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体知识讲解•知识讲解•真题分析•课堂练习第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辛亥革命时代背景革命前的准备对辛亥革命的正确认识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图示本章逻辑关系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三方面条件促成辛亥革命爆发: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即被统治者无法照旧生活下去)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形成(“推翻清朝旧房子”的主观力量)侵入江孜的英军抵御英军的藏族士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即被统治者无法照旧生活下去)辛亥革命是与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密切相关的。(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其特点是:在政治控制前提下,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结果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权益“转让”日本。同时,英国侵入西藏地区。日俄战争中被缚的中国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1901年至1911年10年间财政开支激增4倍,人民负担沉重,激起了民众的普遍反抗。(表现为反洋教斗争、抗捐、抗税、抗租、抢米斗争、罢工、罢市,少数民族与会党起事等)。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反映广大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漫画:民不聊生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宣布“预备防行宪政”,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2.清政府的新政与统治危机(1)“新政”的实施及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清末“新政”涉及:一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年7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部门)二是改革兵制(训练新军,各省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三是改革学制(提倡新学,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四是奖励工商(兴办实业,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1)“新政”的实施及内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两年后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死去,由两岁的溥仪继位,改年号为宣统。由载沣监国摄政。载沣继续玩弄“立宪”编局。溥仪1911年,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皇族内阁”的成立揭穿了“预备立宪”的骗局。口头宣传立宪,实际包藏专制祸心(2)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其破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吴玉章(1)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2)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发展秋瑾少年孙中山中年孙中山老年孙中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建立革命组织(团体)并组建全国性政党1.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1866-1925)唯一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毛泽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美国檀香山革命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鞑:古代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虏:古代对敌方的蔑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成立时间名称主要成员领导人1904年华兴会留学生和学界黄兴1904年科学补习所日知会新军刘静庵宋教仁张难先1904年光复会留学生和学界蔡元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其他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团体)长沙上海武昌华兴会黄兴日知会刘静庵光复会蔡元培檀香山太平洋兴中会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几个团体联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3.中国同盟会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08年10月)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D.中国国民党1.几个主要的思想宣传家和代表作(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3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1903年,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一文,鼓吹保皇。1903年,章炳麟在上海《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3年撰成《革命军》一书,印成单行本后,畅销100多万册,轰动了知识界和海外华侨。后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0岁。《革命军》号召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邹容(1885~1905),重庆巴县人,民主革命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04年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猛回头》和《警世钟》指出: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万众直前”,驱除外国侵略者,恢复民族主权,推翻清政府。这两本书重印了十多次,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宣传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革命派:《民报》改良派:《新民丛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时间:1905—1907年。阵地:《民报》与《新民丛报》2.革命与改良的论战及其意义梁启超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辩论双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结果:革命派取胜辩论内容: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焦点)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③要不要社会革命。意义:(见教材46页)例题: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D)(11年4月)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革命派——孙中山改良派——康有为激烈辩论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1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再次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因七十二烈士遗骸(实数是86人)葬于黄花岗,故称此役为“黄花岗起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临刑前的黄花岗诸烈士,左起:陈亚才、宋玉林、韦幺卿、徐满凌、梁伟、徐亚培。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三)组织武装起义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三民主主义的提出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集中概括。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内容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由国家收买地主土地,避免社会贫富分化。内容前提核心补充2、三民主主义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进步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3、对三民主主义的评价它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革命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因而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争斗旗帜,成为动员和鼓舞广大群众起来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有力思想武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局限性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结论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其一,主张民族主义,却不敢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其二,主张民权主义,却又不敢依靠广大的工农群众;其三,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办法。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二、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二、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保路风潮(识记1)(按选择题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造成成都血案),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成为引发武昌起义的导火索。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三、保路运动1911年,帝国主义反指使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法令,收回已经允许商办的铁路。这个法令遭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反对,其中四川人民反对的最为激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2.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参加武昌起义的湖北新军士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武昌起义(识记2):直接领导者: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孙中山、黄兴并未直接指挥)。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
本文标题: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2422 .html