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慧眼识大势:核心K线连载集锦
虾米老师之《慧眼识大势》(核心k线连载)集锦一步一步看大盘(一)核心k线节选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不懂得看大盘的涨跌规律,就算是拥有了最强、最好的个股的分析技能,也不见得能做好股票。大盘的涨跌对个股的起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大盘涨,绝大多数个股都会涨。大盘跌,绝大多数个股也会跌。大盘波段见顶,绝大多数个股也同样波段见顶。只有把握住了大盘的方向,才能把握住个股的机会。如果把握不住大盘的方向,那就不可能摸得到各股的脉搏。无论网络、杂志还是报纸,大都会每天刊登一些专家或者资深人士评价大盘的文章。这类文章除了极少一部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之外,更多的文章犹如隔靴搔痒,点不到要害之处。最为可笑的是有的文章洋洋洒洒几大篇,列举了一个又一个的过去和假设后,最后却得出了让人哭笑不得,不知所措的结论。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权威性,整天疲于奔命,四处补漏,满嘴谎言而不觉羞耻。真不知他们的那些文字是怎么造出来的,那些论据是用来干什么的。其实,大盘也好,个股也罢,它们的涨跌有着相似的的运行规律。它们都是围绕着压力与支撑做文章,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突破、拉升、调整、蓄势、再突破、再调整、再蓄势的简单往复运动。人们之所以看不清楚大盘,看不明白大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入到大盘涨跌的核心。没有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到技术分析的体系之中。错误的大盘分析方法和体系多如牛毛,虾米无法一一列举。但一厢情愿、主观臆测、人为假设的错误分析思路是目前绝大多数投资者所共有的弊病。对于这样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投资获利,而是如何根除这种弊病。根除这种弊病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从历史中找答案。既然如此,那就拿历史来开涮吧。如图所示,深市指数经过长期的下跌后,终于在400点的位置站住了脚跟。指数自1991年9月7日至9月29日展开了长达20个交易日的低位横盘,并于10月3日(箭头a)带量向上突破。该k线拉出后指数展开了2天的盘整,整理结束后于10月7日(箭头b)拉出了盘整后的上突破阳线。该阳线拉出后指数一气呵成,一鼓作气涨到了700点上方(箭头c)。随后指数围绕箭头c所示k线实体展开了7天的横盘整理,于10月28日拉出了盘整后的上突破阳线。该阳线拉出第三日,指数再次带量过左侧盘整期间的高位(箭头e),11月4日,指数又一次带量拉升(箭头f),但该阳线拉出后指数出现滞涨,整理5天后于11月12日(箭头g)拉出了新的突破阳线,在这根阳线的作用下,指数涨到了1206.32点。从400点涨到1206.32点,期间经历了盘整也经历了向上的拉升,在盘与涨的交替途中,虾米发现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要搞清楚的。第一,指数为什么分别在未作标记的横线、横线1、横线3所示的区域展开了调整?这些整理区间对未来的指数运行起什么样的作用?箭头a、b、c、d、e、f、g具有什么样的市场意义?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否在整理期间入场?能否在那些箭头所示的阳线拉出当日追涨?横线2所示的区域又有什么市场意义?从图2中可以看到指数在下跌途中由高到低分别在700点、600点、450点的区域内展开过抵抗性横盘,这三次横盘结束后指数都选择了继续回落。而图1-1中箭头a、c、f所示的阳线拉出后指数之所以立即展开调整是因为指数正好涨到了这几个抵抗性横盘。指数由低到高,涨到这些区域的时候,市场出现了大量的短线获利筹码和那抵抗横盘区域惨遭套牢的解套筹码的双重抛压,在这种双重抛售压力的作用下,指数出现调整是很正常的。另外,指数涨到这些区域的时候,如果主控机构想要继续拉抬股价,就得将现有的场内筹码重新分配,这个时候,能够完成筹码重新分配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股价回落。