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忻州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忻州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01更新时间:2010-4-16一、指导思想以师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朝着高考举起课改大旗,走进新课程。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让十六字方针真正走进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二、课改目标1.学生的学习观念有一个大的改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记笔记的习惯、复习的习惯和对知识不断进行阶段性整理的习惯。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一个大的改变。即基于原来的知识经验、文化背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理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会学生会阅读、会思考、会检索、会应用、会调控。3.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一个大的改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由重备教材向备学法转变,由重教案的研究向重学案设计转变。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包括精讲精练、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的习惯;注重知识传授与对学生学习方法科学指导并重的习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提高及时发现与鼓励、引导的习惯,广泛探究和运用问题推进式、启发讨论式、实践探究式等先进教学模式的习惯。三、各学科教学改革方案【语文】语文课改应该着力于突出对学生思想的提升,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让培养出的学生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从思想认识上提升学生,其次,多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学生合作创新能力提升创造条件和机会,语文学习就在不断的参与活动中得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原则是: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为目的。各课型教学策略:教学课:分讲读课和自读课。讲读课采取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师生互动形式。自读课采取读练结合,读写结合,读议结合等方式实现师导生读。阅读课:包括方法指导课、读法交流课、自主阅读课等形式。方法课以老师讲为主,读法交流课以师导生讲为主自主阅读风味读录评三步。写作课:当堂作文,下课收。口头作文抽答展示。拟写提纲,小组评议后展示。课下写,事后讲评。批改形式师批师改、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相结合活动课:主题演讲,书写比赛(比速度、比卷面。)背诵比赛、辩论赛、读书交流会、对联猜谜语、文学文化常识名著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教学课4节阅读课连拍2节。写作活动课间周一节。阅读教学课:教师的作用在于先给学生定方向。激发阅读的热情。教师可以结合文体特点来指导学生阅读。先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文体知识,然后结合这些知识去解读具体课文。阅读时注重绿色阅读,不给学生任何参考资料,让学生接触文本本身,感悟文本内容,生成自己的认识,提出本人的疑问,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只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做到精要的讲,把课堂时间和自由还给学生。这样,学生会越学越有兴趣,因为他是有收获的。如果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那就让学生彼此去提问吧,让会发现问题的学生给他以启示,给他们提问题的主动权和机会。学生阅读后生成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去解决。老师可帮助学生确定查找资料的的方向。把课本作为例子,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的文章篇目,忽略教科书中的某些篇章。课后练习题更是灵活掌握取舍。只要学过一篇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认识或者情感态度或者知识能力方面的一点收获,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更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学习带来的参与感,主角感,成就感和其他的深刻体验,这些远比老师讲解后的效果要好得多。学完一篇后,让学生写点杂感,札记。可以在班内发表,班内可以办一份班刊之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时间让他们自己交流。实现读写的相辅相成,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课上,教师还可以结合高考的相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渗透。【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教学内容也做了较大的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必然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通过复习提问,复习已学知识,以达到知识的链接;讨论解疑,组织学生讨论已学知识,挖掘学习中的疑、难点,提出质疑,以澄清模糊认识,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教师设疑,创造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式组织教学。2.自学探究要充分体现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认知的潜能,以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课堂中教师规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自学主动汲取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其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自学过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差异,学生的感悟会有所不同,会存在着一些疑点、难点,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自己探究到问题的缘由。这样,既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既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解疑设疑解疑: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标志。在自学探究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部分学生虽然通过讨论探究与合作但仍不能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恰当方式予以点拨,解疑。在解疑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所得。设疑:是教师站在学科知识的制高点上,通过对教材、教学大纲的感悟和钻研,系统地、分层次地、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通过解疑、设疑,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使学生的学力水平在三个不同层面上得以提升。4.练习反馈练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因此习题应具有典型性,学生板演应具有示范性。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点拨。反馈后,进行点评,先学生评后教师评。