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集-合..doc
201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集合一.【课标要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预测2010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三.【要点精讲】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b;(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2.集合的包含关系:(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记作AB(或BA);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B且BA,则称A等于B,记作A=B;若AB且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2)简单性质:1)AA;2)A;3)若AB,BC,则AC;4)若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2n个子集(其中2n-1个真子集);3.全集与补集:(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2)若S是一个集合,AS,则,SC=}|{AxSxx且称S中子集A的补集;(3)简单性质:1)SC(SC)=A;2)SCS=,SC=S4.交集与并集:(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交集}|{BxAxxBA且。(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BxAxxBA或并集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5.集合的简单性质:(1);,,ABBAAAAA(2);,ABBAAA(3));()(BABA(4)BBABAABABA;;(5)SC(A∩B)=(SCA)∪(SCB),SC(A∪B)=(SCA)∩(SCB)。四.【典例解析】题型1:集合的概念(2009湖南卷理)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兵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12__答案:12解析设两者都喜欢的人数为x人,则只喜爱篮球的有(15)x人,只喜爱乒乓球的有(10)x人,由此可得(15)(10)830xxx,解得3x,所以1512x,即所求人数为12人。例1.(2009广东卷理)已知全集UR,集合{212}Mxx和{21,1,2,}Nxxkk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A.3个B.2个C.1个D.无穷多个答案B解析由{212}Mxx得31x,则3,1NM,有2个,选B.例2.(2009山东卷理)集合0,2,Aa,21,Ba,若0,1,2,4,16AB,则a的值为()A.0B.1C.2D.4答案D解析∵0,2,Aa,21,Ba,0,1,2,4,16AB∴2164aa∴4a,故选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并用观察法得到相对应的元素,从而求得答案,本题属于容易题.题型2:集合的性质例3.(2009山东卷理)集合0,2,Aa,21,Ba,若0,1,2,4,16AB,则a的值为()A.0B.1C.2D.4答案D解析∵0,2,Aa,21,Ba,0,1,2,4,16AB∴2164aa∴4a,故选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并用观察法得到相对应的元素,从而求得答案,本题属于容易题.随堂练习1.(广东地区2008年01月份期末试题汇编)设全集U=R,A={x∈N︱1≤x≤10},B={x∈R︱x2+x-6=0},则下图中阴影表示的集合为()A.{2}B.{3}C.{-3,2}D.{-2,3}2.已知集合A={y|y2-(a2+a+1)y+a(a2+1)0},B={y|y2-6y+8≤0},若A∩B≠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运算,最后得到所要求的结论,但有时会遇到从正面不易入手的情况,这时可从反面去考虑.从反面考虑问题在集合中的运用主要就是运用补集思想.本题若直接求解,情形较复杂,也不容易得到正确结果,若我们先考虑其反面,再求其补集,就比较容易得到正确的解答.解:由题知可解得A={y|ya2+1或ya},B={y|2≤y≤4},我们不妨先考虑当A∩B=φ时a的范围.如图由4122aa,得332aaa或∴3a或23a.即A∩B=φ时a的范围为3a或23a.而A∩B≠φ时a的范围显然是其补集,从而所求范围为332|aaa或.评注:一般地,我们在解时,若正面情形较为复杂,我们就可以先考虑其反面,再利用其补集,求得其解,这就是“补集思想”.例4.已知全集32{1,3,2}Sxxx,A={1,21x}如果}0{ACS,则这样的实数x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0{ACS;∴AS00且,即322xxx=0,解得1230,1,2xxx当0x时,112x,为A中元素;当1x时,Sx312当2x时,213xS∴这样的实数x存在,是1x或2x。另法:∵}0{ACS24a2+1a∴AS00且,3A∴322xxx=0且213x∴1x或2x。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当0x时,112x”不能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符号}0{ACS是两层含义:AS00且。变式题:已知集合2{,,2},{,,}AmmdmdBmmqmq,0m其中,AB且,求q的值。解:由BA可知,(1)22mqdmmqdm,或(2)mqdmmqdm22解(1)得1q,解(2)得21,1qq或,又因为当1q时,2mqmqm与题意不符,所以,21q。题型3:集合的运算例5.(2008年河南省上蔡一中高三月考)已知函数1()2xfxx的定义域集合是A,函数22()lg[(21)]gxxaxaa的定义域集合是B(1)求集合A、B(2)若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A=|12xxx或B=|1xxaxa或(2)由AB=B得AB,因此112aa所以11a,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1例6.(2009宁夏海南卷理)已知集合1,3,5,7,9,0,3,6,9,12AB,则NACBI()A.1,5,7B.3,5,7C.1,3,9D.1,2,3答案A解析易有NACB1,5,7,选A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的交、补运算。题型4:图解法解集合问题例7.(2009年广西北海九中训练)已知集合M=149|22yxx,N=123|yxy,则NM()A.B.)}0,2(),0,3{(C.3,3D.2,3答案C例8.湖南省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数学(理)试卷设全集R,函数)1)(1|1lg(|)(aaxxf的定义域为A,集合}1cos|{xxB,若BAC)(恰好有2个元素,求a的取值集合。解:axax1|1|01|1|1a时,01a∴2axax或∴),()2,(aaAkxx2,1cos,∴)(2zkkx∴},2|{zkkxxB当1a时,],2[aaAC在此区间上恰有2个偶数。0222421aaaaa2、12(2)kAaaak,,,≥,其中(12)iaikZ,,,,由A中的元素构成两个相应的集合:()SabaAbAabA,,,,()TabaAbAabA,,,.其中()ab,是有序数对,集合S和T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m和n.若对于任意的aA,总有aA,则称集合A具有性质P.(I)对任何具有性质P的集合A,证明:(1)2kkn≤;(II)判断m和n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I)证明:首先,由A中元素构成的有序数对()ijaa,共有2k个.因为0A,所以()(12)iiaaTik,,,,;又因为当aA时,aA时,aA,所以当()ijaaT,时,()(12)jiaaTijk,,,,,.从而,集合T中元素的个数最多为21(1)()22kkkk,即(1)2kkn≤.(II)解:mn,证明如下:(1)对于()abS,,根据定义,aA,bA,且abA,从而()abbT,.如果()ab,与()cd,是S的不同元素,那么ac与bd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abcd与bd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abb,与()cdd,也是T的不同元素.可见,S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T中元素的个数,即mn≤,(2)对于()abT,,根据定义,aA,bA,且abA,从而()abbS,.如果()ab,与()cd,是T的不同元素,那么ac与bd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abcd与bd中也不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abb,与()cdd,也是S的不同元素.可见,T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S中元素的个数,即nm≤,由(1)(2)可知,mn.例9.向5
本文标题:201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集-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4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