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辩论材料:安全管理应该制度化还是人性化
一,定义:安全管理(SafetyManagement)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企业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卫生管理;企业安全管理的对象包括:生产的人员、生产的设备和环境、生产的动力和能量,以及管理的信息和资料;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等。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技术,不单单指的是某一领域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人性化管理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人性基本属性进行管理的管理哲学。因此,必须对人性有所了解。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有的社会学家在组织领域研究制度化,把它作为组织变迁的一种方式;有的则侧重制度体系的完备。二,论点及论据正方:安全管理制度化应重于人性化正方立论:这个辩题的观点在道理上和实际生产生活中更能站得住脚,因此我认为立论的方向应结,合生产中制度化的实际,主要以阐述事理为主,多以解释“为什么要制度化”(因为从事实看起来这是无可辩驳的)来说服观众和评委。正面论点一:规章制度是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论据:电力工作需要很高的危机意识,而且在工作中危险点很多,很多时候,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惨剧,一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不犯所有错误,也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犯单个错误,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他绝不会在任意时间内犯任何错误,人性是不完美的,但是制度的存在使得安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滴水不漏,尽可能减少人为犯错的机会,天灾不可免,人祸尤可避,制度化是生产工作中的重必须,干工作绝对离不开规章的保障。正面论点二:规章制度可以规避人性的弱点论据:事实可以证明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性中的弱点恰恰是事故的源头,松懈心理,麻痹心理,侥幸心理,你若打开任何一个有关的安全案例分析书籍,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安全事故都往往起源于类似种种,正如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人非圣贤,谁没个松懈大意的时候,谁没个狂妄自大的时候,谁没个心存侥幸的时候,这一松懈,很可能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想任何一个珍爱生命的人都不会不拿制度当回事,制度是死的,他客观的存在于那个地方,不会为人的意志所改变,只要遵守制度就可以避免人性的弱点,人性好比一件刚一做好就破了个大洞的衣服,正是规章制度补丁般的对其进行了弥补,倘若放弃了这块补丁,这个洞就会越来越大,后果可想而知。正面论点三:事实证明,电力安全制度化是长期凝炼的必然产物,毋庸置疑。论据:任何一个社会团体在设立之初,往往都是管理杂乱的。以电力安全为例,事实上在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化之前,同样也有一个人制多于法制的管理过程,人们多是凭借自己的直觉或是经验判断去完成工作,但是,久而久之问题就开始显现,一个一个的安全事故接连发生,于是人们开始反思,逝去的人不能让他们白白逝去,如何让后人引以为鉴避免重蹈覆辙才是关键,于是制度产生了,每一条安全制度都凝结着先人血淋淋的教训,这是一次又一次披荆斩棘的尝试的出来的结论,过去被证明是有效的,将来也会有效,这是不容否定也不该去否定的,既然已经可靠有效,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质疑制度化这个问题本身,思考如何贯彻制度化和完善制度化我想会来得更切实际点。正面论点四: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化,符合社会主义法制化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大势所趋。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事实上,我们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化,可以看做是这部国家根本法律的外延和补充。反方:安全管理人性化应重于制度化。反方立论:这个题目我认为对反方稍有不利,反方的论述应该从宏观的方向入手,并不否定制度化的作用,但要强调制度化的弊端,将辩题中“人性化重于制度化”中的“重”字体现出来,应该多举例子说明,制度化会带来哪些弊端而现在如果实行人性化恰恰能避免这些弊端(以此说明改变制度化的必要),说服评委。反方论点一:人的创造力源于人性,过分的制度化抹杀人类的人性,无异于扼杀人类的创造力。论据:制度规避了人性的随意,却难免会矫枉过正,同时也扼杀了人类的创造力,想想吧,为什么四大发明都源于中国,而真正发扬光大的却是外国人,想想吧,为什么偌大的一个清国,在康雍年间GDP相对于世界其他所有的国家的总和,却在不到半世纪沦为路人皆可欺,是什么扼杀了古时候的中国人?对,是根本不考虑人性的制度!制度之必须我并不反对,但是过分的崇尚制度却往往是灾祸的根缘,他会使得一个整体缺少创造力,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缺乏创新的精神短期来看似乎无碍,但是长期呢,一棵不长新芽的老树还能逢春么?什么都是按照既定的来,没有了尝试,没有了创造,枯燥乏味,制度固然重要,但是还是需要人性来润色,不是锦上添花,现在看来是雪中送炭。反方论点二:制度化使得工作僵化死板,过分的崇尚制度有时候反而使得工作无效率。论据:这是制度化与生据来的缺点-----死板,僵化。第一步必须做什么,第二步必须做什么,制度化最致命的弱点就体现在这里,制度只有一个,他最多只能体现出制度制定者所能想都的一种或是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世事复杂,我们遇到的问题永远比已经掌握的解决方案多得多,遇到制度不可规避的风险怎么办呢?