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3年4月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三次作业
2013年4月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三次作业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共3小题,每小题10分)1.某矩形基坑,其底部尺寸为4×2米,开挖深度2.0米,坡度系数m=0.50,试计算其挖方量,若将土方用容量为2m3的运输车全部运走,需运多少车次?(KS=1.20,K’S=1.05)2.确定下列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每组试件的强度值(MPa)组别试件1试件1试件11303228231322033020393.计算下图(1)中钢筋及图(2)中箍筋的下料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取25mm附:①钢筋弯曲量度差取值注:d为弯曲钢筋直径②箍筋调整值:箍筋直径为8mm,量外包尺寸时:箍筋调整值为60mm;量内包尺寸时:箍筋调整值为120mm。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0分,共10小题,每小题7分)1.哪些土不宜作回填土?2.如何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3.简述轻型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4.模板的设计思路是什么?5.什么是锚具?什么是夹具?6.模板有何作用,对模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7.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孔道灌浆有何作用?有什么施工要求?8.土方压实的方法有哪些?9.钢筋冷拉的原理及作用是什么?10.简述一般抹灰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答案:一、计算题(30分,共3题,每小题10分)1.参考答案:挖方量计算:基坑底部面积:4×2=8m2,基坑上口面积:6×4=24m2,基坑中截面面积:5×3=15m2挖方量为:(8+4×15+24)÷6×2=30.667m3需要运输车次:30.667×1.20÷2=18.4≈19(车次)解题方案:从坡度系数的定义、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的可松性定义来计算评分标准:基坑挖方量计算正确得4分,运送车次得4分。2.参考答案:第1组强度代表值:30MPa;第2组强度代表值:31MPa;第3组试件无代表值,应作废。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参考答案:(1)号钢筋:L=(260+550×1.414×2+4230+260)-0.5×20×4+6.25×20×2=6515mm(2)号钢筋:L=[(250-2×25)+(600-2×25)]×2+120=1620mm解题方案:利用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评分标准:1)号钢筋2)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正确各得4分二、简答题(70分,共10题,每小题7分)1.参考答案:(1)含水量大的粘土(2)淤泥、冻土、膨胀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3)磷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解题方案:评分标准:2.参考答案: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分别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fcu,0=fcu,k+1.645σ。解题方案:评分标准:3.参考答案:挖井点沟槽,敷设集水总管;冲孔,沉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用弯连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起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解题方案:评分标准:4.参考答案:选型→选材→荷载计算→结构设计→绘制模板图→拟定安装、拆除方案。解题方案:选型→选材→荷载计算→结构设计→绘制模板图→拟定安装、拆除方案。评分标准:共7点,每答对1点得1分。5.参考答案:1.锚具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或结构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2.夹具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上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张拉台座上的临时锚固装置。解题方案:1.锚具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或结构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2.夹具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上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张拉台座上的临时锚固装置。评分标准:每点回答两分6.参考答案:模板的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按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位置成型。要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施工安全、经济,具体为以下几点: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解题方案:模板的主要作用是使混凝土按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位置成型。评分标准:模板的作用两分,要求每点一分7.参考答案:作用:一是保护预应力筋,防止锈蚀;二是使预应力筋与构件混凝土有有效的粘结,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与宽度并减轻梁端锚具的负荷状况。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在出浆口出浓浆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再继续加压至0.5~0.7N/mm2,稳压2min,再封闭灌浆孔。当孔道直径较大且水泥浆不掺微膨胀剂或减水剂进行灌浆时,可采取二次压浆法或重力补浆法。解题方案:评分标准:8.参考答案:压实方法:碾压法:依靠滚轮压力压实土方。适用于大面积填筑工程。如压路机、平碾、羊足碾等。夯实法:依靠冲击力压实土方。适用于小面积填筑工程。如蛙式夯、柴油夯、人工夯等。振动压实法:依靠振动作用使土颗粒失重、排列填充而密实。适用于非粘性土填筑。如振动夯、平板振捣器。解题方案:评分标准:9.参考答案:原理:将热轧钢筋在常温下,用超过该钢筋屈服点某一限值的拉应力进行拉伸,迫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达到提高强度、节约钢材的目的。作用:(1)钢筋屈服强度提高,同时钢筋被拉长,节约钢材;(2)调直、除锈;(3)如钢筋由几根短筋对焊而成(必须坚持先焊接后冷拉的程序,以免因焊接而降低冷拉后的强度),可检验对焊接头的质量;(4)使钢筋的材质更均匀。解题方案:从钢筋冷拉的原理及作用来回答评分标准:原理答对得2分,作用有4点,每答对1个得1分10.参考答案:主要由底层、中层、面层组成;底层主要起与基层粘结的作用;中层主要起找平作用;面层亦称罩面,主要起装饰作用。解题方案:从一般抹灰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来回答评分标准:每答对1层得1分,各层作用每答对1个得1分
本文标题:2013年4月考试建筑施工技术第三次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9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