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一、项目名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关键技术的研
一、项目名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二、提名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评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要求。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目前无异议。该项目围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从miRNA、细胞因子及靶蛋白等多个层次深入研究和阐述了肝星状细胞活化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新的分子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关键治疗技术以介入治疗为核心导向,通过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验证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发和改进了三种TIPS术中影像引导门静脉穿刺技术,探索并建立了聚桂醇泡沫硬化球囊阻断逆行静脉血管闭塞(BRTO)治疗胃静脉曲张的规范流程,为经颈静脉入路介入操作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防辐射屏风,形成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精准靶向治疗、多层次干预的综合治疗模式,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该项目组历经多年的努力耕耘,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共计发表论文283篇,于《Hepatology》《Radi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84篇;中文论文被引次数总计965次,SCI论文被引用次数总计626次;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指南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数百次;每年开展TIPS、BRTO例数国内第一。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受益患者众多,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在5项国家自然基金及4项省市级课题资助下,研究兼具深度和高度,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对学科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能够显著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疗现状,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项目简介我国是全世界肝硬化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在我国是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肝纤维化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前期病理基础,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与增殖被公认为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因此HSCs激活机制及抑制激活途径的研究成为预防和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关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包括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等。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致死率最高的并发症,急性出血6周内死亡率高达20%,且1-2年内再出血风险达60%。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门脉高压并发症,已成为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术式。门静脉是相对封闭的血管系统,TIPS穿刺难度大、风险高,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了极大的限制,有必要通过TIPS术中引导穿刺技术的改进,让更多的医生尽快掌握这项技术,使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并发症,血栓的形成不仅加重了门脉高压并发症,并严重影响了内镜、介入治疗以及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如何干预门静脉血栓,治疗门脉高压并发症是临床难点问题,需要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相比于食管静脉曲张,胃静脉曲张出血风险更大,死亡的风险更高。球囊阻断逆行静脉闭塞术(BRTO)是治疗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近来年得到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长期缺乏BRTO专用设备、器械,BRTO开展例数少,未形成规范的手术流程,影响了技术推广应用。本项目历经17年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等7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资助下,深入研究和阐述了肝星状细胞活化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新分子机制,验证了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发和改进了三种TIPS术中影像引导门静脉穿刺技术,探索了BRTO在胃静脉曲张中的应用,发明了一种新型防辐射屏风。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研究中,首先发现miR-143/145、miR-30c、miR-142-3p等小分子RNA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2、首次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TIPS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PVT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实TIPS能更好地控制出血,促进门静脉再通,而不增加肝性脑病的风险;3、首次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PVT患者TIPS术后无需抗凝,避免抗凝带来的出血风险;4、开发和改进了三种TIPS术中影像引导门静脉穿刺技术,即首次采用实时3DCT图像引导TIPS门静脉穿刺,首次采用3D路图引导TIPS门静脉穿刺,改进三维路径规划软件辅助TIPS门静脉穿刺技术。;5、建立了规范化的BRTO操作流程,论证了聚桂醇泡沫硬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发明一种新型经颈静脉介入操作防辐射屏风。本项目成果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共计发表论文283篇,于《Hepatology》《Radi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84篇;中文论文被引次数总计965次,SCI论文被引用次数总计626次;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指南2篇;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数百次;每年开展TIPS、BRTO例数国内第一。四、客观评价(一)查新报告结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5查新结论认为:在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范围内,除本项目组发表的论文外,未查到和本项目组查新点内容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二)成果评价情况四川省技术市场协会组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段钟平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成果评价。