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考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中考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1/6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短暂而又繁盛的朝代,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隋炀帝D.李渊2、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改革制度C.发展生产D.开通大运河4、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5、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6、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7、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名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B、统治残暴,荒淫无道C、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重减轻人民负担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十分注重节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赵州桥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唐朝杰出的建筑②由鲁班设计并建造③比欧洲类似的桥早700年④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天方夜谭》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11、唐朝中期,诗坛掀起改革浪潮。提倡诗歌要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柳宗元1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这副对联是称赞下列哪位诗人的()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陶渊明15、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A、展子虔B、阎立本C、吴道子D、顾恺之1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19、下列人物中,分别有“诗仙”、“文艺复兴的先驱”之称的是()A、李白、达·芬奇B、杜甫、但丁C、李白、但丁D、杜甫、莎士比亚22、以下关于宋朝海外贸易的描述错误的是()A、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B、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欧洲和非洲东海岸C、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2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24、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有()①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26、在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正式行政区是在()A、西汉B、东汉C、元朝D、唐朝27、元朝为了实现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设三司D、八旗制度28、以下关于回族的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组成部分包括在中国定居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B、是民族融合的产物C、是在元朝时最终形成的少数民族D、是蒙古族与畏兀儿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形成的民族29、“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这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B、文化事业发展C、中外交往频繁D、民族融合发展30、欧洲到15世纪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毕升的发明晚约()A、300年B、400年C、800年D、1000年中考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2/631、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A、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唐朝时期D、北宋时期35、《史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中想重合的历史时期是()A、从黄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代C、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3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赵孟頫38、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1、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秦朝、宋朝B、西汉、唐朝C、秦朝、明朝D、东汉、清朝42、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B、大兴文字狱C、设殿阁大学士D、废除丞相43、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A、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唐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市舶司D、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4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45、清朝前期,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其突出的表现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B、设六部C、军机处的设立D、大兴文字狱46、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B、皇权战胜相权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D、皇权日益加强47、有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渥巴锡C、郑成功D、林则徐49、清朝前期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5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5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A、沙俄的控制和欺凌B、清政府的妥善安置C、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D、清朝国力的强盛5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元、清B、金、元C、辽、清D、元、辽54、清朝前期管理新疆的机构是()A、伊犁将军B、驻藏大臣C、宣政院D、台湾府55、我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和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分别是在()A、西周和明朝B、秦朝和明朝前期C、秦朝和唐朝D、秦朝和清朝前期56、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清两朝采取的措施相同的有()A、设置行政机构B、改土归流C、采取和亲政策D、军事占领57、下列史实中,与康熙帝无关的是()A、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B、指挥雅克萨之战C、制造文字狱D、设立军机处58、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这支少数民族是()A.突厥族B.蒙古族C.回族D.吐蕃59、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中国)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指南针④火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第Ⅰ卷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项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中考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3/6选项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选项题号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选项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61题6分,第62题9分,第63题7分,第64题9分,第65题9分,共40分。6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结合毛泽东在诗词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学过的知识,回答:(1)“秦皇”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______;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实行________________(制度)。(2分)(2)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帝王是_________;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改变“民少吏多”的弊政,他下令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2000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对本千年十个影响最大的人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位列第三,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功绩()(1分)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统一中国D、诛杀文天祥62、阅读材料: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户熟,天下足”。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数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3)从以上两个材料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1分)(4)据所学知识,说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3分)(5)我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3分)63、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在建筑、印刷方面的科技成就各2例。(4分)中考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4/6(2)简要概括此时期中国辉煌文化出现的原因。(3分)6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唐)韩愈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请回答:(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__________(朝代);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经过发展,成为_________(朝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______(由杂剧和散曲组成)。(3分)(2)材料一中的“李杜”指的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有何风格特点?(2分)(3)材料二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的词有什么风格特点?(3分)(4)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1分)65、2009年5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锦涛强调,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双方都认为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比喻两岸关系与发展。(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请将下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3分)朝代相关史实_______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清朝1662年,_______________(人物)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次年设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中考一轮复习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7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