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末年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主张,虽然他没有来得及亲自推行,但后来秦朝统一全国后,却基本上都采用了。韩非在文学方面也有较高的成就。善于用寓言说明问题。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蔡桓(huán)公,蔡国(现在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主要人物一见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嫉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嫉。”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二见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三见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四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针石之所及;在肠胃,火齐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结局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君有嫉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骨髓,……蔡桓公寡人无嫉(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病理分析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针石之所及;在肠胃,火齐()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来扁鹊逃跑到秦国去了。他为什么要逃走?同学们考虑,桓公的病是一下子就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的吗?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2003.11
本文标题:扁鹊见蔡桓公课件B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0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