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高校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
李世收2006江苏省高校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高校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05KJB120041提纲高校信息化概况1信息化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2高校信息化实施策略3总结和展望4一高校信息化概况高校信息化内涵高校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高校信息化的目标小结1.高校信息化内涵一高校信息化概况高校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校校园网络化、管理科学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以达到教学科研现代化。(——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信息化研究会(筹)成立大会暨2001学术年会会议纪要)1.高校信息化内涵--高校信息化是分阶段进行的一高校信息化概况92949698000204060810系统集成社会集成信息集成应用集成网络管理网络计费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财务管理统一身份认证门户系统数据交换集成财务系统集成学生系统知识管理信息检索网络建设单机版应用CERNET成立数字校园提出URP提出支付平台电子证书行业集成电子邮件数据仓库2.高校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一高校信息化概况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础设施完成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体目标不明,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2.高校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一高校信息化概况重硬件设备购置,轻软件投入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服务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缺乏理论指导,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缺乏从管理的角度去规划信息化3.高校信息化的目标一高校信息化概况(1)管理决策信息化•一是形成贯穿入学、人才培养、毕业就业、校友跟踪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二是形成对人、财、物、知识等生产要素分别实施管理,并使之相互紧密结合、有效发挥作用的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对人流、物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程交互衔接运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三是形成辅助决策进行、支持决策实施的信息化系统。(2)组织结构信息化•随着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相对有限和对人才要求日渐提高,迫使高校不得不简化管理层次,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临时性、多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小组不断增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成为一个发展趋势。3.高校信息化的目标一高校信息化概况(3)人才培养过程信息化•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要素的资源信息化、数字化,实现知识传递过程的优化和诸教学要素高效利用集成,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电子化、教学方式媒体化、课程升级智能化等。(4)科学研究过程信息化•建设适应外部经济、社会变化可迅速、灵敏反应的高校科研信息化系统,形成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知识创新为动力,高校内部与外部社会相沟通的高校科研信息体系,以能够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不断为高校科研创造更多的机会。4.小结一高校信息化概况虽然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很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却是目的不明确,存在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误区,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信息化建设的失败或者是没有完全发挥信息系统应有的作用。高校信息化是指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对资源进行精细化整合和利用,从而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最终达到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使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要研究高校信息化,首先要了解高校核心竞争力,只有在对高校核心竞争力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明确方向。1.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二信息化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为获得长期生存,所具有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1)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是指培养人才的能力,人才生产能力主要衡量指标包括:人才的数量、人才的质量、人才的规格。(2)知识生产能力知识生产能力是主要指高校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主要衡量指标包括:科研人数、研究人员级别、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质量、学科建设成果等。(3)管理决策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包括对人、财、物、知识等生产要素分别实施管理,并使之相互紧密结合、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很难用数值去量化,但是管理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4)文化影响能力文化影响能力主要包含校园文化、校园声誉。文化影响能力是人才培养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的合作用力的结果。其中:人才培养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高校排名)的量化指标。高校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能力知识生产能力管理决策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模型高校信息化内容模型高校信息化科学研究过程信息化管理决策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信息化2.信息化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模型二信息化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文化影响能力3.信息化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二信息化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高校信息化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提升了高校核心竞争能力;•高校信息化实现面向流程的管理,提升了高校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实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管理,提升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支持人才培养链的管理,提升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信息化改变了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了高校核心竞争力;•高校信息化改善了科研条件,提高了知识生产能力,提升了高校核心竞争力。3.信息化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二信息化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视角高校信息化产出效应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从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管理决策要素的关系出发容易的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科学、快速、准确地决策减少了管理体制的职能重叠减少了人为的管理壁垒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有效的分配各类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人才培养链激励和引导教职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实现创造型的目标管理从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能力要素的关系出发学生增长了知识面提高了自身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从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知识生产能力要素的关系出发提高科研效率替代了落后的科研方式提高了科研水平加速科研速度增加科研成果知识生产能力的提高从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文化影响能力要素的关系出发人才培养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影响能力的提高三高校信息化实施策略信息化的战略问题层信息化的管理机制问题层信息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及集成性问题层信息化的业务操作层信息处理系统建设信息员与信息应用队伍建设管理系统建设三高校信息化实施策略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一个主旋律一套整体方案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大环境一个中心一支队伍一批人才一把手原则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机制归一管理归一统一目标: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能力目标归一技术归一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软环境建设,实现信息化工作的各种“归一”。推动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化和软环境建设是解决和克服高校信息化中的软障碍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四总结和展望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本着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通过引入最新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学校的管理决策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文化影响能力。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充分发挥自身现有优势,采取的核心战略是“归一型”战略,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模式,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输出人才的竞争优势,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高校有长期生存的价值。研究意义研究高校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2、信息网络通过为高校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为高校竞争能力的提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种贡献有的显形的,有的是隐形的、是间接的。通过此研究,提升信息主管部门在学校中的影响力;3、促进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协作互助。李世收2006江苏省高校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谢谢!
本文标题:高校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