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考点25: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史江阴市长泾中学沈庆复习目标一、列强侵华的阶段及特征二、列强侵华的基本史实三、对列强侵华的规律认识一、列强侵华的阶段及特征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9~1945)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二、列强侵华的基本史实19世纪中期背景表现特征影响欧美清王朝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侵略国家…侵略方式…列强关系…政治上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背景表现特征影响欧美清王朝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侵略国家…侵略方式…列强关系…政治上经济上背景表现特征影响欧美中国日本出兵山东,提出“二十一条”破坏辛亥革命侵略国家…列强关系…政治上经济上1901~1919背景表现特征欧美中国破坏国民革命,制造“四大惨案”操纵军阀混战(直皖、直奉战争)侵略国家…列强关系…1919~1931背景表现特征日本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过程…方式…结果…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欧美1935年华北事变影响背景表现特征中国建国初期,美国孤立封锁新中国美国推行“扶蒋反共”,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国家…方式…二战后美国影响三、对列强侵华的规律认识1、列强侵华的原因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原因之一。2、列强侵华的阶段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市场的愿望。甲午中日战争以侵略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日本侵华战争,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结果。3、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侵略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华进行激烈争夺。在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4、列强侵华过程中关系的变化侵华过程中,列强勾结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侵华过程中,列强为了最大限度扩大本国利益,限制他国利益,因而不可避免的发生利益冲突和相互争夺。5、列强侵华的结果除了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失败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这也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根源。5、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攫取大量特权,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列强还干涉中国革命,阻挠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方面,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了近代中国长期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破坏性建设性表现在:(1)政治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发生变化,清廷内部也产生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化。(2)经济上,中国开始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所。同时,中国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经济朝着半封建和近代化的方向发展。(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探求新知,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的新式学堂,兴起留学教育,这些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的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4)外交上:列强开埠通商、公使住京和自由传教等特权,客观上迫使清政府逐步放弃闭关自守政策。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的标志。西方列强在侵华的时候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是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进步。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习题巩固(2004年上海卷)进入19世纪,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自恃富强,动违禁令……日形狂诞”。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打开商品市场B扩大资本输出C夺取香港诸岛D巩固远东霸权(2001年全国卷)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004年广东卷)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2004年广东卷)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2004年江苏卷)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国家是A英、法、俄、美B英、法、俄、美C美、英、法、俄D俄、美、英、法(1995年上海卷)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进入中国腹地。1864年时他们最远可到的通商口岸是A九江B汉口C宜昌D重庆(1993年上海卷)清朝时,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至少发生在哪一年以后,那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A、1842年《南京条约》B、1844年《望厦条约》C、1856年《天津条约》D、1858年《爱珲条约》(1995年上海卷)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1993年上海卷)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日本政府由此向清政府勒索的白银总数是A一亿三千万两B一亿七千万两C二亿两D二亿三千万两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2002年上海卷)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之外,还有A俄、德B德、英C英、美D美、俄(2003年广东卷)《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A为日本所独享B为欧洲列强所共享C未被参加“干涉换辽”的俄、德、法所享有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1997年全国卷)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2000年全国卷)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势力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2003年全国卷)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英租界的背景之一是A英国军舰炮轰北伐军B北伐军占领了汉口C国民政府已从其他国家收回租界D英国宣布放弃租界权益(2000年全国卷)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01年春季卷)1932年10月国际联盟在所谓“中日冲突”的报告书中提出A维持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占领B由“满洲国”统治东北C恢复中国对东北的管辖和治理D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2004年上海卷)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002年广东卷)下列事件,与《何梅协定》直接有关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伪满洲国成立D华北事变(1999年上海卷)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淞沪会战②《论持久战》发表③七·七事变④台儿庄战役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2000年上海卷)位于中国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A晋察冀B陕甘宁C冀鲁豫D晋冀豫(2003年全国卷)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略方针,这是因为A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1999年全国卷)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2004年上海卷)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族抗战……。——引自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这段话表明了对A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B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C宋氏三姐妹毕生事业的赏识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1996年上海卷)“在国际法西斯侵略行动猖獗到顶峰的时刻,……这一年9月,……母亲在生下孩子七天后,便忍痛将她的第一个孩子寄放在……老百姓家中……马上随部队转移……”(引自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其时,日本帝国主义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了最为残酷的A“清乡”政策B“治安强化”政策C“三光”政策D“融和”同化政策(2001年上海卷)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纭。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A煮豆燃豆箕,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2006最新高考题(2006年全国Ⅱ卷)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2006年全国Ⅰ卷)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2006年全国Ⅱ卷)《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2006年广东历史卷)“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2006年全国Ⅱ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A.打破列强的外交封锁B.换取列强的支持C.尽快稳定国内政局D.争取列强严守中立(2006年广东历史卷)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
本文标题:考点25: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0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