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英语读写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读写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四中学曲希芝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阅读课高效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读”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经常听到人们说“成也阅读,败也阅读”,意思就是说,在英语考试中,如果你阅读理解考得好了,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反之,就好不了。现在的中考英语卷面,阅读理解已经占到了50分,占了满分150分的三分之一。可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阅读课高效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应该是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收获,都能学到知识。《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不断地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显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重要。一、“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课前预习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在讲课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如猜想生词或查阅生词、理解文章内容、找出语法重点等等。学生充沛地、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对新知识的重难点就产生了求知的愿望,也进步了学习积极性,学习的目的性也就明白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意留意力则明显集中和进步,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讲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学生首先得先消化这个例子,才干去消化额外的加餐,这是常理。所以我以为,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应该从以下几点动手。1、巧妙设计,有效导入导入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兴趣的导入最能吸收学生的留意力,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新课学习的气氛之中,激起他们活泼的思想,进步积极参与言语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完成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依据不同的阅读资料,教师可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到达培育学生各种阅读技艺的目的,用最烦琐的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新课导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常常运用启示手腕,如问答、讨论、听有关资料、看有关插图或是片段并发问等引入本课话题。关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办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坚持新颖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更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请求教师进行充沛的课前构思和准备。2、课文解说――设疑启智、点面启示、层层深化Step1Pre-reading(1)做与阅读内容有关的背景引见(特别是有关文化方面的内容:民族的生活习气、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忌讳诙谐等)。(2)教学一局部有碍课文了解的生词,留一局部生词让学生在阅读中去猜想。(3)依据文章的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的内容(学生可分红小组协作完成)。(4)给出一两个有关文章中心机想的指导性问题。Step2While-reading(1)快速阅读课文(用眼读而不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词读)。(2)选择好、中、差学生答复指导性问题。(3)给出细节问题,让学生获取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根本事实。(4)学生认真阅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以上问题,并把文章内容用图表方式直观地表示出来。图表设计应多样化,不追求独一规范答案,激起学生的创新愿望。Step3Past-reading(1)在对文章的整体了解后,恰当解说言语点,鼓舞学生发问,并检查学生猜想生词的状况。(2)做大纲规则的言语知识练习。(3)协助剖析语篇构造和文体特征。(4)朗诵文章:带读、自在读。(5)言语运用:盘绕课文展开各种方式的口、笔头练习,盘绕课文展开各种方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也可动笔进行改写、拓展、评述等。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取得了信息和有关言语知识,又锻炼了阅读的技艺,最终使学生感受胜利,这也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而言之,教师通过阅读课的教学,只能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能力的真正形成,还要依赖大量的阅读实践,因而,教师在阅读课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拓宽视野,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参考文献:[1]蔡小丽.阅读教学对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2]张珍喜.“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3]陈祺锋.从大阅读视角看写作过程中的阅读性[J].华章,2010,(24).[4]张力.浅谈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文化空间,2010,(O7).
本文标题:初中英语读写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7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