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4管井施工4.4.1操作工艺4.4.1.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4.4.1.2放坡的坡度和作业面宽度的确定4.4.1.2.1考虑到井室和埋管施工的需要,在确定基坑(沟槽)开挖尺寸必需预留必需的作业空间。考虑施工和回填土方的不稳定因素,井室基坑作业面宽度不宜小于0.8m,沟槽内支搭包封模板时作业面宽度不宜小于0.3米。放坡系数依据不同土质见下表:4.4.1.2.2当现场空间不能满足以上3.2.1的要求时,应首先联系建设、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如果确需减少放坡尺寸时,必需对边坡稳定、支护的方法进行专门的计算、设计和论证,报监理、建设、设计单位确认后实施。4.4.1.2.3机械开挖施工:在充分了解、分析地下各种管线情况的条件下,根据基础深度和土质以及现场道路、工程量情况综合考虑,管井和埋管土方开挖应尽量安排采用机械开挖,以便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期。4.4.1.2.4机械开挖时应根据开挖尺寸、深度和工程数量优选施工机械和施工单位,选择熟悉电力工程土方开挖特点的司机。4.4.1.2.5加强对机械开挖的现场管理、监护工作,安排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指挥土方机械操作。管线、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夜间作业工长(安全员)要旁站指挥、监护施工。旁站指挥监护人员不得私自离岗,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离开时必须另行指派它人接替其工作并做好交接。4.4.1.2.6机械指挥监护人员开挖前要熟悉掌握开挖的技术质量要求,熟悉掌握地下管线情况并事先对指挥手势、语言等与司机进行沟通。开挖过程中密切观察开挖情况和边坡稳定情况,指挥机械避开各种管线,机械开挖困难和有危险时要指挥配合人员进行人工辅助开挖。如遇边坡出现险情时迅速组织在槽底的配合人员和设备撤离危险地段。4.4.1.3夜间施工保证作业面照明条件,不得存在死角。4.4.1.4挖土机开挖管井基坑或管沟时,每台挖土机应配备4~6工人配合进行开挖作业。机械作业施工方法如下;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4.4.1.5当开挖深度在设备开挖深度范围之内时,可一次性挖到设计深度。如开挖深度大于设备允许深度时,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保持、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4.4.1.6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挖土机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随机械挖土的进行,及时安排人工配合清槽,减少土方运输的人工耗用。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配合挖掘,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4.4.2.1人工开挖施工:当受到场地或地下障碍影响采用人工开挖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其施工方法如下:4.4.2.1.1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4.4.2.1.2开挖管井和管沟时,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400cm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随开挖随修坡。4.4.2.1.3开挖管井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放坡的要求,先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修坡。管沟挖土较深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80cm左右的倒土台。开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水平线;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保证开挖尺寸满足要求。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积水坑土方在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开挖,安放好混凝土短管后立即浇筑混凝土。4.4.2.1.4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4.4.3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现场安排有经验的人员随时检测边坡稳定状况。如在槽边临时堆土,当土质、放坡情况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1.0m,高度不宜超过1.5m,不得堆土过高。4.4.4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性运走,减少压占场地、防止边坡上压力过大。①在正式开挖之前,做好地下管线的调查工作。作业中注意保护可能埋设的地下管线。②人工开挖:⑴人工开挖时每人间距3m左右,分层、分段开挖。开挖时注意管线等障碍物。⑵开挖深度较深时,应在适当位置局部加大放坡尺寸,设置土方接力倒运的平台,平台设置位置按照挖土作业需要确定。⑶条件允许时尽量在基槽四周分散堆放土方。土方堆放的边缘至基槽边至少应保持1.2m距离,堆放高度应1.8m,沿基槽边每隔4m留出通行的道路,便于材料的运输和人员通行。⑷挖出的土方及时组织清运,减少场地的占用,减轻边坡压力。⑸如对开挖范围内地下障碍物不明或存在疑问时,应及时向甲方询问,或采取开挖探坑的探查措施。开挖中遇到不明管线时要及时通报有关人员并妥善保护。4.普通井室边坡稳定的监测:⑴加强边坡稳定监测是防止土方坍塌造成人员伤害的关键措施。土方开挖期间必须安排有经验的人员注意观察边坡稳定情况。⑵观察重点内容:①注意边坡表面是否有出现裂缝;②基础上口距槽边2~4m处是否有纵向裂缝出现或裂缝突然加大;③是否有地下水渗漏等异常。⑶普通井室边坡观测以目测观察为主。土方开挖阶段随时进行。结构施工期间每天不少于两次。遇到大雨天气恢复施工时必须进行边坡稳定情况的检查。⑷如出现因工程变化造成开槽面积大、结构施工时间长的特殊情况,应在边坡上口稳定范围内设置观测点和基准点,每天用经纬仪观测边坡的变形情况。土方开挖阶段随时进行。结构施工期间每天不少于两次。