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武汉市初三化学中考实验复习策略
武汉市化学中考实验复习策略一、化学实验在中考中的命题情况分析1.题型:选择题、填空题2.权重:5分—8分3.难度:中等偏难4.命题主要内容:常用仪器的使用;药品仪器的选择与连接;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设计与评价。5.命题核心: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与评价。6.考查的趋势:力度明显加大,权重逐渐增加,更加关注学生的亲身实验体念。1.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二、化学实验分类复习1.1记住常用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1.2把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平时养成严格、规范的操作习惯,反思违反操作要领时所造成的后果。1.3注意计量仪器的规格:精确度及正确的读数方法,能确定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1.4弄清哪些玻璃仪器能加热、哪些不能加热、哪些能直接加热、哪些需垫石棉网加热。例1、(1)选择仪器的序号填空:①量筒②烧杯③玻璃棒④试管⑤蒸发皿常用作少量药品反应的容器是,用于量一定体积的液体的仪器是。(2)为完成过滤操作,除选用(1)中的部分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2.气体的发生、收集、检验、除杂及干燥2.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2.2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2.3验证气体:先验水后验其他气体净化气体:先除杂后干燥2.4常见干燥剂: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例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3.装置连接实验题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气体流经洗气瓶时,一般要求“深入浅出”。例3:在实验室中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连接起来制取氧气。(1)装置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制取干燥的氧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若只改变装置甲中的药品,此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3)将丁装置充满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此时装置最合理、最简单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4.填写实验报告题此类题主要是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设计成实验的形式,给考生以亲身探究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的知识一般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这样的设计给中学化学教学和复习备考也指出了方向:紧扣大纲和教材,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4农民向鱼池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它和水反应时产生氧气,以增加鱼池中氧气的含量。回来后,同学们对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产物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把少量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产生什么物质?[猜想与验证](1)小明同学认为: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产生氧化钙。(2)小红同学认为: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产生氢氧化钙。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②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预期的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有氢氧化钙产生5.实验推断题此类题不仅要求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要相当熟悉,而且还要善于抓住题干的要求和提供的关键信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寻求解题的途径。例5、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铁片加入到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③将锌片加入到稀盐酸中;④将金属片x加入到Y中。(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1)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3)要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④中Y表示硫酸铜溶液,则x表示的一种金属是;如果x表示铜,则Y表示的一种溶液是。6.实验设计题主要考查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化学反应选择合适的试剂,然后确定实验仪器,并由此确定操作步骤。设计实验要注意遵循科学性、可行性,使设计的实验方案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例6、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到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入手进行探究。(1)他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作出了两种猜想(猜想①和猜想②)。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①: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猜想②: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猜想③:溶质为。(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是。(3)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方法一方法二7.实验方案评价题此类题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它要求考生对设计的方案要有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严密;是否安全、操作简便易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装置是否经济;实验现象是否明显;从环保角度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等。抽油烟机氢氧化和氧化钙固体浓硫酸蜡烛ⅠⅡⅢ例7、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蜡烛装置Ⅱ装置Ⅲ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不能”)。(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填“能”或“不能”),理由是。8.信息给予实验题此类题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的是初中学生目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题干,捕捉题设中的有用信息,发现本质,寻求规律,进而完成旧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和应用。例8:甲酸(化学式为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1)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2)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3)若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4)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9.探究性实验题此类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一般取材于课外,但考查的化学原理却是学生熟知的,这样使所有的考生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提高了试题的信度,有较好的测试功能。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再回想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而找出解决题设中问题的方法。例9: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提取汗液更科学?(填“方法一”或“方法二”)。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本文标题:武汉市初三化学中考实验复习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0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