因此指数在未作标记的横线、横线1、横线3所示的区域展开整理是很正常的,是市场的需要。箭头a、b、e、g所示阳线都是突破阳线,而且从走势看,箭头a所示阳线是第一波趋势初起的突破阳线,箭头b所示阳线是第二波趋势初起的突破阳线,箭头e所示阳线是第三波趋势初起的突破阳线,箭头g所示阳线是第四波趋势初起的突破阳线,这几根阳线宣告的都是新征程的开始,因此当这样的阳线拉出来的时候,是最佳的进场日期。箭头c、f所示的阳线拉出来的时候,指数正好是站在700,900点位置的日子,箭头c所示阳线提示指数到了左侧的波段顶,箭头f所示阳线上涨途中的顺势阳线,距1000点的波段顶仅仅只有一步之遥。根据走出的历史图谱来看,这两根k线拉出来的时候不适合入场。不能入场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指数由低到高,涨到左侧高位抵抗性横盘区域时,市场存在的是大量的短线获利筹码和原抵抗横盘区域惨遭套牢的解套筹码,获利筹码的持有者前者会因心理的惧高,解套筹码的持有者会因害怕再度套牢而随时准备着抛售筹码。如果主控机构想要在前一波基础上继续拉抬股价,就得将现有的场内筹码重新分配,完成筹码重新分配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股价回落,股价回落能够把那些意志不坚决的人扫地出门。由于调整的幅度有深有浅,调整后的方向选择可上可下,这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地把握后续走势,所以大盘波段见顶当日拉出的带量阳线不适合进场。箭头f所示的k线拉出来当日指数以接近拉抬的尾声,其后续上涨空间已相当狭小。再加上续随时可能出现的调整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规避风险,因此这样的顺势上涨阳线拉出的当日也同样不适合进场。从图1-1中可以看出,横线2所示的区域是新近套牢密集区的上档套牢区,这个区域的套牢盘能否解套决定了大盘的后续走势,大盘想要短期继续,就得先站到这个区域的上方。由此可知横线2所示的新近套牢区是衡量大盘短线能否继续走好的量天尺。心得:一、大盘见底后发出的强势突破阳线是进场的信号。二、大盘完成一波上涨后多会出现调整,而调整结束后拉出的突破阳线是新波段的开始,同样是进场的信号。三、大盘波段见顶当日拉出的带量阳线不是突破阳线,使波段见顶的阳线,该阳线拉出当日于是指数波段完成,一般来说盘中不能进场操作。四、大盘上涨接近波段顶的时候拉出的带量阳线不是突破阳线,是顺势上涨的阳线,该阳线拉出后大盘后续上涨空间狭小,一般来讲,操作上不应该在该日采取买入动作。五、指数波段完成后展开强势调整,调整期间出现的的上档密集区是衡量后期指数能否继续走好的量天尺。指数能站到这个区域上方则新的波段可期,上不去则走弱。[本帖最后由亦喜大师于2007-9-317:31编辑]一步一步看大盘(二)如图1-3所示指数到达1200点位置后出现了回落,回落止跌的位置在850点上方。这个位置正好是图1-1直线3所示的前期强势横盘蓄势区。从图中来看,箭头a、b、d、e所示的k线全是带量阴线,这些阴线所具有的特点是跌至在支撑区止跌,且当日收盘不破支撑。这些k线拉出后的指数后续走势又与其他的带量阴线不同告。这些k线拉出后指数随后并没有下跌。一般来说,带量下跌表示抛压重,理论上讲后期指数应创新低。但历史走势告诉我们后期的大盘并没有创新低。为什么不跌?从这些k线的力度来看,它没有跌破支撑位的多空平衡,证明当时的空方力量有限,后期指数不跌,则说明多方仍然占优势。既然多方暂时占优势,那么操作上来说可以继续持股。箭头c所示的阳线是一根带量突破盘整和左侧短期套牢的突破k线,该k线拉出后指数没有继续上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图中来看,指数到达1200点后滞涨,经过四天的震荡,于第五日拉出了一根带量长阴线。这根k线的拉出告诉我们凡是在1991年11月13日至18日收盘前所有买进的投资者都变成了套牢户。而这段时间的成交额也告诉我们此区间市场成交异常活跃,大量的筹码沉淀在了900点上方。19日,指数强劲反弹,但这次反弹在18日开盘位置受阻。受阻的指数开始缓步下滑,在下滑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二个新的成交密集。直线2、直线三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箭头a所示的k线拉出后指数反弹,但这次反弹在直线1所示的区域结束。箭头b所示的k线拉出后指数同样出现反弹,这次反弹是在直线2所示的区域结束。反弹结束后指数围绕箭头c所示的k线实体展开了长达62个交易日的高位横盘。整理期间指数最低跌到直线1所示的区域。