⑸当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工地负责人进行处理。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通知作业人员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5.土方回填⑴埋管以上和井室采用原状土回填。考虑回填工作数量较大,采用机械分层回土,人工摊平,机械碾压的施工方式。每步回填虚铺厚度按照租用的碾压设备压实能力确定,一般条件下500mm。⑵施工前,应抄平做好水平标志。在基坑(槽)管沟边坡上,钉上水平橛;控制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⑶回填土每步至少碾压三遍。⑷回填施工前,试验员取现场回填土样送试验室做好土壤压实试验。回填夯实后,分步由试验员按照要求用环刀取样。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压实系数不低于设计要求。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⑸回填施工中注意保护埋设好的管线和完成的井室。6.安全注意事项⑴土方作业人员注意戴好安全帽。⑵人工或机械开挖时,用围挡板封闭挖土的现场。必要时在围挡增加提示标牌、警示灯,防止行人、车辆坠入坑中。⑶不得在基槽(坑)边上集中堆放土方和各种材料,烧结砖、砂石等大宗材料应堆放在距坑槽边缘3~5m以外范围。基坑周边按照规定搭设护栏。⑷人工开挖时,安排人员随时清理基槽边堆积的土方,大块或散碎材料远离槽边存放,防止坠落伤人。⑸上下基坑(槽)要搭设梯子,禁止顺边坡攀爬上下。休息时要到坑槽上安全处,不要在坑槽底休息。⑹在坑槽边作业时不得嘻笑打闹,不要探身够物,防止坠入坑槽。7.应收集填写技术资料⑴技术交底记录⑵基槽检验资料⑶回填土试验资料⑷三检记录⑸测量放线报验单4.5普通井室工程:1.作业条件:⑴土方开挖完毕,基槽(坑)验收完毕。⑵井室墙体材料检测、复检合格,进场验收程序完成。⑶井室基础定位放线验收完毕。⑷现场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完成。2.混凝土基础及基础垫层:⑴基础垫层厚度100mm,采用50*100mm木方沿边线支搭模板,四角根据基槽水平控制线拉线找平。垫层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杠尺刮平拍实至有水泥浆出现后表面用钢抹子赶光压实。⑵底板四周采用组合钢模板横向拼支,背后采用粗钢筋头或短钢管砸入土层中支顶。钢筋迎水面保护层为50mm。底板钢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加垫钢筋支架或焊接网片,保持双排钢筋的间距。⑶底板混凝土水平施工缝,设计、监理无明确要求是留置在底板以上300mm处,外低内高阶梯型企口高度100mm。如设计、监理有明确要求时,按要求执行。混凝土浇筑后采用杠尺刮平拍实至有水泥浆出现后,表面用钢抹子赶光压实。用塑料布或彩条布覆盖,保湿养护。⑷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中注意振捣密实。3.混凝土井室墙体⑴井室墙体厚度250mm,局部为370mm。双向双排墙体配筋按照图纸配筋要求施工。墙体留洞处按照图纸要求增加构造加筋。洞口采用竹胶板支模板并留出通气孔,埋管后墙体管道之间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实。墙体模板尽量采用市政组合钢模板,圆弧范围采用定型市政模板或木龙骨+竹胶板面层模板。墙体模板底部留口以便清扫模板内的杂物。在作业空间特别狭窄地段,可采用边坡锚喷砼支护做法替代墙体外模板。墙体随砌筑随在外侧用细土填实。常温条件下,砌筑/抹灰结束养护24小时后进行钢筋绑扎作业。⑵按照设计要求,墙体、顶板混凝土一次性浇注,不留水平施工缝。墙体竖向钢筋搭接按照50%错开,水平钢筋在墙身转角处的锚固满足配筋构造要求。留洞处按照图纸要求增加构造加筋。混凝土按照施工工艺要求仔细振捣。拆模板后每天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4.顶板⑴井室顶板模板支架水平拉杆与墙体模板的水平支撑联合设置,双向不少于两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50%时不得进行基坑回填。⑵井室顶板模板采用钢管扣件支撑/组合钢模板+局部木龙骨竹胶板模板体系,可调钢支撑纵向间距(主龙骨以下)不大于1m,主龙骨间距1.2m,竹胶板厚度14mm。人孔处切断龙骨,预留拆模板入口。⑶顶板拆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50%以上。5.人孔井砌筑:⑴水泥砌筑砂浆尽可能采用现场搅拌砂浆,考虑在现场适中位置设立搅拌站点,配置一台小型搅拌设备和水泥、砂子的计量器具。砂浆随搅随用,控制好现场的用量,缩短砂浆存放时间,砂浆现场运输配置两台机动翻斗车。⑵1:2.5水泥砂浆20mm厚墙体内外抹灰按照防水砂浆作法施工,表面颜色均匀、平整无裂缝,上下层接缝处错开。6.安全注意事项⑴作业人员注意戴好安全帽,基坑周边按照规定搭设护栏。⑵运输烧结砖和砂浆需搭设滑道,禁止随意抛扔。⑶上下基坑(槽)要搭设梯子,禁止顺边坡攀爬上下。休息时要到坑槽上安全处,不要在坑槽底休息。⑷砌筑材料不得在槽边集中堆放。⑸在坑槽边作业时不得嘻笑打闹,不要探身够物,防止坠入坑槽。⑹加强对边坡稳定情况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⑺回填土施工之前一定要检查混凝土强度,防止盲目回填造成墙体质量事故。⑻进入井室拆模板时,注意加强对井室内通风,防止有害气体中毒。7.应收集填写技术资料技术交底记录模板、放线预检记录钢筋隐检记录、材质证明、复检证明商品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验收批记录4.6、电缆埋管施工1、作业条件沟槽土方开挖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验收完成。做好预拌混凝土厂家的联系和供应准备工作。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和质量交底工作。2、混凝土垫层及沟槽基底处理设计采用混凝土垫层时对沟槽基底进行清理、平整后浇筑混凝土垫层,做法和要求参照井室垫层做法。当设计无混凝土垫层时,必须加强对沟槽基底的处理工作。当沟槽开挖完成后,按照高程控制桩及中线对槽底进行人工清理和平整,机械夯实三遍,如有超挖时采用3:7灰土填平夯实,密度达到95%。3、包封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与电缆管铺设交叉同步进行。横向钢筋开口在上,左右错开。钢筋绑扎前在垫层或基底上画出钢筋间距的标志线,绑扎后点好垫块。电缆管安装:为保证管道位置准确,必须制作、使用钢筋支架。相邻管道接口位置错开0.5~1米。管道安装时拉线找
本文标题:电力井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4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