运用“矫正信息”理论及时矫正,澄清学生中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同时对学生思维活动中迸发出的创新火花应给予激励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练习的过程是学生开拓创新的过程,教师既要爱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也要引导学生注重创新的科学性。5.小结作业小结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归纳和提炼。通过小结使知识纳入系统,使知识形成知识树。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来完成,从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通过作业消化吸收新知识,完成认知过程。(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1.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性别、才能、个性、成绩、爱好、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互助合作。同时可以采用多种编排方法,组成各种合作学习小组。这样能让学生尝试着与不同的人交流、合作,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在社交场合中怎样采取主动和如何应付别人的主动邀请。因而,在合作学习小组的编排上,我们既可以采用常规方式,也可以采用自选方式进行。但对于自选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人数不可过多。一般来说,一个小组可以由两人或四人组成,不亦采用三人或超过四人以上的小组。因为三人小组会造成由于其中两人彼此更加相投,而剩下的一人自然有冷落之感。而超过四人的小组常常会有大多数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安静,参与程度下跌。(2)不要让学生永远都找固定的人作为小组成员,以免形成派系。我们可以告诉全班学生我们要求他们逐渐了解更多的同学,并与其进行合作。此外,在组的编排上,除了采用常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同类编组法、报数编组法和纸牌配对法等方式让学生能尽可能多的接触其他的成员。(3)对于那些没人愿意与他们坐在一起的学生,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让这些学生回到集体当中。比如可以私下找几个本性敦厚的学生谈一谈,他们最可能慷慨出手。还可以在班上与全班同学一起坦诚地面对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说:“这些天来我注意到有些同学不如别人那样迅速地被选中作为小组成员。既然我们想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我希望你们能改变方式,确保人人都有伙伴,希望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在班级里是有价值的组成部分”。2.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任务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动力,才会“想方设法”去完成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目标并非是简单地找到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全组同学都明白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它注重个人目标、小组目标、班级目标的共同完成。我在进行教学实践时,一堂课的开始,会利用幻灯片等形式把本课内容的简短引入及该堂课的目标要求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与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讨论。3.通过合作讨论进行小组预习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预习环节的教学,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时,我会根据教材内容,先设计好小组合作的任务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各个小组,使学生知道在预习时应该如何做。通过小组合作任务的制定,让学生知道怎样对所学知识进行合作讨论,达到整体把握,怎样对所学知识进行抽象分析,怎样找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4.通过合作探究进行组内合作学习这是合作学习的中心环节。合作学习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单向型互动、双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的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观念,视自己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另外教师不能把自己当作是课堂的“看客”,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当学生意见发生分歧或争执时要协调解决,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倾听、交流辩论、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来共同完成目标任务。5.通过各组间的交流理顺知识脉络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内成员对所学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汇报,各组代表纷纷发表本组合作探究的初步成果,交流各自的探索过程和体验,从而使每一位学生能从各组的交流中综合意见,做出比较完整、理想的结论。在代表发言时我允许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若其他组有异议时也可进行辩论、反驳,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的体验,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此阶段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小结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6.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反馈、评价(1)反馈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及时反馈、补救,所以建立多渠道的反馈系统是每一个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状况的有利工具。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信息卡、随堂检测、数学日记等反馈手段来达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多元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时,我采用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及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评价,改变了以往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人轻集体的评价方式。小组成员共同达到目标,是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应该注重过程与发展,既要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更要对小组进行评价,既要注重对智力因素的评价又要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总之,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7.通过反思,巩固、拓展教学成果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人要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有反思才能让人不犯重复的错误,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对于一个合作小组同样如此,小组可以反思分工是否合理;反思探索过程是否得当;应如何改进反思探索的其他途径;反思其他小组的得失便于本小组的改进或借鉴。这一步既是对合作成绩的巩固,也是对合作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另外,教师
本文标题:忻州实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2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