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材料,根据函审意见,形成综合评价意见如下:(1)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成果评价要求。(2)该项目研究发现miR-143/145、miR-30c、miR-142-3p等小分子RNA参与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完善了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认知,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前期干预和精准治疗奠定基础。(3)该项目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再出血的疗效优于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并进一步验证了该类患者TIPS术后无需抗凝,避免了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4)该项目研发的三种影像引导门静脉穿刺技术明显降低TIPS手术难度,提高了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有助于TIPS的大范围推广应用。(5)该项目首次在国内建立规范的聚桂醇泡沫硬化球囊阻断逆行静脉闭塞术(BRTO)操作流程,提高了聚桂醇泡沫硬化BRTO的安全性和可行性。(6)该项目的实用新型专利“经颈静脉入路介入操作防辐射屏风”提高了介入医生的辐射防护效率,保障了经颈静脉入路介入操作的防护安全。(7)该项目研究成果:共计发表论文283篇,被SCI收录84篇,中文论文被引次数总计965次,SCI论文被引用次数总计626次。共获得发明专利3项。项目成果在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应用,提高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整体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研究和技术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尽快推广与应用。(三)同行评价本项目共计发表论文283篇,被SCI收录84篇,其中《Hepatology》《Radiology》发表论文3篇,论文总被引用次数超过600次;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专家共识》《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组织和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发言数百次,在美国消化疾病周、欧洲消化疾病周、北美放射学会、亚太放射介入学会、中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等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中做重要发言。五、应用情况本项目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和介入治疗关键技术已推广应用至省内外多家医疗单位,协助完成基础研究多项,总计共完成TIPS4000余例,其中影像引导门静脉穿刺技术辅助完成TIPS800余例,完成球囊阻断逆行静脉闭塞术(BRTO)500余例,经颈静脉入路介入操作防辐射屏风在多家单位安装应用。本项目完成人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指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专家共识》和《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本项目研究成果为指南制定提供了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规范TIPS的临床应用,对TIPS的临床实践指导做出了重大贡献。本项目完成人近年来组织和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发言数百次,在美国消化疾病周、欧洲消化疾病周、北美放射学会、亚太放射介入学会、中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中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中做出精彩发言,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本项目完成人迄今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进修医师50余名,通过人才输送为省内外各层级医疗单位推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关键技术,提高我国消化介入整体发展水平。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应用单位名称应用技术应用的起止时间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应用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miRNA激活肝星状细胞研究、TIPS关键技术、TIPS引导技术、BRTO、防辐射屏风2006年1月至今李为民/028-85439331累计完成TIPS2500余例,其中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400余例;三种影像引导门静脉穿刺技术辅助TIPS累计400余例;BRTO累计完成210余例;防辐射屏风投放安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TIPS关键技术2011年1月至今王昆华/0871-65324888累计完成TIPS100余例成都军区总医院TIPS关键技术、TIPS引导技术、防辐射屏风2010年1月至今杨永健/18111615219累计完成TIPS150余例;3D路图引导TIPS70余例;防辐射屏风投放安装遂宁市中心医院TIPS关键技术、BRTO2012年9月至今陈拥军/0825-2292270累计完成TIPS100余例;累计完成BRTO30余例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实用新型专利经颈静脉介入操作防辐射屏风中国ZL201420169611.42014.08.27376770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赫李肖于洋王小泽有效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镜粘膜下剥离的隧道支撑器中国ZL201510002709.X2016.09.0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涛朱林林杨锦林吴俊超杨丽有效发明专利消化道胶囊内窥镜视频的纵览图生成方法中国ZL201510894392.52018.01.2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锦林甘涛吴俊超朱林林有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TIPS关键技术、TIPS引导技术、防辐射屏风2013年1月至今赵聪/18011517766累计完成TIPS100余例;实时3DCT图像和3D路图引导TIPS60余例;防辐射屏风投放安装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miRNA激活肝星状细胞研究、TIPS关键技术、TIPS引导技术2010年2月至今史维/18980083666累计完成TIPS60余例;3D路图引导TIPS30余例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TIPS关键技术、TIPS引导技术、BRTO2009年2月至今田巨龙/0812-2213315累计完成TIPS160余例;实时3DCT和3D路图引导TIPS120余例;累计完成BRTO40余例德阳市人民医院TIPS关键技术、TIPS引导技术2012年6月至今麦刚/0838-2202999累计完成3D路图引导TIPS50余例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TIPS关键技术、TIPS引导技术2011年1月至今崔汝相/0870-2152837TIPS引导技术全面应用于TIPS术中穿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BRTO2012年8月至今李宗禹/0692-2121798累计完成BRTO40余例七、主要完成人情况姓名排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共献杨丽1科室主任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项目组历时多年开展
本文标题:一、项目名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及治疗关键技术的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0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