①法律法规或活动的约束力;•②组织的方针;•③地方或区域性问题;•④组织对相关方的义务和责任;•⑤组织自身环境绩效所受的影响,例如采购包含危险材料的产品等;•⑥一般说来,组织对它所提供的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例如用户如何使用和处置这些产品),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它可以考虑通过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这些考虑应用的示例包括:•一一承包方或分承包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一一材料、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和使用;•一一投放市场的产品的运输、使用、再使用或再循环等。•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环境因素既应注重己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也应注重具有潜在环境影响的因素。•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的过程均应按程序要求进行,保证识别与评价的客观性和再现性。•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是组织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这些重要环境因素应在组织制定目标指标、实施预防和控制等各个方面加以考虑,以将重要环境因素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并提出管理要求。•进行评价时的原则:•一一以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准绳;•以公司重要管理事项为依据;•…一一评价方法简便科学。•组织的经营、生产、产品、管理都在发展变化
本文标题:ISO-14000标准条文及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