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爱家乡查村情--莲塘村
`“莲塘古村落”-----爱家乡,查村情这条古老的小村掩映在几棵苍劲的老榕树下,村头一陈氏祠堂,祠堂前有一个长满荷叶的莲塘,莲塘村可能就是由此而得其名吧,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树木郁郁,芳草青青。莲塘村详细介绍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莲塘村面积: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山地面积6500亩人口:常住人口2100人经济状况:主要农作物及特色农产品有水稻、白兰花、龙眼、黄皮,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元/年莲塘村-现今九龙镇莲塘村是广州最美乡村之一,历史悠久,建村距今已有700多年,人文古迹陈氏祠堂、鸿佑家塾、季昌书室;生态园林公园、荷塘……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没有商业开发,旅游资源丰富.莲塘村-现今村集体经济薄弱,年收入才4万多元,对一年的计生工作及村两委干部工资支付也成问题。村内小型企业只有一个,上年纪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出路不多。村里有人文古迹陈氏祠堂、鸿佑家塾、季昌书室。白玉兰森林公园、生态园林公园、荷花塘为该村的主要景观。教育设施有九龙一小莲塘分校一所,全校学生总人数120人。该村近几年来村容村貌大有改善,自来水、有线电视已进入家家户户。村“两委”干部共7人,有党员62名,由包庆红为党支部书记,陈何仔为村主任,领导村两委干部及全体党员、社干部,通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班,大家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提前完成镇委镇政府下达的第四季度计生工作任务及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任务。完善村两委会每星期例会制度,提高办事透明度,及时公开办事结果。治安队伍建设及保洁队伍建设井然有序,村容村貌得到常年保证古村落充满历史尘埃,由于离市区远,所以村里的经济条件就比较较差,因此也得以保留了原貌,不过根据市政的建设,村里还是具备挖掘的资源,可以打一张“未来牌”。村头建有一个应该是新建筑的观景广场,隔着莲塘距离陈氏祠堂100多米,远眺陈氏祠堂,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村里人介绍,最佳观赏的季节是每年6~9月,可以想象,那时候是满塘的荷花开放。莲塘古村:华南第一大姓陈氏从珠玑巷迁居在九佛镇的村庄,位于九佛镇莲塘村内。自此繁衍后代,逐步形成村庄——莲塘村。发展至今,莲塘村已经历860多年风雨历史,现有人口2000余人,村民多姓陈。莲塘村距离广汕公路仅两公里路程,村落坐北朝南偏西,在紧挨东门楼的南侧,有一口山泉汇聚出的水塘,每逢夏季,野生莲花盛开,莲塘村因此得名。莲塘村处于洼地,难免雨季水害。但村人视此莲塘为风水所在,一直不敢开渠疏涝。后来,此一禁忌被打破,莲塘野莲,果然从此绝迹。莲塘村有广袤的农田和连片的竹木果林,西福河绕村东而过,自然环境清幽和谐。来到村前,便见宽阔的地坪,面积约莫1.2万平方米,其上有晒谷场、麻石街和半月形水塘。莲塘村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棋盘状,建有10列8排村屋,村屋的左右侧及后面建有带状建筑围合,整个村庄被建成东西阔177米、村屋每列有纵巷、每排有横巷分隔,形成11条纵巷,8条横巷,呈棋盘纵横交错,整齐有序。纵巷阔1.3米,横巷阔1米,地板皆由青砖、花岗岩、红砂岩铺就。而在村前,左右侧及村的左后角各建一门楼通外,右前侧门楼至今保存完整,其余两座门楼的顶及左右山墙已毁,仅存正面墙和门洞。南北深85米、建筑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围村。村主任毛善初介绍,莲塘村现存明清时期建筑有80多座,其中洪圣宫1座,祠堂、香火堂共8座,书房3座,炮楼1座,其余多为民宅。莲塘村民宅的建筑结构有三间两廊式、带状布局式以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式三种类型。这些民宅,除小部分毁废或残缺外,其余保存良好。三间两廊民宅天井早被封顶改为室内空间,由原来的1户分为3户。现村民大多数已迁往村外新宅居住,但古村落的基本格局和基本房屋仍保存。2000年,莲塘村被公布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记者在莲塘村走访时,村内的砭愚毛公祠里,安坐着一群老者,他们相互间罕有言语,只是以专注的目光追随门外不时路过的行人。他们在这里劳作、守望,见证了莲塘村绵延至今的点时刻,身形神态依然藏有一股古风。在莲塘村,历史并不完全依赖人的记忆,民风与古建筑,才是它最有价值的见证和记录者。这才是莲塘村史的刻度。莲塘洪圣宫位于村东北面,坐北朝南,五间两进。据庙内雍正十三年碑记记载,该庙始建于宋,清代多次维修。香火祠堂位于村中心,坐北朝南,三间四进。始建于清。莲塘大书房位于村东面,坐北朝南。始建于清,清至民国均有维修或增建。莲塘炮楼位于村左后角,坐北朝南,是一座防御建筑。始建于清晚期,建国后有维修。莲塘西门楼位于村西面入口处,坐东朝西。始建于清。毛氏大宗祠位于莲塘小学内,坐西朝东,三间三进。始建于明,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2004年有维修。