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于淳循环系统定义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体循环(大循环)行程长,范围广,营养全身,带走代谢产物,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的各级分支全身毛细血管(气体和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右心房肺循环(小循环)行程短,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肺静脉的各级属支肺静脉左心房循环系统功能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进行。内分泌功能,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心钠素和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活性物质。心肌细胞所特有的受体和信号转导系统在调节心血管的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病,合称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疾病2005年7月2日晚,成功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在广东省三水区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6岁。2005年8月17日晚,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敏在长春的家中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46岁。名人的意外事件名人的意外事件2006年12月20日上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因心脏病逝世,享年72岁。2007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因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9岁。年代死亡率(每10万人口)列位/总死亡率50年代47.25(6.61%)60年代36.055(6.72%)70年代115.742(19.49%)80年代119.341(25.47%)2000年城市236.081(38.45%)农村186.561(30.77%)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总体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中国卫生年鉴公布心血管(包括脑血管)病死亡率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均列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先天性心血管病后天性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内分泌病性心脏病一、病因分类血液病性心脏病营养代谢性心脏病心脏神经症其他心血管病分类二、病理解剖分类心内膜病心肌病和(或)心律失常心包疾病大血管疾病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心血管病分类三、病理生理分类心力衰竭休克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乳头肌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动力循环状态心脏压塞其他血液分流心血管病分类年代内科住院构成比(%)病种排序1950s~1960s(全国)4.7~16.3风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先心病、梅心病1950s(上海)9.89风心病、高心病、梅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先心病、甲状腺心脏病、心包炎1990s(上海)24.24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高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先心病、肺心病、心包炎各种病因的心血管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由50年代的风心病占首位变化至90年代的冠心病占首位。风心病患病率随年代而减低,但高于发达国家,而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冠心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但仍少于欧美国家。先心病的患病率高原地区远高于平原地区。高心病患病率逐渐接近世界水平。各种病因的心血管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一、心血管病的临床表现1、症状发绀、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心悸、少尿、水肿、头痛、头昏或眩晕、晕厥和抽搐、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心血管病的诊断2、体征心脏增大征、心音的异常变化、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律失常征、脉搏的异常变化、动脉上的杂音和“枪击声”、毛细血管搏动、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肝大及或有搏动、下肢水肿等。环形红斑、皮下结节(风湿热);两颧呈紫红色(二尖瓣狭窄和肺动脉高压);Osler结节、Janeway点、脾大(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绀、杵状指(趾)(右至左分流的先心病)心血管病的诊断Osler结节: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红或紫色痛性结节,较常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Je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直径1~4mm的出血性红斑,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3、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多种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检查等。(2)器械检查侵入性检查心导管检查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等非侵入性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CT、放射性核素心肌和血池显像、MRI及MRA心血管病的诊断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踏车试验正常超声心动图64层螺旋CT心脏及冠脉整体效果图像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LAO45圆锥支右室支PDAPLV支架置入处4.0*19mm诊断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综合分析诊断思维病史——仔细询问症状——描述具体体征——认真检查实验检查——全面分析器械检查——有的放矢诊断格式需将各分类诊断先后同时列出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诊断举例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二尖瓣狭窄3.心律失常-心房纤颤4.心功能IV级(D级)大多数器质性心血管病预后较严重,但不同病种间预后不一。心血管病的病程中常发生并发症使预后更为严重。心血管病的预后心血管事件链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微量蛋白尿等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死左室功能不全重构心室扩张心衰死亡冠心病的防治心血管事件链有各种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产生各种靶器官的损害,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心室增厚,然后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直至心力衰竭和死亡。1.防危险因素2.防发病多重危险因素控制3.防事件稳定斑块/抗栓4.防后果胸痛中心/绿色通道5.防复发二级预防6.防心力衰竭构筑心血管疾病全面防线1、病因治疗2、解剖病变的治疗3、病理生理的治疗4、康复治疗心血管病治疗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2、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3、新的治疗方法4、遵照循证医学原则5、基因变异心血管病研究的进展
本文标题:循环系统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0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