明明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办法又安全又快捷的解决问题,而我执行了制度,反而在某种情况下使得工作更加复杂了,这样的情况太多太多(举例……)……反方论点三:不人性的安全制度会引起人的反感,所以即使制定出这样的制度也会有人不遵守,这样的制度形同虚设。论据:翻阅安全事故实例的书籍,不难发现,事实上很多事故的发生并不是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风险规避,恰恰相反,经过多年的实践往往安全制度已经完善到了可以说滴水不漏的地步了,按理说制度化已经到了极致,那为什么还是会发生事故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不遵守,为什么不遵守?那是因为制度的制定者没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制度,人们没有动机没有动力去遵守,倘若我们变幻一个方向,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多给人一个关怀,人性的制定一些制度,让员工感念安全管理的重要,高高兴兴毫无抵触的去遵守规章,这样不好么?冷冰冰的制度化能做到么?反方论点四: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企业实现与员工共荣的最高追求。论据: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然而这些制度化做不到。三,论据材料材料一:制度化与人性化的优劣对比制度化管理有利于公司发展1、我公司老板认为尊重员工就是忽略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要多相信员工的自觉性,不要用许多条条框框的制度约束员工,使他们成为只会按部就班的“机器人”。但有时我觉得老板的这种所谓“人性化”管理无形中纵容了不好的行为,同时也打击了很多一心向上的人。员工们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做得好没有奖励,做得不好也没什么关系,即便是问题很严重,最多也不过就是老板找去谈一次话。到了后面连许多员工都觉得公司没有制度无法发展,于是公司订立了一些制度,但无人抓落实,制度又形同虚设,几天之后又是老样子了。各部门经理也很矛盾,有的部门能够认真将制度执行下去,有的部门不执行,结果员工之间私下又有议论,某经理太坏,某经理人好,弄得经理们很难做人。至今为止公司对于有些好的现象不持续的做过一些奖励,但从未惩罚过那些表现差的员工,甚至是对于人品很差、损害公司利益的人都不愿意“伤害”,老板认为对他们的惩罚是伤害。这样的结果我们公司的员工越来越向温水中的青蛙了,责任心也下降,满怀激情的新员工不久就变成了“老油条”开始混日子过了,工资下降不检查自己工作态度或工作方法是否有问题,而是满腹牢骚的埋怨公司(其实这种人很多时候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但他还装得很委屈在后面唯恐天下不乱,以掩饰他的无能)……,其实我认为进行制度化管理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只要有专人落实执行,循序渐进,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全公司各部门统一进行,我相信追求进步、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员工还是乐意接受一些挑战,不能接受的人就是公司要淘汰的人。(©世界经理人)2、当今企业发展的灵魂是管理!制度化管理更具有广泛适用性,因为对于任何人都是在同一制度约束下活动,具有一定的公平性。3、每一项章程在建立之初,人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和不舒服,这就需要管理者花费精力不厌其烦地去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地引导,久而久之,人们对管理规定熟悉了、理解了,也就会自觉地去遵守。也只有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减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人为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性化中的最基本需求(生理的需要、安全与安定的需要、社会性的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才能使人性化管理得到充分施展魅力的良好环境,使人性化管理向着人性中善良、美好、光辉合理的方向发展。没有严格彻底的管理规定来制约,再完美的人性化管理也将会成为泡影,或许可以在制度化的余荫的恩泽下可以支撑片刻,但是如果稍有风吹草动,那些所谓的“无为而治”怎么能够经得起风雨的袭击?4、制度化管理是任何一个公会实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没有制度和在这种制度下实行按部就班的管理,这个公会就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产生效益。因此,制度化管理是必需的、无条件的和最基本的,离开制度化管理,其他的管理就无从谈起。举几个简单的例子:DKP的管理需要制度,不然在装备的分配上非常容易出现争论,如果没有制度进行规范后果可想而知。主力成员的管理需要制度,相信每个人加入公会都是为了向高端FB进军,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完全由团长根据自己的意愿组人,时间长了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公会财务管理需要制度,没有制度就会产生财务管理的混乱,这样军心不稳,很难留的住人。通过上面一些简单的例子,可以看的出制度化管理是一个公会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如何制定好的制度也是一个值得会长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有很多公会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这些大家可以借鉴,但同时要根据自己公会的情况做出一些修改或制定一些新的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必须把握好下面4点:1、制度出台的需要性:任何一项制度的出台,必须是针对性的,是公会管理所需要且与公会最本质的目标相
本文标题:辩论材料:安全管理应该制度化还是人性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4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