砭愚毛公祠位于村右侧,坐北朝南,三间三进。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最近一次维修是1984年。兰毛公祠位于村南面,坐北朝南,三间两进。始建于清,后有维修。祠堂高大的防火墙向两边翘起,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屋檐上的灰陶在翠竹绿树中闪闪发光,这是典型的广府建筑。我们走进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天井与厅堂,高大明亮,其建筑是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的正门用麻石装嵌。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布局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分为三进深,厅与厅之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通风采光。大厅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还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等功能。乡下还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婚嫁喜庆都在村子里的祠堂举行,添男丁的家庭有上灯和摆灯酒的习惯。祠堂、老屋、老榕树都挂上灯笼,村里生了男孩自然很喜庆。我来到的时候,刚好村里有人家做婚嫁喜事,这是村里的人家在帮忙,准备当晚在祠堂大摆筵席。祠堂的左边是一个厨房,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忙碌的大师傅用大铁锅煮菜,做的都是乡下传统的煮菜,这叫“浮皮”,如果这道菜在高档一点的筵席里,应该是用鱼肚做材料。这道菜也是古老的乡下菜式,叫“芋头炖扣肉”,特点是颜色特别深,大块的肥肉经过3个小时的焖炖后,肉烂出油,芋头刚好把肉汁吸收,当芋头和肉的香味很配合地放出游人的香味,寓意着喜气洋洋。莲塘村的日照时间充足,优良的土壤条件,除了适合发展农业外;众多的丘陵坡地,也为白玉兰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九佛作为传统农业镇,从70年代初开始,九佛镇的农民就开始种植白玉兰,至今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花量800多吨,是东南亚最大的白玉兰种植地,其中以莲塘村种植最多,规模最大。如今似乎没有村民种植白玉兰了。莲塘村的日照时间充足,优良的土壤条件,除了适合发展农业外;众多的丘陵坡地,也为白玉兰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九佛作为传统农业镇,从70年代初开始,九佛镇的农民就开始种植白玉兰,至今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花量800多吨,是东南亚最大的白玉兰种植地,其中以莲塘村种植最多,规模最大。如今似乎没有村民种植白玉兰了。后山-莲花公园祠堂的后面,是一座不高的小山,估计5-60米高,树木青葱,沿着上山的石路,我们走了上去。山上林木幽深,古树参天,随着缓坡徐徐上升,视野所及,一片绿洲,一些不知道是什么树,微风吹过,树上长的花絮就纷纷扬扬,煞是好看。莲塘公园:旅游观光赏花好去处,7-9月份莲花正开,送来缕缕幽香,位于莲塘村中心地段。石板桥莲塘边是一条用红色石头所建的双孔石桥,叫“清濯桥”,擦看桥面走过的痕迹,这石桥应该是有一定历史的建筑。“清濯桥”的两边刻着图案,有花纹,也有象蝙蝠之形状,象龙头呈V字型,并且嘴里吐着水花。龙尾缠绕,两头相对含花,呈八字型,嘴里吐着水花,我虽然看得不太懂,不过我知道一定是吉祥的图案。看这些标题“人民食堂”,这里面沉淀着大跃进年代的气色,那时候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的聪明和才智最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人们作到了应该做到的一切;贡献了可以贡献的一切;完成了能够完成的一切;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人民食堂我往内墙里看一下,泥砖房子里面还有零零丁丁几户村民,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莲塘村现状可能只是我国许多农村的缩影,很多农村不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反而将很多古老的东西丢失在向现代化行进的道路上了,看着古人规划整齐的古村落,再看看旁边村民各自随意修建的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式样杂乱的小楼房,你会有何感想呢?记住这些即将消失的古村落吧。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背景图片: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教程:教程:教程:资料下载: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爱家乡查村情--莲塘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2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