整理结束后,指数再次选择向上,这次拉升的第一次止步调整位置在直线4所示的区间,而不是直线3所示的区间。看到这里的时候,虾米相信大家心中已经存满了疑问。第一次反弹的高度为什么在11月29日的开盘价位置?第二次反弹为什么到11月26日至11月28的上档密集区结束?如果大家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一定会发现11月29日的阴线拉出后的随后两天下跌的指数是正在该日的下引线内运行。从11月30日至12月23日,指数始终都是围绕11月29日的k线展开的小幅震荡,因此那段时间的走势不能看成是反弹,应该看成是横盘蓄势。箭头c所指的k线发出当日指数不但突破了盘整,而且站到了11月29日那根k线的最高位上方。这一天是趋势与压力的双重突破日。指数之所以在直线2所示的区建止步是因为指数过去曾在这个区间出现过多日的抵抗性横盘,这种横盘是主力刻意营造的,是当时大势所趋的一个写照。当指数后来再上涨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主力为了掩盖其当时横盘的真实意图,多会在这个区间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来迷惑其他投资者,以达到出货或者清洗浮筹的目的。这就是这波反弹为什么会在直线2所示的区间结束的本意。从图中也可以看到,经过长期盘整后,指数于箭头f所示的当日拉出上突破k线后的指数调整不在直线3所示的区间,而在直线4所示的位置。为什么是这个位置?从图中来看,1991年11月18日的大阴线拉出后的成交密集尽管是在1000点至1064点的区间,但这段时间内的整体成交密集的上档在11月8日的开盘价位置,指数没有在1000-1064点的区间整理,说明大盘的走势强。当指数上涨到1100点的区间时,主力又一次来到了他原来实施下跌计划的位置。这个位置与其说是散户的坎,倒不如说是主力的坎。主力要想继续做多,就得过这个坎,主力如果不想继续做多,就一定不会过这个坎。这就是指数为什么不在1000-1064点的区间整理而是过了1100点后才整理的真正理由。由此可知,对于大盘来说,在下跌途中能够出现止跌的位置是左侧的拉升途中的蓄势区域,指数出现调整的位置是在拉升途中到了左侧下跌途中出的抵抗性横盘区间或者实施抛售计划的起始位置。而从图1-3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指数止跌后再次可以参与的日子是止跌后指数选择了上突破,且突破当日指数过了离其最近的顺势下阴线所构成近套牢区(箭头c所示的阳线拉出当日就符合这个认识)。波段出局的日子是指数到了左侧抵抗性横盘区间或者实施抛售计划的起始位置时无力站到这些区间的最高密集套牢区的时候(箭头c所示的阳线拉出的第二天指数没有到左侧套牢密集区的最上方,后期的回落继续调整就是证明)。波段持续持股的展开应该是指数到了左侧抵抗性横盘区间或者实施抛售计划的起始位置时稳稳站到了这些区间的最高密集套牢区的上档(箭头f所示的阳线拉出次日指数站到了左侧套牢密集区的最上方,这波完成后指数只做了一天的调整便继续上路了)。这个结论是我们通过对图1-3的详细分析得出的结论,至于结论的正确与否,不是虾米说了算,还是让后续的走势来验证这个结论的对错吧。慧眼识大势(三)图1-4告诉我们指数在1000点的位置发出上涨信号后,在上涨途中出现过较长时间蓄势整理的区域分别是1200点、1600点、1850点、2200点和2450点。直线3、2、1分别指的是1200点、1600点、2200点的区间由于1850点,2450点的区域是突破左侧横盘整理区间新高后的次日展开的整理,居左侧盘整蓄势期间的高位之间没有多大的空间,因此未计入波段完成的蓄势范畴。图中箭头a、b、c、d、e所指的k线均是整理结束后的有效上突破k线,这些k线拉出后指数都选择了继续拉升。对于当时的市场来说,那些横盘区间在当时担任的是蓄势整理的角色,那些突破阳线扮演的是继续突破的角色。那么这些阳线和蓄势整理区域在后期股价回落的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从图1-5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指数在2800点的位置见顶后的第一次回落止跌位置是2200点的区间,而这个区间正好是最后一波上涨前的蓄势区域。这次止跌后指数反弹的高度在2400点(箭头a所示跌至支撑区,次日反弹,第三日结束)。反弹结束后指数再次回
本文标题:慧眼识大势:核心K线连载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1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